第一章 理论前提和方法 1
第一节 关于比较 1
第二节 关于语法范畴 2
第三节 比较是“语义—句法”范畴 3
第四节 本书的理论背景 4
第五节 比较范畴研究的意义 8
第六节 本书的写作方法 9
第七节 说明 11
第二章 比较范畴的语义—句法系统 13
第一节 “比较”的语义要求及语义特征 13
1.比较的含义 13
2.比较的语义要求 13
2.1.比较的对象——比较主体与比较客体 13
2.2.比较的内容——比较点和比较专项 18
2.3.比较的目的——比较结果和比较差值 20
2.4.比较的标记——比较词 25
3.比较范畴句法形式的灵活性 26
第二节 比较与邻近范畴的区别 28
0.引言 28
1.比较与判断 28
2.比较与对比 31
2.1.对比的类型 31
2.2.比较与对比的区别 32
3.比较与选择 34
4.结语 36
第三节 比较范畴的“语义—句法”系统 36
1.比较是“语义—句法”范畴 36
2.比较范畴的语义类型及其典型句式 38
2.1.平比 39
2.2.差比 42
3.比较范畴的“语义—句法”系统 48
第三章 “比”字句研究之一——比较项研究 49
第一节 比较项的句法语义描写 49
0.引言 49
1.比较项的句法特点 49
2.比较项的语义类型 52
第二节 “比”字句对比较项选择的语义认知解释 54
0.引言 54
1.比较的前提——语义的强制性 56
1.1语义的强制性 56
1.2范畴化与基本范畴 57
2.比较项范围缩小的动因 62
3.比较项范围扩大的动因 64
3.1.语用因素 64
3.2.认知因素 67
4.结语 73
第三节 现代汉语“比”字句的不对称机制 74
0.引言 74
1.不对称范围的界定 75
2.假性不对称及其原因 79
2.1.比较本体的参与 79
2.2.比较点的参与 82
3.真性不对称原因之一——比较前项的隐含 83
3.1.比较前项隐含及原因 84
3.2.比较前项隐含的条件 85
4.真性不对称原因之二——比较项的省略 88
4.1.比较前项的省略 88
4.2.比较后项的省略 89
5.结语 90
第一节 比较点的判断标准及句法语义等特点 91
0.引言 91
第四章 “比”字句研究之二——比较点、比较专项研究 91
1.比较点的判断标准 92
2.比较点的句法表现 95
2.1.名词 95
2.2.代词 96
2.3.动词 97
2.4.介词短语 98
2.5.混杂 98
2.6.小句 99
3.比较点的位置 100
3.1.名词 100
3.2.动词 102
4.比较点的数量 103
5.1.主话题 105
5.比较点的语用功能 105
5.2.次话题 107
5.3.多个话题 107
第二节 比较点的隐含及其动因 109
0.引言 109
1.句内隐含与句内找回 110
1.1.比较结果的信息度与比较点的隐含 110
1.2.比较项性质的显著度与比较点的隐含 116
1.3.比较差值的信息度与比较点的隐含 119
2.语境隐含 120
2.1.上下文隐含 121
2.2.背景隐含 122
3.结语 124
0.引言 125
1.形容词比较结果的语义特点 125
第一节 “比”字句对形容词性比较结果的语义要求 125
第五章 “比”字句研究之三——“比”字句的比较结果 125
2.不能充当谓语的形容词 127
2.1.状态形容词 127
2.2.绝对性质形容词 128
3.关于程度副词 128
第二节 动词性比较结果的语义特征及实现方式 129
0.引言 129
1.特殊动词的语义特征及实现方式 130
1.1.具有[+数量变化]义的动词 130
1.2.具有[+程度变化]义的动词 132
2.独立充当比较结果的动词性短语的语义特征 134
2.1.具有[+偏离]义的动词性短语 134
2.2.具有[+程度变化]义的兼语短语 138
3.一般动词的实现途径 139
3.1.由状语体现 139
3.2.由补语体现 141
3.3.由动词宾语的修饰语体现 143
4.结语 144
第六章 “比”字句的特殊句式研究 145
第一节 “X比Y还W”句式的语用制约与认知基础 145
0.引言 145
1.常规比 145
2.递进比 146
3.反差比 148
4.极端比 150
4.1.表极端比的“X比Y还W”句式的句法分析 151
4.2.Y的语义、语用分析 154
5.结语 160
第二节 “X不比YW”句式的语义、语用分析 162
0.引言 162
1.“X不比YW”句式的分化 164
1.1.能否去掉否定词“不” 164
1.3.能否转换为“X比Y(不W)”句式 165
1.2.“不比”能否用“不像”替换 165
2.“不比1”与“不比2”分析 166
2.1.“不比1”句式 166
2.2.“不比2”句式 169
3.“不比3”句式的语义、语用分析 174
3.1.“不比3”句式的基本语义 174
3.2.“委婉否定”的形式表现 176
3.3.“不比3”句式对比较项的强制性选择 180
4.“不比3”句式的语用义及对其影响 182
4.1.“X>Y”的表现——后续句 183
4.2.“X>Y”的消除——对举句式 183
5.结语 185
第七章 “也”字句研究 186
第一节 “也”字句的语义及其表现 186
0.引言 186
2.类同性的不同表现 188
1.“也”字句的语法意义——像似性类同 188
2.1.谓语部分的类同性 189
2.2.主语部分的类同性 190
2.3.其他成分的类同性 192
3.“也”字句的句法形式 193
3.1.前发句+后续句 193
3.2.带“也”前发句+后续句 193
3.3.前发句隐含 194
第二节 “也”字句的类同程度级差 200
0.引言 200
1.“也”字句类同的取值范围与程度分类 200
1.1.取值范围 200
1.2.类同程度分类 202
2.甲种“也”字句小类 203
2.1.A式 204
2.2.B式 206
2.4.D式 207
2.3.C式 207
2.5.E式 208
3.乙种“也”字句小类 208
3.1.F式 208
3.2.G式 209
4.丙种“也”字句小类 210
4.1.H式 210
4.2.I式 213
5.“也”字句的类同等级连续统 216
第八章 表比较的“有”字句 217
第一节 “有”字及“有”字句的语义 217
第二节 “有”字句对各部分的语义要求 219
1.对比较项X、Y的语义要求 219
1.1.X、Y的语义联系 219
2.“这么/那么”的语义性质 221
1.2.Y的形式 221
3.W的语义类型 222
3.1.形容词 223
3.2.动词 223
第三节 表量类型与形容词性W的选择 225
1.表客观量度 225
1.1.客观量度 225
1.2.“客观小量倾向”与形容词的选择 227
2.主观量度 228
2.1.主观大量 229
2.2.主观小量 229
第九章 比较范畴研究综述 231
第一节 比较范畴研究的主要内容 231
1.确定比较范畴的语义系统 232
2.1.关于典型比较句式组成部分的命名 235
2.典型比较句式的句法、语义描写 235
2.2.典型比较句式的句法功能描写 237
2.3.比较范畴相关问题分析 241
3.对比较句式的深层解释 242
3.1.语义与句法的结合研究 243
3.2.语用与句法、语义的结合分析 246
3.3.其他 248
4.比较范畴的历时和共时研究 249
4.1.探讨比较句式的历时演变 249
4.2.比较范畴的共时研究 251
4.3.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的比较句式的偏误分析 252
第二节 比较范畴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53
1.存在的问题 253
1.1.比较范畴的判断标准尚未确定 253
1.2.对比较的本体问题认识模糊 253
2.有待深入研究的内容 254
1.3.静态描写较多,动态解释不足 254
1.4.对比研究力度不够 254
2.1.确定比较范畴的判断标准 255
2.2.重视比较范畴的本体研究 256
2.3.加大语义、认知解释的比例 256
2.4.加强对比研究,建立共时和历时的联系 257
参考文献 258
附:“数+量+形”结构的语义认知基础 275
第一节 引言 275
1.问题的提出 275
2.现有研究成果总结 277
2.1.问题的提出 277
2.2.深入研究 278
2.3.存在问题 279
3.我们的看法 280
第二节 “数+量+形”结构的语义认知基础 281
1.“数+量+形”结构中量词的语义类型 282
2.“数+量+形”结构的组合基础 286
2.1.物理基础 286
2.2.心理基础 287
2.3.认知基础 287
2.4.语用基础 292
第三节 量词与形容词的相互选择 293
1.量词对形容词音节的选择 294
2.量词对形容词语义的选择 295
2.1.度量衡量词:“丈”类 295
2.2.借用量词1:“巴掌”类 296
2.3.摹状量词:“片”、“丝”等 297
2.4.借用量词2:“脸”、“身”类 300
2.5.段时间量词:“阵”类 301
2.6.其他量词:“点”、“些”、“分”等 302
第四节 一XA结构的句法功能 303
1.作主语、宾语的一XA短语 304
1.1.A的语义变化 304
1.2.一XA结构作主语、宾语时的句式要求 305
2.一XA结构作谓语 309
2.1.摹状量词——“一片A”结构 309
2.2.段时间量词——“一阵A”结构 310
3.作定语、状语和补语的“一量A”结构 311
3.1.一XA结构作定语 311
3.2.一XA结构作状语 312
3.3.一XA结构作补语 313
4.对举 313
5.结语 314
第五节 结语 315
参考文献 318
后记 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