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粮食经济问题的相关概念 1
一、粮食的概念 1
二、粮食的特征 6
三、粮食经济的概念及特征 9
四、粮食经济问题的涵义及特征 11
第二节 粮食经济问题的产生发展与高度关注 14
一、粮食经济问题的产生、发展及展望 14
二、粮食经济问题的高度关注 21
第三节 粮食经济问题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26
一、粮食经济问题的研究对象 26
二、粮食经济问题的研究内容 26
第四节 粮食经济问题的研究方法和学科性质 28
一、粮食经济问题的研究方法 28
二、粮食经济问题的学科性质 30
第一篇 粮食生产与粮食消费 37
第二章 影响粮食生产与消费的主要因素 37
第一节 影响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 37
一、自生因素 37
二、再生因素 39
三、引导性因素 43
四、规范性因素 46
第二节 影响粮食消费的主要因素 49
一、社会文化因素 50
二、经济因素 53
三、技术因素 56
四、规范性因素 58
第三章 中国粮食作物地理 63
第一节 中国粮食作物的地区分布及其特点 63
一、秦岭—淮河以南及青藏高原以东地区 63
二、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65
三、东北三省地区 65
四、西部青藏高寒山区 66
第二节 中国主要粮食作物地理分布 66
一、稻谷 68
二、小麦 72
三、玉米 75
四、豆类 77
五、薯类 78
六、其他作物 79
第三节 依据粮食作物地理划定的粮食区域 79
一、商品粮基地 79
二、粮食主产区 87
三、粮食核心区 95
第四章 粮食生产 109
第一节 粮食生产基础知识 109
一、粮食生产的涵义及特征 109
二、粮食生产的方式 111
三、粮食生产的基本条件 113
第二节 中国的粮食生产 115
一、中国粮食生产的发展阶段 115
二、中国粮食生产的区域布局 117
三、中国粮食生产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19
第五章 粮食消费 126
第一节 粮食消费的基本构成及消费变化 126
一、粮食消费的基本构成 126
二、粮食消费水平 128
三、食物消费结构 131
第二节 中国粮食消费构成分析 131
一、口粮需求与粮食消费 132
二、饲料粮发展与粮食消费 133
三、工业用粮与粮食消费 135
四、种子用粮与粮食消费 136
五、粮食损耗与粮食消费 136
六、贸易用粮与粮食消费 137
第三节 中国粮食供求形势及其变化 138
一、中国粮食供求形势变化 138
二、中国粮食供求的区域及品种变化 139
三、中国粮食供求分析 141
第二篇 粮食市场与粮食贸易 147
第六章 粮食市场 147
第一节 粮食市场基础知识 147
一、粮食市场的定义、功能与作用 147
二、粮食市场的分类及管理 149
第二节 粮食市场主体 150
一、粮食生产者 150
二、粮食中间商 151
三、粮食加工企业 152
四、国有粮食系统 155
第三节 粮食市场的结构 156
一、粮食市场结构的现状及问题 156
二、完善粮食市场结构的举措 157
第七章 粮食价格 164
第一节 中国粮食价格体系及发展变化 164
一、粮食价格形成 164
二、粮食价格体系 166
三、中国粮食价格的历史演变 167
第二节 中国粮食成本和价格比较分析 171
一、粮食成本的概念 171
二、粮食成本的构成 171
三、中国粮食价格和成本的比较 172
第三节 中国粮食价格波动及影响 175
一、粮食价格波动的表现和特征 175
二、粮食价格波动的理论解释 176
三、粮食价格波动的风险 181
四、防止粮食价格过度波动的对策 181
第八章 粮食进出口贸易 188
第一节 中国粮食进口贸易 188
一、中国粮食进口贸易 188
二、加入WTO前后中国粮食进口贸易政策 193
三、中国粮食进口的理论规模和安全线 195
四、中国粮食进口风险及安全性分析 197
五、采取适宜的粮食进口措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202
第二节 中国粮食出口贸易 203
一、中国粮食出口状况及地位 204
二、中国粮食产品的比较优势与国际竞争力 206
三、加入WTO前后中国粮食出口贸易政策 208
四、中国粮食出口贸易政策的调适 210
第三篇 粮食流通与粮食期货 215
第九章 粮食流通 215
第一节 中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及演变 215
一、粮食流通的内涵 215
二、中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及演变 217
第二节 粮食物流 230
一、粮食物流的内涵 230
二、中国粮食物流发展现状 231
三、粮食物流模式 234
四、粮食物流未来发展趋势 235
第十章 中国粮食期货市场 238
第一节 粮食期货市场的产生 238
一、期货概述 238
二、粮食期货市场产生背景 241
三、早期粮食期货市场的建立 242
四、现代规范粮食期货市场的诞生 243
第二节 粮食期货市场的特性与功能 244
一、粮食期货市场的特性 245
二、粮食期货市场的功能 246
第三节 中国粮食期货市场发展历程 248
一、粮食期货市场的理论探索与现实试点阶段(1988—1989年) 248
二、粮食期货市场的萌动发育与盲目发展阶段(1990—1993年) 249
三、粮食期货市场的整顿阶段(1994—1999年) 249
四、粮食期货市场的相对规范发展阶段(2000年以后) 251
第四节 中国粮食期货市场发展现状与问题 251
一、中国粮食期货市场发展现状 252
二、中国粮食期货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53
三、规范完善我国粮食期货市场 255
第四篇 粮食安全与粮食储备 261
第十一章 粮食安全 261
第一节 粮食安全的概念、机理及指标体系 261
一、粮食安全的概念和机理 261
二、粮食安全的评价标准 264
三、粮食安全的指标体系 267
第二节 粮食安全的等级和类型 270
一、粮食安全的等级划分 270
二、粮食安全的类型 271
第三节 粮食安全的特征、成本和机制 273
一、粮食安全的特征 273
二、粮食安全的成本 274
三、粮食安全机制 276
第四节 国家粮食安全新战略 280
一、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新内涵 280
二、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新变化 281
第十二章 粮食储备 284
第一节 粮食储备的基础知识 284
一、粮食储备的基本概念 284
二、粮食储备的类型 287
第二节 中国粮食储备制度变迁 288
一、粮食储备制度的初创阶段 288
二、中央粮食储备制度的形成 289
三、1990年以来中央粮食储备制度的新发展 289
四、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成立后的新变化 291
第三节 粮食储备的功能和布局 292
一、粮食储备的功能 292
二、我国粮食储备布局 294
第四节 我国粮食专项储备 295
一、粮食专项储备的目标和原则 295
二、国家粮食专项储备管理的现行模式 297
三、粮食专项储备的问题 298
四、粮食专项储备的完善措施 300
第五篇 粮食调控与粮食政策 305
第十三章 中国粮食宏观调控 305
第一节 中国粮食宏观调控内涵及目标 305
一、中国粮食宏观调控内涵及特征 305
二、中国粮食宏观调控目标分类及具体内容 307
第二节 中国粮食宏观调控手段 310
一、粮食宏观调控经济手段 310
二、粮食宏观调控法律手段 314
三、粮食宏观调控行政手段 315
第三节 中国粮食宏观调控问题及对策措施 317
一、中国粮食宏观调控成效 317
二、中国粮食宏观调控问题与挑战 319
三、中国粮食宏观调控对策措施 328
第十四章 粮食政策 339
第一节 中国粮食政策目标及选择 339
一、粮食政策内涵 339
二、粮食政策种类 340
三、粮食政策目标及选择 340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粮食政策的历次调整 343
一、逐步放宽粮食购销政策(1979—1984年) 343
二、粮食商品化、经营市场化(1985—2002年) 344
三、进一步完善粮食政策(2003年以后) 348
第三节 中国主要粮食政策的历史沿革与发展 348
一、耕地保护政策 349
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 354
三、粮食补贴政策 357
第六篇 世界粮食经济问题概览 363
第十五章 世界粮食组织 363
第一节 联合国粮食组织 363
一、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 363
二、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WFP) 365
三、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会(IFAD) 366
第二节 世界“四大粮商” 368
一、ADM(Archer Daniels Midland) 368
二、邦吉(Bunge) 369
三、嘉吉(Cargill) 370
四、路易达孚(LouisDreyfus) 371
第三节 跨国公司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 372
一、跨国公司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路径 372
二、跨国公司对中国粮食安全的消极影响 378
第十六章 世界粮食生产与商贸流通 380
第一节 世界粮食生产 380
一、世界粮食的生产与分布 380
二、世界粮食生产的特点 382
第二节 世界粮食贸易 384
一、粮食贸易量的变化 384
二、世界粮食贸易的市场格局 385
三、世界粮食贸易的商品结构 389
四、粮食贸易特征 391
第三节 典型国家粮食流通经验及启示 391
一、美国的粮食流通体制 391
二、欧盟的粮食流通体制 393
三、国外粮食流通体制模式的启示 396
第十七章 世界粮食安全与粮食储备 398
第一节 世界粮食安全与供求变化 398
一、世界粮食安全特征变化与动因分析 398
二、世界粮食安全现状 404
三、不同类型国家粮食供给的特征 407
四、世界粮食供求形势变化 408
第二节 发达国家粮食储备及经验借鉴 410
一、美国的粮食储备 410
二、澳大利亚的粮食储备 413
三、日本的粮食储备 415
四、发达国家粮食储备管理模式及其借鉴 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