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础理论》PDF下载

  • 购买积分:2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日)河上肇著;李达等译
  • 出 版 社:昆仑书店
  • 出版年份:1930
  • ISBN:
  • 页数:714 页
图书介绍:

下篇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出发点 1

第一章 唯物论 1

一 观念论与唯物论 1

上篇 马克思主义之哲学的基础 1

一 从抽象的(舍象的)东西达到具体的(具象的 东西之思惟进行的一般形式) 1

绪言 1

二 资本主义社会的运动法则——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最后的穷极目的 6

二 为被压迫阶级的哲学的唯物论和无神论 7

三 十六世纪时代的荷兰及十七世纪的英国的唯物论与无神论 16

三 资本主义社会的自然史的过程之把握——辩证法的唯物论之适用 19

四 十八世纪中法国的唯物论与无神论 20

(一)麦里亚 20

(二)杜尔巴克 27

第一章 商品 30

第一 为研究出发点的商品 30

一 总说 33

(三)十八世纪的唯物论之缺陷 33

五 十九世纪德意志观念论之批评者费尔巴哈 42

二 资本家社会最舍象的范畴之商品,是思惟以前就摆着的外的现象 48

六 当作马克思主义哲学上的根本见地看的唯物论 52

三 以资本为问题,所以商品成了最舍象的范畴 55

四 成为最舍象的范畴之商品和成为具象的全体之资本家社会,不可分离的同时存在 63

七 关于研究上的唯物论的出发点 66

五 论理的出发点(及论理的进行)到历史的出发点(及历史的发展)之适应 71

八 唯物论的根据 74

九 思惟与存在的适应关系 78

六 出发点和到着点之间的辩证法的循环 81

一○ 相对的真理与绝对的真理 84

一一 当作真理之基准看的实践 92

一 引言 95

第二 分析商品而得的商品两个要素——使用价值及价值 95

二 成为使用价值的商品 97

第二章 辩证法 97

一 黑智儿辩证法之颠倒 97

三 成为价值的商品——其一,价值的品质 107

二 辩证法的思惟之本质 113

三 对立物之统一与统一之分解 135

四 成为价值的商品——其二,价值的分层 139

四 差别的相对性 139

一 马克思给库格曼Kugelmann的书简 149

第三 对于劳动价值说的异论的分析 149

(一)序说 154

五 在发展过程上(在运动之流上)把握事物 154

二 由于把马克思的“舍象的,人类的,劳动”误解为单纯抽象的概念的异论 155

(二)到反对物去的转变 158

三 对观察对象限于劳动生产物的非难 170

(三)发展即是对立物的斗争 175

四 价值法则与现实上的商品交换比率之不一致 176

五 价值法则,在纯粹的形态上是商品交换的法则 185

(四)由量到质的转化 189

(五)否定之否定 199

第四 在商品上表示出来的劳动二重性 207

一 引言 207

六 总括——辩证法的唯物论 212

二 当做创造使用价值的有用的劳动看的劳动 212

第三章 史的唯物论(唯物史观) 213

一 唯物论向着社会(或历史)方面的扩张 213

三 创造价值的人类的劳动之劳动 219

二 人类社会生活上的基本对立物——生产诸力与生产诸关系 220

其一 二种意义上的生产力 222

其二 社会的生产诸力之构成分 226

第五 价值形态及其发展 230

一 论理的进行之出发点 230

其三 生产诸关系及生产诸方法 232

三 生产诸力与生产诸关系之辩证法的关系 240

二 简单的价值形态之分析 246

A 引言 246

B 价值表现之对立的两极 253

C 相对的价值形态 256

四 为社会的经济构造之构成分的纯经济的诸关系及政治经济的诸关系 256

D 等价形态 266

五 社会的阶级差别及其政治的构造(政治的及法律的上层建筑) 267

E 简单的价值形态之总体 279

三 简单的价值形态之向扩大了的价值形态去的变态 282

六 观念的上层建筑——社会的意识反映社会的存在 282

四 被扩大的价值形态之走向一般的价值形态的变态 290

七 社会变革的总过程——阶级斗争——经济与权力——从必然的王国飞跃到自由的王国 294

五 从一般的价值形态到货币形态的推移 302

一 引言 306

八 唯物史观公式略解 306

第六 商品的物神崇拜的性质及其秘密 306

二 商品的物神崇拜的性质,是从何处产生? 314

三 为商品生产者社会存在的反映的物体化意识 319

四 商品生产社会以外的生产诸形态下面的劳动 335

五 现实世界宗教的反映 346

六 资产阶级经济学的根本缺陷 352

第二章 交换过程 357

一 引言 357

二 在诸商品的全部交换中所含的矛盾 370

三 解决矛盾之唯一可能的货币之形成 379

四 矛盾的展开及其同时的解决(问题是和它的解决的手段同时发生) 384

五 特殊的商品向着货币之必然的转变 397

六 商品的物神崇拜性之完成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