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图 1
印度洋概观 1
第一节 自然环境 1
(一)印度洋的地理形势 1
附篇 1
(一)人为的疆域 1
目录 1
第一章 地理 1
第一节 疆域 1
(二)自然的形势 2
(一)山地 2
第二节 地势 2
(三)平原 3
(二)印度洋的自然现象 3
(二)高原 3
第三节 山系 4
(一)北境诸山脉 4
(三)印度洋的气象 4
(二)西高止山脉 5
(四)东高止山脉 5
(三)南部山地 5
第二节 民族分野 6
(一)印度洋西北的民族 6
(三)印度河 6
(二)布拉马普得拉河 6
(一)恒河 6
第四节 江河 6
(一)「滥」 7
第五节 「滥」和海潮地 7
(四)南部的江河 7
(二)海潮地 8
(二)东南印度洋的住民 8
第六节 气象 9
(一)气侯 9
第三节 经济资源 10
(一)东部及东北部的资源 10
(二)雨水 10
(一)克什米尔盆地 11
第七节 内地形胜 11
(二)印度洋西部地区的资源 12
(二)中部山川 12
(三)印度斯坦 13
(一)概观 14
第四节 群岛和要港(上) 14
第八节 边疆风景 14
(一)极北边境 14
(二)东印度洋群岛 15
(二)西北边境 15
(三)安达曼群岛 16
(三)藏印边境 16
(四)中印孔道 17
(一)尼科巴群岛 18
第五节 群岛和要港(中) 18
(五)东北边境 18
第九节 海岸与港湾 19
(一)海岸 19
(二)中部印度洋的群岛 20
(二)港湾 20
(三)西部群岛和要点 21
(一)锡兰 21
第十节 鸟屿 21
(二)印度洋诸岛 22
第六节 群岛和要港(下) 23
(一)非洲东岸及其岛屿 23
第十一节 地质和生物 24
(一)地质 24
(二)毛里求斯和留尼汪 25
(二)植物 25
(三)动物 26
(三)南印度洋上的基地 27
(一)历史上的都会 28
第七节 锡兰岛 28
第十二节 印度的重要城市 28
(一)自然环境 29
(二)都市和乡村 30
(二)社会和民族运动 31
(三)恒河流域的大都市 32
(三)财政和经济 32
(四)印度半岛上的大都市 33
(一)印度锡兰沿海的主要港市 34
第八节 海上交通的枢纽 34
(五)印度河流域的大都市 35
(六)保留印度土风的都市 36
(二)伊朗湾和英印连络 36
第二章 民族与民族史 37
第一节 概说 38
(一)印度的人种 38
第九节 马达加斯加 38
第二节 印度的民族 38
(一)自然形势 38
(二)民族分布 39
(二)最古的原住民及其近况 39
(三)战略和经济价值 40
(四)重要都市 42
第十节 印度洋的历史 43
(一)古代的印度洋 43
(三)印度雅利安族 43
(四)达罗维茶族 44
(二)中日两国的南洋故事 45
(五)藏缅人和混血民族 45
(三)三保太监的印度远征 46
(六)塞克人和回教徒 46
(四)阿拉伯人的活动 47
(一)印度民族的黄金时代 47
第三节 印度民族史要 47
(五)西洋各国的争霸 48
(二)北方民族的印度王朝 49
(三)回教徒的统治时代 50
(六)英美两国对印度洋的经略 50
结语 印度和印度洋的前途 51
(四)近代的印度民族 52
(一)生活的四个时期 56
第四节 奇风异俗 56
(二)净法的仪式 58
(三)刹帝奇俗 63
(四)早婚——幼年结婚 64
(五)幼女的虐杀 67
(六)帕尔达(深闺禁闭制度) 68
第五节 娱乐游艺 69
(一)吠陀时代的娱乐 69
(二)六十四艺 71
(三)现代的趣味和娱乐 73
(1)美术 73
(2)工艺 76
(3)音乐 76
(4)舞蹈 78
(一)甘地先生 80
(5)其他趣味与娱乐 80
第六节 印度民族领袖 80
(二)尼赫鲁先生 83
第三章 政治 85
(一)概论 85
第一节 英国的印度统治史 85
(二)东印度公司之创设 87
(三)普拉西的战捷 89
(四)土兵大叛乱 92
(五)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 95
(六)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 98
(一)概论 102
第二节 英国本国的印度统治机构 102
(二)印度大臣 104
(三)顾问团 105
(四)驻英印度高等事务官 105
第三节 印度的中央统治机构 106
(一)概论 106
(二)总督 107
(三)总督行政参议会 107
(四)立法机关 110
第四节 省的统治机构 114
(一)英印地方行政区划 114
(二)省自治制 115
(三)省的行政 117
(四)省的立法 118
印度省议会之议席构成表 119
省上院之议席构成表 121
(五)各小省的统治 122
(一)所谓「藩属国」 123
第五节 藩属国的统治机构 123
(二)「藩务部」 124
(三)藩国的统治 125
(四)藩王会议 126
(五)藩王大臣会议 127
印度的藩属国及各国上下两院议员席位表 127
第六节 今日的印度政治 135
(一)概说 135
(二)政治环境的转变 136
(三)临时政府的组织 137
(四)立宪会议的剖视 140
(五)印度政治的前瞻 143
第四章 国防 144
第一节 独立自主时代的国防 144
(一)印度国防史要 144
(二)武士阶级的出现 145
(三)佛教统治与国防 146
(四)军国民运动 147
第二节 外族统治时代的国防 148
(一)回教统治初期的国防 148
(二)奴隶王朝以后的国防 149
(三)莫卧儿帝国的国防 151
(四)莫卧儿帝国的盛衰与国防 152
第三节 殖民地时代的国防 153
(一)列强争霸下的印度国防 153
(二)东印度公司时代的印度国防 156
(三)十九世纪上期英国对印的征服 158
(四)英国直接统治下的印度国防 159
第四节 两次世界大战中的国防 162
(一)第一次大战前后的印度国防 162
(二)补助兵力及海空军事实力 163
(三)二次大战前后的印度国防 164
(四)军事基地的积极强化 166
第五节 抗日时代的印度国防 167
(一)四方面军及其统帅 168
(二)印度人力资源 170
第六节 印度的东西亚联军 172
(一)蒙特巴顿军之创设 172
(二)东南亚联合军 172
(三)印度联合军之阵容及实力 174
(一)印度军队之殖民地军本质 175
第七节 印度国防的展望 175
(二)帝国主义的革命武装问题 176
第五章 财政与金融 178
第一节 印度财政史要 178
(一)财政上的殖民地本质 178
(二)特殊的财政问题 180
(三)财政制度 181
(四)政府的财源 182
(五)政府支出及收支对比 184
(六)印度财政之长期贫困 185
第二节 财政实况 186
(一)现行的财政制度 186
(二)中央政府的财政 187
(三)主要岁入与支出 190
(四)省政府之财政 192
第三节 金融与货币 193
(一)印度金融与土著金融业 193
(二)欧洲银行与印度帝国银行 194
(三)印度准备银行 196
(四)特殊银行与一般股份银行 199
(五)汇兑银行与外国银行势力 200
(六)平民金融与邮储银行 201
(七)货币制度与通货状况 203
(一)军事费的跃增 205
第四节 解放前的印度财政金融 205
(八)外国对印度投资之情形 205
(二)战时捐税负担之增加 207
(三)军费膨胀与国债屡增 208
(四)从债务国变债权国 208
(五)通货膨胀的轨迹 209
(六)印度政府之放出金条政策 210
(七)前途趋势 210
第六章 经济资源 211
第一节 自然环境与资源 212
(一)地势与资源 212
(二)资源区域 212
(三)气候与资源 214
第二节 农业资源 215
(一)印度主要农产物 216
(二)棉花 217
(三)麻类 219
(四)椰子与糖 221
(五)茶叶与咖啡 222
(六)蔻加橡胶罂粟 224
第三节 林产水产与畜产 226
(一)印度的林产 227
(二)印度的畜产 230
(三)印度的水产 231
(一)概观 232
第四节 矿产资源 232
(二)煤矿 233
(三)铁矿 233
(四)盐 234
(五)石油 234
(六)天然瓦斯 235
(七)云母与锰 236
(八)金 236
(九)宝玉 237
(十)销石 238
(十一)石膏 238
(十二)漂土及耐火粘土 239
(十三)其他 239
第五节 动力资源 240
(一)煤 240
(二)水力发电 241
第七章 农业 243
第一节 人口构成与印度农业 243
(一)印度农村人口与经济组织 243
(三)其他 243
(二)印度农业人口与生产环境 244
(三)印度农耕情形与人口密度 246
(四)技术及生活水准与人口关系 249
(五)稠密的人口与国家关系 250
(六)印度人口问题的本质与前途 252
第二节 印度的农业与饥荒 253
(一)印度农业的形态 253
(二)土地制度与农村状况 254
(三)农民的负债无智与衰弱 256
(四)印度饥馑与历史表现 258
(五)过去大饥馑的影响 259
(六)印度饥馑问题的前途 261
第三节 印度农业的生产方法 262
(一)原始式的耕作方法 262
(二)农业问题与主要的困难 263
(三)灌溉设施的促进 265
(四)科学化农业的推动 267
(五)合作社运动的发达 269
(六)印度的林业与农业 270
(七)渔业及其他副产的开发 271
第四节 印度农业政策的分析 272
(一)十九世纪的对印农业政策 273
(二)二十世纪以来的对印农业政策 276
第五节 印度农业与政治及其前途 279
(一)封建的生产与资本主义的榨取 279
(二)英国统治下印度农村的阶级 282
(三)英帝国集团与对印农业 284
(四)印度农业的前途 287
第八章 工业 288
(一)重商主义时代 289
第一节 印度近代工业的发达 289
(二)自由主义时代 290
(三)近代化企业之黎明期 292
(四)帝国主义时代 295
(五)新政策纲领下印度工业设施 298
第二节 印度近代化工业的内容 300
(一)从统计数字看印度的「工业化」 300
(二)工业调查中所见的印度工业 302
(三)大规模工业 305
(四)中规模工业 306
(五)小规模工业在印度的地位 307
(一)工业发达之缓慢及不平衡 309
第三节 印度近代工业之特征 309
(二)资本主义企业为外国支配 310
(三)手工业之残余与缓慢的没落 311
(四)经济结构之殖民地本质 313
(五)大资本企业发展的新阶段 315
第四节 印度的军需工业 319
(二)新兴制铁业的发轫 320
(一)古代印度的制铁业 320
(三)印度钢铁业的革命 321
(四)达达钢铁公司的诞生 323
(五)印度制铣工业之发展 324
(六)印度制铣业的发轫期 325
(七)两次大战间歇时代 326
(八)大战后印度钢铁业 327
(九)军需工业最近情形 329
(一)印度电气事业概况 330
第五节 动力经济 330
(二)印度电化计划 332
(三)印度电气铁路 334
第六节 印度解放的物质基础 336
第九章 交通运输 337
第一节 铁路(上) 338
(一)印度铁路的特征 338
(二)印度铁路发展史 338
(三)印度铁路现况 341
(一)所有权与经营关系 343
第二节 铁路(中) 343
(二)货运概况 345
(三)铁路运费 349
(四)国营化和印度化 349
第三节 铁路(下) 351
(一)主要铁路概观 351
(二)三大铁路系统 357
第四节 公路和汽车 359
(一)概观 359
(二)公路状况 360
(三)汽车概状 363
(四)汽车交通 366
(一)江河航运 368
第五节 水运 368
(二)运河 369
(三)港湾 370
(四)船舶 372
(五)沿岸交通与海运 374
(一)国内航空 376
(六)英印海运业的竞争 376
第六节 航空 376
(二)对外航空 378
第七节 国际交通 379
(一)东部国际交通 379
(二)西部国际交通 380
(三)西南国际交通 380
(四)东南国际交通 381
第八节 中印交通 381
(一)新疆印度交通 382
(二)印度与康藏云南交通 383
第十章 贸易与商业 384
第一节 印度对外贸易的发展经过 384
(一)古代的印度贸易 384
(二)中世纪至东印度公司时代 385
(三)十八世纪后期至产业革命时代 386
(四)十九世纪印度贸易的变化 388
(五)二十世纪帝国主义时代的贸易 391
第二节 大战与恐慌期的印度贸易 394
(一)第一次大战与印度产业贸易 394
(二)英国的衰落与美日的对印活跃 396
(三)战后十年间贸易的演变 396
(四)世界恐慌与印度贸易 398
(五)三十年代上期贸易的恢复策 399
第三节 印度贸易在世界的地位 401
(一)世界贸易上印度之地位 401
(二)印度贸易与世界供需关系 404
(三)印度对英物资依存关系 406
(四)印度与缅甸的依存程度 407
(五)美印贸易的飞跃发展 409
(六)印度与亚洲的贸易关系 410
(一)印度贸易之殖民地本质 412
第四节 印度贸易的本质及其转变 412
(二)输出贸易的农业国特征 413
(三)输入商品之殖民地市场性 415
(四)二次世界大战中印度贸易的变质 416
第五节 商业贸易机构及政策 421
(一)概说 422
(二)高利贷与仲介商 422
(三)印度的证券交易所 423
(四)印度商界的公会组织 424
(六)关税政策及其机构 425
(五)商务官署与商业政策 425
(七)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贸易政策 426
第十一章 社会 427
第一节 印度的宗教 428
(一)概说 428
(二)印度教 428
(三)伊斯兰教 430
(四)佛教 431
(五)塞克教 432
(六)耆那教及其他 433
第二节 种姓阶级——「喀士特」 435
(一)概说 435
(二)四姓阶级 436
(三)对政治上的影响 437
(四)对社会危机的影响 438
(五)对经济生活的影响 438
(六)没落的趋势 439
第三节 家族制度 440
(一)概说 440
(二)大家族制度 441
(三)大家族的没落 441
(四)早婚的习惯 442
第四节 卫生 443
(五)帕尔达制度 443
(一)印度的「贫困病」 444
(二)印度的流行病 445
(三)医疗设备 446
(一)国民生活演变 448
第五节 国民生活 448
(二)物质生活情形 449
(三)下层大众生活 450
(四)生活前途 451
第十二章 文化 452
第一节 概说 452
(一)印度文化史观 452
(二)天竺文化的特质 453
(三)解放以前的文化 454
第二节 古代文明 455
(一)吠陀文化期 455
(二)佛教文化期 456
(三)哲学与科学 457
(四)史诗与抒情诗 458
(一)概观 460
(二)语言与文字 460
第三节 文化现状 460
(三)国民文化水准 464
(四)教育设施 466
(五)民众知识 468
(六)图书与出版 469
(一)印度文艺概论 471
第四节 文学与艺术 471
(二)宗教文学 473
(四)泰戈尔及其诗 474
(三)地方文学 474
(五)文学与艺术近况 475
第五节 印度文化与世界 478
(一)概说 478
(二)文化全盛期 478
(三)伊斯兰文化 480
(四)外国文化在印度 481
(五)中印文化关系 482
(六)解放与新生 484
第十三章 民族运动 485
第一节 概说 485
第二节 启蒙时期的民族运动 486
(一)概说 486
(二)十八世纪——宗教的觉醒 486
(三)东部印度的教团运动 487
(四)西部印度的教团运动 488
(五)中间的教团运动 489
(六)十九世纪——土兵起义与回教运动 490
(七)初期的政治结社 491
(八)十九世纪末期的民族运动 492
(九)国民大会党的诞生 493
第三节 二十世纪初期的民族运动 494
(一)国民大会党的转变 494
(二)急进派的抬头与活动 495
(三)反英民族斗争的出发 496
(四)第一次大分裂 497
(五)回教联盟的诞生 498
(六)恐怖主义的活跃 499
第四节 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后 499
(一)援英政策与反英暴动 500
(二)初期的民族统一战线 501
(三)孟太奇访印与再分裂 502
(四)反罗拉特法令运动 503
(五)不服从运动的展开 504
第五节 英印谈判与民主运动 506
(一)议会斗争主义派的抬头 507
(二)西门委员会与反英运动 508
(三)第二次不服从运动 509
(四)英印圆桌会议及其失败 510
(五)新统治法之实施与民主斗争 512
第六节 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的独立运动 513
(一)国民大会党独立运动的总结 513
(二)大会党势力的扩大与内部对立 514
(三)二次大战爆发与大会党的决定 516
(四)不合作运动的再出发 518
(五)印回对立与内部不安 519
(一)统一战线运动及其演进 521
第七节 太平洋战争与印度民族运动 521
(二)克里浦斯访英与英印谈判 522
(三)「印度人之印度」的斗争 524
(一)西姆拉会议及其失败 525
第八节 大战结束后的解放运动 525
(二)工业内阁政策的反响 528
(三)海军起义与解放运动新阶段 531
(一)旧阴谋的新花样 534
第九节 内阁使节团的活动与成就 534
(二)二次西姆拉会议 536
(三)「分而治之」的「独立方案」 539
(一)二重方案的反响 542
第十节 解放斗争的现状和前途 542
(二)激化内战的印·回「教族」冲突 544
(三)「过渡政府」——近期方案的实践 547
(四)「立宪会议」——远期方案的难关 550
(五)结论——印度解放运动的前途 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