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大学术文库 民间仪式·艺术展演·民俗传承 彝族花鼓舞田野民俗志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黄龙光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516156797
  • 页数:314 页
图书介绍:峨山彝族花鼓舞,作为彝族古代迁徙历史记忆的一个仪式舞蹈,是川、滇、黔、桂彝族原始共祖阿普笃慕主持六组分支,向四方开疆拓土,辗转迁徙的仪式模拟和象征,是彝族祖灵崇拜的仪式化神圣呈现和彝族身份认同的特殊行为叙事符号。本文以彝族花鼓舞传承为逻辑主线,全方位地对彝族花鼓舞起源、花鼓舞丧礼送灵仪式过程、花鼓舞艺术展演活动进行了历时与共时立体考察。从历史记忆与彝母语词源学考证,认为彝族花鼓舞源自彝族内部,只不过后来层叠了外来花灯唱调等元素。彝族民间丧礼仪式是彝族花鼓舞的元传承场,彝族社会母系亲属关系是其传承的血缘纽带,民间花鼓会则是其传承的主要群体单位,中青年女性成为目前彝族花鼓舞传承的主力军。同时,当代各种艺术展演活动是彝族花鼓舞新的传播方式,它与民间仪式传承一道,“魔幻与现实”地构成了当代彝族花鼓舞的整体传承。最后,论文对当代民俗传承语境、传承主体、传承研究范式、艺术民俗志、民俗志书写、民俗学研究范式等进行了积极的反思。

绪论 1

一 选题及意义 1

二 研究现状综述 11

三 主要研究方法 21

四 材料及其使用 24

五 相关概念 25

第一章 彝族花鼓舞自然人文生境 32

第一节 峨山:“长有竹子的山川” 32

一 峨山自然地理概况 32

二 “中国第一个彝族自治县” 33

三 “彝族花鼓舞之乡” 38

第二节 塔甸镇:“花鼓之源” 40

一 “一、六”街 41

二 “先居之所” 43

三 “圣火之地” 44

四 “花鼓之源” 47

第三节 塔甸村:“长满松树的坝子” 48

一 “农村里的城市” 48

二 龙潭草海 53

三 “五姓公会” 56

四 塔甸大庙 58

小结 60

第二章 彝族花鼓舞的起源 62

第一节 民众记忆与口头传说 62

一 “花鼓娘娘”的传说 62

二 民间“花鼓会” 66

三 民间鼓灵神启 70

第二节 从彝族历史探寻花鼓舞起源 72

一 问题的提出 72

二 作为民间仪式的花鼓舞 73

三 花鼓舞中的历史记忆 75

第三节 从彝母语名探寻花鼓舞起源 78

一 问题的提出 78

二 从“跳花鼓”到“者波比” 79

三 “者波比”溯源 82

四 《笃慕罗思则》 84

小结 87

第三章 彝族民间丧葬仪式花鼓舞 90

第一节 彝族民间葬俗起源 90

第二节 彝族民间丧鼓舞习俗 96

第三节 民间丧礼花鼓舞仪式过程 101

小结 152

第四章 “开新街”花鼓舞——从仪式到展演 154

第一节 开新街节俗 154

一 “一条街两个村” 155

二 彝汉族际传播 159

三 小花鼓舞的出现 162

第二节 花鼓拜新年 167

一 迎送灯神 167

二 贺家拜年 170

三 “沿街拜”到“拦路拜” 173

第三节 “开新街”到“艺术节” 177

一 “咪嘎哈”祭祀 178

二 艺术节花鼓舞 183

三 花鼓舞大赛 188

小结 195

第五章 从“花鼓飞花”到“花鼓之乡” 198

第一节 “花鼓飞花” 198

一 “花鼓飞花” 198

二 花鼓舞调演 205

第二节 校内外的花鼓舞 216

一 “阳光花鼓操” 216

二 课外花鼓舞展演 225

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的花鼓舞 231

一 彝族花鼓舞调查 231

二 文化产业规划中的花鼓舞 238

小结 242

结语 245

一 “魔幻与现实”的民俗传承语境 245

二 民俗传承主体的兼性身份 246

三 民俗传承研究范式反思 248

余论 250

一 艺术民俗志式调查研究 250

二 主体生活串联式民俗志 251

三 当代民俗研究范式反思 252

参考文献 254

附录一 访谈提纲 262

访谈内容 262

访谈人基本信息 265

附录二 彝族花鼓舞队调查统计情况 270

附录三 《笃慕罗思则》(即《踩尖刀草篇》) 273

附录四 彝族花鼓舞打击乐谱图 282

附录五 彝族民间花鼓歌 285

附录六 彝族花鼓舞基本步法及动作解说 290

一 道具 290

二 舞蹈动作 291

三 基本套路 296

后记 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