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一 选题及意义 1
二 研究现状综述 11
三 主要研究方法 21
四 材料及其使用 24
五 相关概念 25
第一章 彝族花鼓舞自然人文生境 32
第一节 峨山:“长有竹子的山川” 32
一 峨山自然地理概况 32
二 “中国第一个彝族自治县” 33
三 “彝族花鼓舞之乡” 38
第二节 塔甸镇:“花鼓之源” 40
一 “一、六”街 41
二 “先居之所” 43
三 “圣火之地” 44
四 “花鼓之源” 47
第三节 塔甸村:“长满松树的坝子” 48
一 “农村里的城市” 48
二 龙潭草海 53
三 “五姓公会” 56
四 塔甸大庙 58
小结 60
第二章 彝族花鼓舞的起源 62
第一节 民众记忆与口头传说 62
一 “花鼓娘娘”的传说 62
二 民间“花鼓会” 66
三 民间鼓灵神启 70
第二节 从彝族历史探寻花鼓舞起源 72
一 问题的提出 72
二 作为民间仪式的花鼓舞 73
三 花鼓舞中的历史记忆 75
第三节 从彝母语名探寻花鼓舞起源 78
一 问题的提出 78
二 从“跳花鼓”到“者波比” 79
三 “者波比”溯源 82
四 《笃慕罗思则》 84
小结 87
第三章 彝族民间丧葬仪式花鼓舞 90
第一节 彝族民间葬俗起源 90
第二节 彝族民间丧鼓舞习俗 96
第三节 民间丧礼花鼓舞仪式过程 101
小结 152
第四章 “开新街”花鼓舞——从仪式到展演 154
第一节 开新街节俗 154
一 “一条街两个村” 155
二 彝汉族际传播 159
三 小花鼓舞的出现 162
第二节 花鼓拜新年 167
一 迎送灯神 167
二 贺家拜年 170
三 “沿街拜”到“拦路拜” 173
第三节 “开新街”到“艺术节” 177
一 “咪嘎哈”祭祀 178
二 艺术节花鼓舞 183
三 花鼓舞大赛 188
小结 195
第五章 从“花鼓飞花”到“花鼓之乡” 198
第一节 “花鼓飞花” 198
一 “花鼓飞花” 198
二 花鼓舞调演 205
第二节 校内外的花鼓舞 216
一 “阳光花鼓操” 216
二 课外花鼓舞展演 225
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的花鼓舞 231
一 彝族花鼓舞调查 231
二 文化产业规划中的花鼓舞 238
小结 242
结语 245
一 “魔幻与现实”的民俗传承语境 245
二 民俗传承主体的兼性身份 246
三 民俗传承研究范式反思 248
余论 250
一 艺术民俗志式调查研究 250
二 主体生活串联式民俗志 251
三 当代民俗研究范式反思 252
参考文献 254
附录一 访谈提纲 262
访谈内容 262
访谈人基本信息 265
附录二 彝族花鼓舞队调查统计情况 270
附录三 《笃慕罗思则》(即《踩尖刀草篇》) 273
附录四 彝族花鼓舞打击乐谱图 282
附录五 彝族民间花鼓歌 285
附录六 彝族花鼓舞基本步法及动作解说 290
一 道具 290
二 舞蹈动作 291
三 基本套路 296
后记 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