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城市、空间和同性恋 13
第一节 城市和同性恋:多学科的研究视角 14
第二节 现代中国城市中同性恋公共空间的演变 20
第三节 中国城市化进程对于同性恋社群的影响 26
第四节 同性恋公共空间的生产:中国城市/区域之间的差异 30
第二章 “酷儿”视角下的城市空间政治 39
第一节 性别认同、空间政治和都市社会运动 40
第二节 新自由主义城市空间重构对同性恋社群的影响 45
第三节 中国语境下的“酷儿”空间政治 51
第四节 谁的街道、公园和城市?——中国同志争取城市公共空间的尝试 55
第三章 性别平权运动中的街头行为艺术 63
第一节 抗争行动形式库的演化和选择 66
第二节 街头行为艺术:新的抗争行动手法 69
第三节 街头:对于公共空间的探索和拓展 73
第四节 艺术:行动设计和形式创意 79
第五节 行为/行动:个人能动性和“去组织化”的组织策略 83
第四章 从符号性灭绝到审查性公开 95
第一节 中国电影中的同性恋:作为文化传统和政治策略的“暖昧” 99
第二节 《非诚勿扰》:同性恋在主流电影中被允许怎样再现 106
第三节 “我们要看同性恋电影”:电影再现及其政治意蕴 119
第五章 央视蛇年春晚的“酷儿”解读 123
第一节 春晚对性别多元的再现 124
第二节 在市场与国家的裂缝处:另类性别欲望的春晚浮现 128
第三节 逆袭的快感:春晚的“酷儿”阅读 131
第四节 何种可见性:“酷儿”春晚的政治意蕴 135
第六章“搞基”话语和当代异性恋男性特质的建构 141
第一节 同性社交、恐同主义和男性特质的建构 144
第二节 “搞基”话语的演变及对男性特质的规制 149
第三节 基情、“兄弟罗曼史”和男性特质新的可能性 157
第四节 “搞基”话语和性别关系的变迁 162
第七章 彩虹妈妈和中国特色同志运动 167
第一节 变迁中的中国家庭:家庭结构、日常生活和亲子关系 169
第二节 同性恋亲友会的成立和发展 173
第三节 爱、沟通和成长:亲子关系和家庭意义的重构 176
第四节 中国特色同志运动 188
第八章 圈内人如何看待同性婚姻 199
第一节 同性恋伴侣关系:从“选择的家庭”到同性婚姻 201
第二节 “内化恐同主义”对同性恋亲密关系的影响 206
第三节 对同性婚姻的质疑:异性恋正统主义的后果 208
第四节 挑战异性恋正统主义 222
第九章 多元性存在视角下的性别失衡及其治理 225
第一节 中国性别失衡问题的现状及原因 226
第二节 异性恋正统性和主流性别失衡研究的理论预设 228
第三节 性别失衡和男男性行为 232
第四节 多元性存在视角的引入 236
第十章 社会刻板印象与人口调查发现 243
第一节 同性恋者的刻板印象和社会污名 244
第二节 围绕同性恋的社会科学研究:从质性到量性 246
第三节 大型随机抽样调查能够告诉我们什么 249
第四节 数据收集、社会政策和国家承认 264
参考文献 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