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导论 1
1.1 问题的提出 1
1.2 选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3
1.3 研究对象、内容和结构安排 5
1.3.1 研究对象和内容 5
1.3.2 结构安排 6
1.4 研究方法 7
1.5 创新点和尚待研究的问题 8
1.5.1 创新点 8
1.5.2 尚待研究的问题 9
2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10
2.1 理论基础 10
2.1.1 研究前提和假定 10
2.1.2 经济学激励理论 14
2.1.3 管理学激励理论 29
2.2 文献综述 30
2.2.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31
2.2.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35
2.3 简评 41
3 商业银行激励与约束机制分析框架 42
3.1 商业银行的性质和特殊性 42
3.1.1 商业银行性质 42
3.1.2 商业银行特殊性 43
3.2 商业银行激励与约束机制内涵分析 45
3.2.1 激励和约束的含义及关系 45
3.2.2 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研究的界定 47
3.3 基于国有商业银行激励与约束机制模型的评述 48
3.4 商业银行激励与约束机制分析框架 50
3.4.1 商业银行激励约束的基本要素 50
3.4.2 商业银行激励与约束机制分析框架图 52
3.5 小结 53
4 国外商业银行激励与约束机制比较分析 54
4.1 美国商业银行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54
4.1.1 美国商业银行治理模式的主要特征 54
4.1.2 美国商业银行激励机制的主要特点 56
4.1.3 美国商业银行约束机制的主要特点 58
4.2 德国商业银行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60
4.2.1 德国商业银行治理模式的主要特征 60
4.2.2 德国商业银行激励机制的主要特点 61
4.2.3 德国商业银行约束机制的主要特点 62
4.3 日本商业银行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62
4.3.1 日本商业银行治理模式的主要特征 62
4.3.2 日本商业银行激励机制的主要特点 63
4.3.3 日本商业银行约束机制的主要特点 64
4.4 比较美、德、日三国商业银行激励与约束机制 65
4.5 比较研究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启示 66
5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历史变迁回顾 69
5.1 引言 69
5.2 “大一统”银行体系阶段(1949—1978) 71
5.2.1 概述 71
5.2.2 激励机制的主要特点 73
5.3 国有专业银行阶段(1979—1993) 74
5.3.1 概述 74
5.3.2 激励机制的主要特点 77
5.4 国有独资商业银行阶段(1994—2002) 79
5.4.1 概述 79
5.4.2 激励机制的主要特点 81
5.5 小结 82
6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激励与约束机制现状和问题分析 84
6.1 引言 84
6.2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激励与约束机制的现状 87
6.2.1 激励机制的现状 87
6.2.2 约束机制的现状 89
6.3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激励与约束机制的主要问题 91
6.3.1 激励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91
6.3.2 约束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93
6.4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激励与约束机制主要问题的原因分析 96
6.4.1 经济体制背景 96
6.4.2 社会制度背景 97
6.4.3 银行内部自身缺陷 98
6.5 小结 100
7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激励与约束机制的优化设计 101
7.1 优化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激励与约束机制的路径选择 101
7.2 优化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前提 102
7.2.1 重新界定国有商业银行的职能 102
7.2.2 改革国有商业银行组织模式 104
7.3 优化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建议 107
7.3.1 优化激励机制方面的建议 107
7.3.2 优化约束机制方面的建议 114
7.4 案例分析:中国工商银行激励与约束机制 120
7.4.1 中国工商银行概述 120
7.4.2 中国工商银行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 121
7.4.3 中国工商银行在深化股份制改革中强化激励与约束机制 126
7.5 结束语 132
参考文献 133
后记 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