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程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日)佐佐木纲主审;饭田恭敬编著;邵春福,杨海,史其信等译;赵恩棠审校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4
  • ISBN:7114018665
  • 页数:360 页
图书介绍:

第1章 绪 论 1

1.1 交通的作用 1

1.2 交通工程学的研究范围 3

1.3 交通工程学与交通规划的发展背景 4

第2章 道路交通规划 7

2.1 道路交通的现状 7

2.1.1 道路建设的沿革 7

2.1.2 道路建设的现状 9

2.1.3 汽车交通的现状 14

2.2 道路交通的问题与对策 18

2.2.1 交通问题的定义 18

2.2.2 可行性对策与方法 18

2.3 道路交通的规划程序 20

2.3.1 系统分析的必要性 20

2.3.2 系统分析的概念 21

2.3.3 交通现象的模型 23

第3章 交通调查 25

3.1 交通调查的目的 25

3.2 道路交通流调查 25

3.2.1 道路交通流评价指标 25

3.2.2 调查方法 28

3.2.3 车辆感知器 30

3.3 道路交通特性 30

3.3.1 交通量变化特性 30

3.3.2 车速分布 34

3.3.3 交通密度、交通量、平均车速 35

3.4 个人出行调查 36

3.4.1 借助于出行的交通计量 36

3.4.2 个人出行调查概要 39

3.5 个人出行的交通生成特性 44

3.5.1 出行产生 44

3.5.2 出行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其特点 44

第4章 交通需求量预测 51

4.1 预测交通量的观点 51

4.2 阶段预测法 55

4.2.1 出行产生量 55

4.2.2 发生与集中交通量 60

4.2.3 OD交通量 62

4.2.4 交通量分配 73

4.2.5 各种交通工具交通量 86

4.3 由路段交通量预测起讫点交通量法 91

4.3.1 无已往OD交通量的情况 92

4.3.2 使用已往OD交通量的情况 96

4.3.3 模型的特征与问题 99

4.4 利用非集结模型推算交通量 100

4.4.1 集结模型与非集结模型 101

4.4.2 概率单位模型 102

4.4.3 逻辑模型 105

4.4.4 概率单位模型与逻辑模型的差异 106

4.4.5 建立模型 107

4.4.6 模型的集结法 109

第5章 道路交通流理论 113

5.1 交通流特性和指标 113

5.1.1 交通量 113

5.1.2 密度 113

5.1.3 平均车速 114

5.1.4 交通量、车速、密度间的关系 116

5.1.5 车头间隔 120

5.1.6 占有率 120

5.2 交通流模型 121

5.2.1 概率统计模型 121

5.2.2 排队论模型 124

5.2.3 流体模型 130

5.2.4 跟驰模型 136

5.3 道路通行能力 141

5.3.1 通行能力的概念 141

5.3.2 无平交路段通行能力 143

5.3.3 规划、设计通行能力 147

5.3.4 路段交通状态评价 151

5.3.5 高速公路匝道通行能力 152

5.3.6 交织区间通行能力 157

第6章 道路网络理论 165

6.1 道路网通行能力 165

6.1.1 道路网最大通行能力 165

6.1.2 非连结性判断方法 167

6.1.3 基于道路网通行能力的交通规划 169

6.2 道路网可靠性 171

6.2.1 图解法及其在道路网中的应用 172

6.2.2 结构函数 172

6.2.3 结构函数表示法 173

6.2.4 结构函数与可靠度 175

6.2.5 结点间可靠度近似解法 176

6.2.6 可靠性交通规划 180

6.3 道路网的最优构成 180

6.3.1 最优构成问题的背景及其内容 180

6.3.2 离散变量问题最优化法 181

6.3.3 连续变量问题最优化法 186

第7章 道路设计与规划 192

7.1 道路的种类及功能 192

7.2 道路设计标准 193

7.3 道路断面组成 197

7.4 道路线形 204

7.4.1 线形设计的基本概念 204

7.4.2 平面线形 205

7.4.3 曲率半径 206

7.4.4 缓和段 209

7.4.5 视距 212

7.4.6 纵断线形 215

7.5 线路规划 217

7.5.1 线路规划程序 217

7.5.2 控制点 219

第8章 交叉路口 222

8.1 交叉路口的种类及其形状 222

8.2 平面交叉路口通行能力 223

8.2.1 通行能力的基础 223

8.2.2 饱和交通流率的计算 225

8.2.3 信号交叉路口交通状态评价 232

8.3 交叉路口交通管理 233

8.3.1 交叉路口形状的合理化 233

8.3.2 确保通行能力 235

8.3.3 导流化 236

8.3.4 行人对策 237

8.4 交通信号控制 239

8.4.1 交通信号控制的基本事项 239

8.4.2 点控制 240

8.4.3 系统控制 245

8.4.4 面控制 247

第9章 高速公路 251

9.1 高速公路的类别 251

9.2 高速公路规划 252

9.2.1 收费道路制度 252

9.2.2 通行费决定方法 253

9.3 互通式立体交叉及匝道 254

9.3.1 匝道的类型 255

9.3.2 互通式立体交叉 255

9.4 高速公路的交通管理 258

9.4.1 交通管理控制的方法 259

9.4.2 交通管理控制系统与信息提供 260

第10章 停车场 265

10.1 停车特性 265

10.1.1 停车特性评价指标 265

10.1.2 停车特性实态 266

10.2 停车需求量调查 268

10.3 路外停车场 270

10.3.1 停车场的种类 270

10.3.2 停车场的修建制度 273

10.3.3 停车场的设施规划 273

10.3.4 货物装卸空间 273

10.4 路上停车设施 278

10.5 停车需求量预测及设施规划 279

10.5.1 停车需求量预测 279

10.5.2 停车需求量与所需停车容量 280

10.5.3 停车场的设置 281

10.5.4 停车场选择模型 282

10.6 停车场交通管理 282

10.6.1 地区特性与停车问题 282

10.6.2 停车管理 282

10.6.3 停车场向导系统 283

10.6.4 停车费 285

10.6.5 路上停车空间 285

第11章 交通规则 287

11.1 交通规则的目的 287

11.2 交通规则的主要内容 288

11.2.1 禁止右转弯 288

11.2.2 限制车速 289

11.2.3 停车规则 290

11.2.4 单向通行系统 291

11.2.5 变动中央分离线 293

11.2.6 公共汽车专用车道 294

11.3 汽车交通控制方案 296

11.3.1 交通控制目的与分类 296

11.3.2 特定区内交通规则 296

11.3.3 拥挤通行费 299

第12章 交通安全 302

12.1 交通事故的分类 302

12.2 交通事故的动向与现状 305

12.3 交通事故影响因素分析 307

12.4 交通安全措施 315

12.4.1 交通安全设施 315

12.4.2 交通安全措施的效果评价 318

第13章 道路环境 321

13.1 道路环境问题 321

13.2 道路交通噪声 322

13.2.1 道路交通噪声特征 322

13.2.2 环境标准与要求限度 323

13.2.3 噪声预测 325

13.2.4 降低噪声的措施 326

13.3 汽车排气 326

13.3.1 汽车排气特征 326

13.3.2 环境标准与要求限度 327

13.3.3 浓度预测 328

13.3.4 减少汽车排出有害气体的措施 330

13.4 道路交通振动 330

13.4.1 道路交通振动特征 330

13.4.2 要求限度 331

13.4.3 道路交通振动的预测 331

13.4.4 减少道路交通振动的措施 332

13.5 道路建设的环境评价 332

13.6 道路环境与住宅区交通控制 334

第14章 道路的景观设计 335

14.1 道路景观 335

14.2 景观设计的观点 336

14.2.1 景观的规格 336

14.2.2 景观设计程序 337

14.3 基本结构的景观设计 337

14.3.1 道路线形 337

14.3.2 立体构造 340

14.4 要点设计 341

14.4.1 交叉路口设计 341

14.4.2 桥梁、人行天桥的设计 341

14.5 细部设计 343

14.5.1 绿化设计 343

14.5.2 路面设计 345

14.5.3 道路附属设施的设计 345

第15章 道路交通系统展望 349

15.1 道路建设与社会变化相适应 349

15.1.1 系统性道路 349

15.1.2 保护地球环境的交通政策 350

15.1.3 对道路的新期待 350

15.2 道路交通管理的新方法 352

15.2.1 道路通行费 353

15.2.2 路车信息系统 354

15.3 交通模型的新发展 356

15.3.1 交通流数据收集的新方法 356

15.3.2 交通行为的动态分析 357

15.3.3 活动范围研究 357

15.3.4 交通需求模型的意识数据应用 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