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电离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1
1.1带电粒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1
1.1.1带电粒子与物质相互作用的主要过程 1
1.1.2带电粒子在物质中的射程 6
1.1.3比电离 9
1.2 X、 γ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10
1.2.1 X、 γ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10
1.2.2质量衰减系数、质能转移系数和质能吸收系数 15
1.3中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17
1.3.1弹性散射 18
1.3.2非弹性散射 19
1.3.3辐射俘获 19
1.3.4其他核反应 20
习题1 21
第2章 辐射防护中常用的辐射物理量及单位 22
2.1描述辐射场的物理量和单位 22
2.1.1度量放射性强弱的物理量 22
2.1.2辐射能量的单位 24
2.1.3粒子注量 24
2.1.4能量注量 25
2.2吸收剂量 26
2.2.1吸收剂量及单位 27
2.2.2吸收剂量率 27
2.3比释动能 27
2.3.1比释动能及单位 28
2.3.2比释动能率 28
2.3.3比释动能与粒子注量的关系 28
2.3.4比释动能与吸收剂量的关系 29
2.4照射量 31
2.4.1照射量及其单位 31
2.4.2照射(量)率 32
2.4.3照射量与吸收剂量的关系 33
2.5剂量当量及应用 34
2.5.1剂量当量 34
2.5.2集体剂量当量 36
2.5.3剂量当量负担 36
2.6当量剂量与有效剂量 37
2.6.1当量剂量 37
2.6.2集体当量剂量 38
2.6.3待积当量剂量 38
2.6.4有效剂量 38
2.6.5集体有效剂量 39
2.6.6待积有效剂量 40
2.6.7剂量负担 40
习题2 42
第3章 外照射剂量的计算 43
3.1 γ射线剂量的计算 43
3.1.1 γ光子注量率与吸收剂量率的关系 43
3.1.2源的活度与照射量率的关系 44
3.1.3克镭当量与照射量率的关系 45
3.2 X射线剂量的计算 45
3.2.1 X射线的产生 45
3.2.2 X射线剂量的计算 47
3.3带电粒子剂量的计算 47
3.3.1单能电子及β射线的注量率与吸收剂量率的关系 48
3.3.2重带电粒子剂量的计算 49
3.4中子剂量的计算 55
3.4.1用比释动能计算 56
3.4.2用剂量换算因子计算 56
习题3 57
第4章 辐射的生物效应 59
4.1细胞的辐射效应 59
4.1.1细胞的活性与细胞周期 59
4.1.2电离辐射与细胞的相互作用 60
4.1.3辐射的细胞效应 61
4.2辐射生物效应 64
4.2.1辐射对水分子的作用 64
4.2.2辐射对生物活性大分子的作用 65
4.2.3生物效应的过程 66
4.3核辐射对人体的损伤 67
4.3.1辐射的躯体效应 67
4.3.2辐射的遗传效应 71
4.3.3影响辐射损伤的因素 73
4.4核辐射危险度评估 75
4.4.1危险度 75
4.4.2有效剂量 76
4.4.3集体剂量当量 77
4.4.4行业比较 78
习题4 79
第5章 辐射防护与标准 80
5.1辐射防护的任务和目的 80
5.2辐射防护的主要内容 81
5.2.1辐射防护标准 81
5.2.2辐射剂量学 82
5.2.3辐射监测 82
5.2.4辐射防护技术 82
5.2.5辐射防护评价 83
5.3辐射防护标准 83
5.3.1辐射防护标准的发展历史 83
5.3.2辐射防护的三项基本原则 84
5.3.3我国现行的辐射防护标准 85
5.3.4 ICRP的新建议与GB 18871—2002 90
5.4作用于人体的电离辐射 91
5.4.1天然本底照射 91
5.4.2人为放射性照射 93
5.5外照射防护的一般方法 94
习题5 96
第6章γ射线与X射线的防护 98
6.1 γ射线在物质中的衰减规律 98
6.1.1单能窄束γ射线在物质中的衰减规律 98
6.1.2宽束γ射线在物质中的衰减规律 100
6.1.3累积因子 100
6.2 γ点源的屏蔽计算 104
6.3 X射线的防护 114
6.3.1 X射线的屏蔽计算 114
6.3.2机房的设计 120
6.3.3对病人的防护 122
习题6 125
第7章 带电粒子的防护 126
7.1β射线的屏蔽防护 126
7.1.1β射线防护的特点 126
7.1.2β射线的屏蔽计算 126
7.1.3轫致辐射的屏蔽计算 130
7.2重带电粒子的防护 131
7.2.1重带电粒子防护的特点 131
7.2.2屏蔽防护计算 133
习题7 137
第8章 中子的防护 138
8.1概述 138
8.1.1中子源 138
8.1.2中子探测器 138
8.1.3中子的辐射损伤 139
8.2快中子屏蔽计算的方法 140
8.2.1分出截面 140
8.2.2快中子屏蔽计算的分出截面法 142
8.2.3快中子屏蔽计算的张弛长度法 144
8.3同位素中子源的屏蔽 147
8.3.1常用同位素中子源的种类和特性 147
8.3.2同位素中子源的屏蔽计算 147
8.4中子发生器及防护 149
8.4.1中子发生器的原理 150
8.4.2中子发生器的辐射危害 151
8.4.3中子发生器的屏蔽计算 152
习题8 154
第9章 核技术装置的防护 155
9.1核辐射装置 155
9.1.1核辐射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 155
9.1.2放射性同位素γ射线源 157
9.1.3辐射源的倒装 162
9.1.4辐射源的储藏 163
9.1.5辐射源的升降系统 165
9.1.6控制系统 165
9.1.7辐照室的通风换气 167
9.1.8封闭式辐射装置的基本结构 169
9.2加速器的防护 169
9.2.1加速器概述 169
9.2.2加速器屏蔽防护的特点 171
9.2.3小型加速器的辐射安全防护 171
9.3反应堆的防护 172
9.3.1反应堆概述 172
9.3.2反应堆屏蔽概述 174
9.4载人航天飞行器的辐射防护 176
9.4.1宇宙空间的主要电离辐射危险源 176
9.4.2宇宙飞行中辐射防护的特点 179
9.4.3宇宙飞行的辐射安全及额定辐射水平 180
习题9 181
第10章 内照射及防护 183
10.1内照射 183
10.1.1操作开放源的放射化学实验室 183
10.1.2产生内照射的途径和放射性核素在体内的代谢 184
10.1.3内照射的特点与内照射放射病 185
10.1.4内照射剂量的估算 185
10.2内照射剂量估算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参数 186
10.2.1有效半减期与生物半排期 186
10.2.2有效能量和比有效能量 187
10.2.3参考人 188
10.2.4肺模型 189
10.2.5约定剂量当量 191
10.2.6最大容许浓度与年摄入量限值 192
10.2.7最大容许全身负荷量MPBB 193
10.3内照射防护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措施 193
10.3.1防止放射性物质经呼吸道进入体内 194
10.3.2防止放射性物质经消化道进入体内 194
10.3.3污染监测与管理 195
习题10 196
第11章 辐射剂量测量仪器 197
11.1辐射探测方法概述 197
11.2 γ射线剂量的测量 198
11.2.1用特种电离室测量γ射线的吸收剂量 198
11.2.2气体正比计数管 203
11.2.3 G-M计数管 204
11.2.4闪烁探测器 205
11.2.5半导体探测器 206
11.2.6 γ剂量仪器的标定 207
11.2.7 γ剂量仪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211
11.3 β射线和电子束的剂量测量 212
11.3.1外推电离室测量β射线的吸收剂量 212
11.3.2电子束吸收剂量的测量 214
11.4中子剂量的测量 215
11.4.1中子剂量测量的特点 215
11.4.2中子吸收剂量的测量 215
11.4.3中子剂量当量率仪 216
11.4.4混合辐射场剂量当量的测量 218
11.4.5中子剂量仪器的刻度源 218
11.5个人剂量计 220
11.5.1概述 220
11.5.2热释光剂量计 220
习题11 223
第12章 辐射的监督与管理 225
12.1放射性工作单位 225
12.1.1放射性工作单位或工作场所的界定与分类 225
12.1.2预防卫生监督 227
12.1.3放射性工作单位的申请许可登记 229
12.2放射性工作人员的健康管理 229
12.2.1健康管理的目的和范围 229
12.2.2个人剂量监测 229
12.2.3健康管理 232
12.2.4岗位培训与放射工作人员证 232
12.3放射性物质的安全管理 233
12.3.1放射源的运输管理 233
12.3.2放射源的储存管理 236
12.3.3放射性废物的处理 237
12.4放射事故 238
12.4.1放射事故概况 238
12.4.2放射事故的原因分析 241
12.4.3放射事故的管理 242
习题12 243
附录 辐射防护相关标准目录 244
参考文献 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