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与公众参与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黄洪旺著
  • 出 版 社: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211071517
  • 页数:325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以国内公众立法参与活动的发展为实践基础和分析起点,选择公众立法参与制度化作为研究对象,在借鉴国外立法参与制度化经验的基础上,就公众立法参与制度化的几个重要的问题进行研究并建设性地做出制度构想,以求为进一步推进立法中公众参与工作提供理论支撑,促进公众参与的法制化、规范化,提升立法参与的广度、深度和效度。

引言 1

一、研究缘起 1

二、研究现状 7

三、研究趋势 12

四、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13

第一章 公众立法参与的一般概述 15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15

一、立法 15

二、参与 20

三、公众参与 21

四、公众立法参与 25

五、公众立法参与的制度化 28

第二节 公众立法参与的价值与功能 32

一、推动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 33

二、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45

三、有助于公民社会的生成 53

第三节 推进公众立法参与制度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57

一、推进公众立法参与制度化的必要性 57

二、推进公众立法参与制度化的可行性 70

第四节 公众立法参与的消极效果及应对方式 83

一、公众立法参与的消极效果 83

二、正确认识公众立法参与 92

三、扩大公众立法参与需要把握的几个原则 98

四、扩大公众立法参与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101

第二章 公众立法参与的理论基础 106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及相关理论 106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国家学说的论述 107

二、列宁对国家学说的探索和实践 111

三、中国共产党人对国家学说的探索与发展 113

第二节 公众立法参与的西方理论渊源 119

一、人民主权理论 120

二、参与民主理论 124

三、协商民主理论 127

第三节 走中国特色公众立法参与道路 130

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130

二、合理借鉴西方民主理论 132

三、走中国特色公众立法参与道路 134

第三章 公众立法参与的实践与制度化建设之考察 140

第一节 国外立法参与实践及其启示 140

一、国外立法参与的实践与制度化之考察 140

二、启示与借鉴 145

第二节 我国公众立法参与及其制度化的历史进程 148

一、历史进程的回顾 148

二、特点与趋势 163

第三节 我国立法过程中公众参与制度化的现状 166

一、宪法层面 166

二、法律层面 168

三、地方性法规层面 170

四、其他规范性文件层面 172

第四节 当前公众立法参与及其制度存在的问题 174

一、当前公众立法参与实践的不足 174

二、现有的公众立法参与制度存在的问题 182

第四章 公众立法参与的核心制度构建 191

第一节 公众参与亟待刚性制度建设 193

一、增强刚性保障的必要性 193

二、制定法律是关键 195

三、公众立法参与核心制度及其法律化 196

第二节 公众立法参与的原则 197

一、民主原则 198

二、公开原则 198

三、平等原则 199

四、便民原则 201

五、有序原则 201

第三节 公众立法参与的主体 203

一、公众立法参与主体的界定 203

二、具体立法参与活动中的主体 205

第四节 公众立法参与的客体 210

一、横向层面:尽量全覆盖 211

二、纵向层面:实现全程参与 211

第五节 公众立法参与的形式与程序 213

一、公众立法参与的形式 213

二、公众立法参与的程序 219

第六节 公众立法参与的效力与保障 224

一、明确公众立法参与效力的意义 224

二、公众立法参与效力的法律保障 225

第七节 有关机构和人员的法律责任 228

一、明确规定有关机构和人员的法定义务 228

二、法律责任的明确 229

三、参与人的权利救济 230

第五章 公众立法参与的配套制度构建 233

第一节 立法程序中的具体参与制度 233

一、完善立法项目征集和论证制度 237

二、建立公众提出法规草案制度 239

三、完善公民参与法案起草制度 240

四、法律草案公开征集意见制度 243

五、立法审议公开制度 244

六、公众参与立法审查制度 246

第二节 立法公开制度 250

一、立法项目公开 251

二、立法起草公开 252

三、法案审议公开 253

四、立法文件和资料公开 254

五、立法成果公开 255

第三节 立法旁听制度 255

一、立法旁听制度的实践 256

二、进一步完善立法旁听制度的要点 256

第四节 立法专家咨询制度 258

一、建立立法专家咨询制度的重要意义 258

二、已有的探索与问题 260

三、辩证看待立法中专家的地位作用 262

四、完善立法专家咨询制度的路径 264

第五节 立法听证制度 266

一、扩大立法听证事项的范围 266

二、完善听证人的遴选机制 267

三、强化立法听证的辩论色彩 267

四、确立听证结果的效力 268

第六节 立法后评估制度 268

一、立法后评估及其意义 268

二、立法后评估的实践及其不足 269

三、推进立法后评估的规范化 269

第六章 提升公众立法参与质量的其他机制 272

第一节 培育参与型公民 273

一、参与型文化和参与型公民 274

二、公民社会的培育 275

三、参与水平的提高 286

第二节 引导公民组织化参与 291

一、利益表达的组织化是公众立法参与的重要内容 293

二、当前我国公民组织化利益表达中存在的不足 296

三、培育利益表达组织引导公民组织化参与 299

第三节 充分发挥大众媒体的作用 302

一、媒体在公众立法参与中的地位与作用 303

二、发挥媒体作用需把握的几个问题 308

三、进一步发挥媒体作用的路径 310

结语 315

参考文献 319

后记 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