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学术背景与研究框架 1
一、城市研究的已有探索 1
二、基于地理空间的城市研究框架 3
第二章 城市变迁的历史地理背景 13
一、城市性质与功能变迁的历史进程 13
二、宏观地理背景对城市空间的影响 17
第三章 市政近代化建设与城市形态 20
一、从京师到北平市的建制变化 20
二、新时代的城市规划与改造 23
三、建成区、城区、郊区的划分 28
四、使馆区等外来因素的作用 29
五、社会变革对城市形态与格局的影响 37
六、城市政治地位的逐步动摇 43
七、拓展辖区范围的设想和尝试 45
附录:《北平游览区建设计划》(摘录) 55
第四章 城市功能分区的转变和特征 64
一、官署与皇家禁地的功能转变 64
二、新旧并存的商业区 69
三、工业的出现与混杂分布 74
四、近代化市政与建筑的分区差异 78
五、地租地价对城市结构的调节 82
六、教育、书肆、戏曲的地域特征 86
七、平民商业娱乐中心天桥的变迁 99
八、寺庙的衰落与庙会功能的转变 109
第五章 城市人口与社会空间 114
一、城乡人口数量与人口流动 114
二、从封闭到开放的人口分布 116
三、城市功能变化带动的居民职业变化 119
四、社会阶层分化与社会空间特征 121
第六章 沦陷时期的城市形态和城市功能 132
一、《北京都市计划大纲》提出的背景 132
二、都市计划的基本思路 136
三、都市计划在西郊与东郊的实施 138
四、对《北京都市计划大纲》的评价 141
五、北平市民的数量与分布 144
六、外国侨民的数量 149
七、城市建设与功能区的变化 153
八、毒品泛滥与娼妓增多 157
九、城市结构的基本特征 160
第七章 交通中心地位的巩固和提升 162
一、以北京为中心的铁路建设 162
二、新式邮政与电话电报的兴起 176
三、航空事业从无到有的缓慢发展 179
四、市内交通的逐步改观 180
五、北平光复后的交通事业 199
第八章 近现代的城市意象 204
一、行为地理学概念与方法的应用 205
二、城市意象的分解与综合 208
三、多元化城市意象的分析 217
第九章 功能空间结构与社会空间结构的解释 221
一、城市功能空间结构的解释 221
二、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解释 223
参考文献 227
后记 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