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备知识模块 2
第1章 绪论 2
1.1化学的研究对象 2
1.1.1化学的定义 2
1.1.2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
1.2无机化学的简介 4
1.2.1无机化学的研究对象 4
1.2.2无机化学的发展前景 4
1.3无机化学的学习方法 5
1.3.1培养学习兴趣 5
1.3.2理论联系实践 5
1.3.3抓好各个环节 6
第2章 化学基础知识 7
2.1化学基本概念 7
2.1.1分子、原子 7
2.1.2元素、核素和同位素 8
2.1.3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 8
2.1.4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质量 9
2.2物质的聚集状态 10
2.2.1气体 10
2.2.2液体 13
2.2.3固体 14
2.3溶液 14
2.3.1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15
2.3.2溶液的配制 16
2.4化学反应中物质的关系及能量关系 16
2.4.1应用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16
2.4.2化学反应热效应 17
2.4.3热化学方程式 18
2.4.4热化学定律 19
2.4.5标准摩尔生成焓 20
基本原理模块 23
第3章 化学反应速率 23
3.1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23
3.2反应速率理论 25
3.2.1碰撞理论和活化能 25
3.2.2过渡状态理论(选学) 26
3.3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27
3.3.1浓度或分压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27
3.3.2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29
3.3.3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30
3.3.4影响反应速率的其他因素 31
第4章 化学平衡 33
4.1可逆反应与化学平衡 33
4.2平衡常数 34
4.2.1实验平衡常数 34
4.2.2标准平衡常数 36
4.2.3多重平衡规则 37
4.2.4平衡常数的应用 38
4.3化学平衡的移动 40
4.3.1浓度(或分压)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41
4.3.2体系总压力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42
4.3.3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43
4.3.4催化剂与化学平衡 44
4.3.5勒夏特列原理 44
4.4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综合应用 44
第5章 电解质溶液和离子平衡 47
5.1酸碱理论 47
5.1.1酸碱的解离理论 47
5.1.2酸碱质子理论(选学) 47
5.2水的解离和溶液的pH值 49
5.2.1水的解离平衡 49
5.2.2溶液的酸碱性和pH值 50
5.2.3 pH值的测定 50
5.3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 51
5.3.1一元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 51
5.3.2多元弱酸的解离平衡 53
5.4同离子效应和缓冲溶液 55
5.4.1同离子效应 55
5.4.2缓冲溶液 56
5.5盐类的水解 58
5.5.1弱酸强碱盐 59
5.5.2弱碱强酸盐 60
5.5.3弱酸弱碱盐 61
5.5.4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及其应用 62
第6章 沉淀反应 65
6.1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65
6.1.1溶度积 65
6.1.2溶度积和溶解度的关系 66
6.1.3溶度积规则 67
6.2同离子效应和盐效应 68
6.2.1同离子效应 68
6.2.2盐效应 69
6.3分步沉淀和沉淀的转化 70
6.3.1分步沉淀 70
6.3.2沉淀的转化 71
第7章 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化学基础 73
7.1氧化还原反应 73
7.1.1氧化态 73
7.1.2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74
7.1.3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74
7.2原电池 77
7.2.1原电池的组成 77
7.2.2原电池的表示方法 78
7.3电极电势 78
7.3.1电极电势的产生和电池的电动势 78
7.3.2标准电极电势及其测定 79
7.3.3影响电极电势的因素 82
7.4电极电势的应用 83
7.4.1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相对强弱 83
7.4.2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 84
7.4.3元素电势图的表示方法及应用(选学) 85
7.5化学电源(选学) 86
7.5.1干电池 86
7.5.2蓄电池 87
7.5.3燃料电池 87
第8章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90
8.1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90
8.1.1氢原子光谱 90
8.1.2电子的波粒二象性 91
8.1.3波函数和原子轨道 92
8.1.4电子云 92
8.1.5四个量子数 93
8.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和元素周期表 96
8.2.1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96
8.2.2元素周期表 101
8.3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104
8.3.1有效核电荷 104
8.3.2原子半径 104
8.3.3电离能 106
8.3.4电子亲和能 107
8.3.5电负性 108
第9章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110
9.1共价键理论 110
9.1.1经典路易斯学说 110
9.1.2价键理论 111
9.1.3共价键的键参数 113
9.2杂化轨道理论 115
9.2.1杂化理论概要 115
9.2.2杂化轨道的类型 115
9.3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 117
9.3.1分子的极性 118
9.3.2范德华力 119
9.3.3氢键 120
9.4晶体的结构与性质 122
9.4.1晶体的基本知识 122
9.4.2离子晶体 122
9.4.3原子晶体 123
9.4.4分子晶体 123
9.4.5金属晶体 123
第10章 配位化合物 126
10.1配合物的基本概念 126
10.1.1配合物的定义 126
10.1.2配合物的组成 127
10.1.3配合物的命名 128
10.2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 129
10.2.1配合物的价键理论 129
10.2.2配合物的空间构型 129
10.3配位反应 131
10.3.1配合物的稳定常数与不稳定常数 132
10.3.2稳定常数的应用 133
10.3.3配合物形成时性质的变化 135
10.3.4螯合物 136
10.3.5配位反应的应用 137
元素及其化合物模块 140
第11章 主族元素 140
11.1 s区元素 140
11.1.1 s区元素通论 140
11.1.2氢 140
11.1.3碱金属和碱土金属 142
11.2 p区元素 147
11.2.1 p区元素通论 147
11.2.2卤素 147
11.2.3氧和硫 153
11.2.4氮、磷、砷 161
11.2.5碳、硅、硼 169
11.2.6 p区主要金属元素 175
第12章 副族元素 180
12.1副族元素通论 180
12.2 d区元素 182
12.2.1钛及其化合物(选学) 182
12.2.2铬及其化合物 183
12.2.3锰及其化合物 186
12.2.4铁、钴、镍 188
12.3 ds区元素 190
12.3.1铜族元素 190
12.3.2锌族元素 192
附录A—F 196
参考文献 209
元素周期表 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