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谭继和 1
禹羌文化 3
“民本”光华耀千秋 3
试论大禹精神的内涵及其现实意义 10
西兴东渐——夏文化溯源 17
漫谈尧舜禹及其地望 25
大禹文化——城市文明建设的灵魂 34
漫谈姜炎文化·巴蜀文化·夏禹文化 43
漫谈大禹、大禹治水与巴蜀文明 51
禹生之地在北川 61
北川湔江——大禹治水第一河 80
雪宝顶——华夏文明的重要源头 88
大禹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 99
大禹文化与以人为本 108
大禹文化与民族精神 112
北川县民族乡建立始末 118
浅谈北川羌族的主要特点 126
北川羌族“四十八寨棒打猪”民俗探微 134
打造大禹品牌,发展北川旅游 140
漫谈炎帝故里及其旅游品牌的打造 149
联手打造大禹文化品牌,实现禹迹拥有之地共荣 158
整合优势资源,联手打造禹羌文化旅游圈 174
关于打造登封大禹文化品牌的思考 188
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促进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 198
漫谈北川茶马古道 222
附录一:四川省大禹研究会情况综述 228
附录二:全国第二届禹羌文化学术研讨会情况综述 236
附录三:绵阳市纪念禹生北川4133周年暨首届禹羌文化旅游节在北川隆重举行 243
附录四:“大禹文化与四川旅游新跨越学术研讨会”综述 246
附录五:参加绍兴首次国家级公祭大禹陵典礼情况汇报 252
附录六:参加2008绍兴公祭大禹陵典礼情况汇报 256
附录七:纪念禹生北川4134周年暨全国大禹文化学术研讨会在北川隆重举行 259
附录八:北川羌族自治县申报“中国大禹文化之乡”成功 265
红色文化 273
略论千佛山战役及其伟大意义 273
关于开展重走红四方面军长征路活动的思考 282
附录九:红军长征情况简介 290
附录十:2006四川北川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学术研讨会综述 297
附录十一:千佛山的记忆 303
地方史志 309
清乾隆版《石泉县志》评介 309
浅谈地方年鉴质量控制程序 316
关于确保地方志史实准确性的思考 323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年鉴运作 329
一名史志工作者的追求 341
附录十二:开拓进取创佳绩,勤奋笔耕著春秋——北川羌族自治县史志工作回眸 345
附录十三:丙戌春赴京三首 353
县情调研 357
手执“孽龙”当空舞——北川县水能资源的开发与前景 357
启明星集团“北川现象”透视 365
深化改革活机制强化管理增效益 375
神奇的北川气候 385
附录十四:部分作品目录 391
附录十五:主要学术活动 403
深情追忆 409
北川与绍兴“生死之交”情谊的开拓者 409
沉痛悼念北川谢兴鹏先生之祭文 414
编后记 418
附记 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