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论 1
第一章 “语—图”的媒介差异 18
第一节 艺术媒介:时间与空间 19
第二节 媒介超越:空间的诱惑与时间的诱惑 29
第二章 “语—图”的主体差异 41
第一节 创作主体:个体与集体 41
第二节 接受主体:个体潜心阅读与集体在场消遣 51
第三节 美学特征:向心美和离心美 59
第三章 “语—图”的机器创作差异 66
第一节 媒介信息:适度变形与此起彼伏 67
第二节 技术之美:碎片化与纵深化 74
第三节 胸中之象:在场与淡化 81
第四章 “语—图”的文本差异 90
第一节 基本单位:词与镜头 91
第二节 文本层次:语言—形象—意义与画面—形象—意义 97
第三节 文本特性:独立性与依附性 104
第五章 “语—图”的表征差异 112
第一节 符号能指:淡化与膨胀 112
第二节 表征目的:意义与意图 117
第三节 艺术形象:虚拟实物显现与想象显现 123
第六章 “语—图”互文的理论基础 129
第一节 生活世界与人类审美的必然 129
第二节 艺术形式的创新 135
第三节 不同艺术之间的取长补短 141
第七章 “语—图”互文的类型 151
第一节 “语—图”文本的转换 152
第二节 “语—图”文本的融合 157
第三节 “语—图”审美效果的串场 165
第八章 “语—图”文本融合的美学解析 172
第一节 文本的视觉美 172
第二节 多重感官的整体美 178
第三节 接受与生产的提速 181
第九章 视觉文化背景中的文学发展 185
第一节 文学概念的变化 185
第二节 多媒介的文学传播与互文阅读 191
第三节 文学艺术的日常生活化趋势 196
第十章 图像艺术的创新出路 201
第一节 视觉审美空间 201
第二节 视觉象征 207
第三节 视觉想象 215
第十一章 视觉生态环境建设 221
第一节 视觉素养的培养 221
第二节 感性与理性的平衡 229
第三节 视觉生态环境的管理与引导 234
结语 240
参考文献 245
后记 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