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秦汉交通格局与区域行政》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子今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516125809
  • 页数:298 页
图书介绍:战国秦汉时期是中国交通条件实现突出进步的时期。这一进步为统一帝国的成立准备了条件。而各地方交通发展的不平衡,也影响到区域行政的效能。作者王子今主要研究方向为秦汉史,对这一学术主题多年有所关注,发表论著多种。相关论文集合为这部论著。大致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一.中原文化重心地位;二.秦扩张路径的政治地理观察与“大关中”形势;三.彭城与“梁砀之间”;四.北边经营的交通地理与行政地理考察;五.面向海洋:执政者的海洋意识与沿海区域行政;六.区域文化史视野中的人口流动问题;七.战国秦汉交通格局与区域行政的个案研究。这些论文先后发表于《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学术月刊》、《史学月刊》、《文史哲》等学术刊物。本书问世,将推进中国古代交通史的研究,战国秦汉行政史的若干重要问题也可以得到说明,而战国秦汉时期区域文化面貌的描画,也将更为具体,更为真切。

中原交通优势与文化重心地位 1

一 河洛地区:战国晚期的会盟中心 1

(一)列国会盟的记录 2

(二)河洛会盟与秦人东进态势 5

(三)周王室的地位 6

(四)“天下”与“天下之中” 7

二 论吕不韦封君河南 9

(一)吕不韦出身及其以财富影响政治进程的成功 10

(二)桃色污点与“六国之亡人”的舆论渲染 11

(三)《吕览》:东方学士的集体创作 12

(四)阳翟·濮阳·河南洛阳:吕不韦的人生轨迹 14

(五)吕不韦“食河南雒阳十万户” 16

(六)“吕母冢”遗恨 17

(七)关于“吕不韦舍人” 18

三 秦汉时期中原的“群都” 19

(一)中原“群都”的“前绪”“旧闻” 20

(二)列国盟会热点与秦王巡行方向 22

(三)司马迁“适故大梁之墟”“讲业齐、鲁之都” 24

(四)秦汉中州“群都” 25

(五)蔡邕《述行赋》“历观群都” 27

四 秦汉时期的“天下之中” 29

(一)秦人的“三川”经营 30

(二)汉帝心中的“天下冲阸”、“天下咽喉” 30

(三)“洛阳东贾齐、鲁,南贾梁、楚” 31

(四)“王者必居天下之中” 32

(五)东汉洛阳文化重心的地位 32

五 南阳的交通地理形势与诸葛亮躬耕故事 33

(一)武关道与南阳的交通地位 33

(二)宛,一都之会 37

(三)东汉南阳政治地位的提升和交通作用的增强 38

(四)“真人南巡” 40

(五)“南阳好商贾” 41

(六)中原文化向南传布的中继站 42

(七)作为信息中心的南阳和诸葛亮的选择 44

秦扩张路径的政治地理和交通地理考察 48

一 从鸡峰到凤台:周秦时期关中经济重心的移动 48

(一)关中西部地区的早期开发与秦立国 48

(二)秦定都咸阳与关中中部地区的经营 50

(三)鸡峰·凤台:神话的衍生与历史的进步 53

二 秦人的蜀道经营 55

(一)“怒特祠”与相关传说 56

(二)“石牛”“五丁”故事 58

(三)蜀道与秦兼并蜀地的战争 59

(四)蜀道对于秦实现统一的意义 62

(五)秦代的蜀道建设 63

三 秦汉区域地理学的“大关中”概念 64

(一)“关中”:不同的地域界定 65

(二)《货殖列传》的“大关中”观 67

(三)张家山汉简的新证 69

(四)“关中”区域概念的由来和演变 73

彭城与“梁砀之间”:交通形势与政治文化 75

一 战国秦汉时期楚文化重心的移动 75

(一)“亡秦必楚”的文化地理学分析 76

(二)关于“西楚霸王王九郡” 78

(三)两汉的楚国 80

(四)垓下“楚歌”的地域定位 81

(五)《巫山高》“楚歌”说 83

二 论西楚霸王项羽“都彭城” 84

(一)“衣绣夜行”说与“沐猴而冠”批判 84

(二)彭城:军事地理与政治地理形胜 86

(三)“都彭城”决策与项羽的理想 88

(四)“都彭城”决策与项羽的性格 91

(五)“都彭城”战略设计的积极意义 92

三 芒砀山泽与汉王朝的建国史 94

(一)刘邦在芒砀的早期反秦活动 95

(二)秦汉之际芒砀地区自然历史地图 96

(三)汉初执政集团中的芒砀功臣 98

(四)砀兵·砀郡兵:刘邦军的主力 100

(五)汉初梁国的文化风景 102

四 两汉“梁宋”的商路 105

(一)“梁宋”地理界定 105

(二)殷商文明的旧墟 108

(三)陶、睢阳亦一都会也 110

(四)“梁宋”工商业成功的交通条件 112

五 论申屠蟠“绝迹于梁砀之间” 115

(一)申屠蟠事迹的历史闪光点 116

(二)“梁砀之间”:特殊的生态环境·特殊的文化空间 118

(三)崛然独立:“处士”的精神 122

(四)汉末政治灾变与“处士”的表现 124

(五)申屠蟠脸谱与历史舞台的变光灯 126

六 “沛谯”英雄的两次崛起与汉王朝的兴亡 130

(一)刘邦沛中功臣——“沛谯”英雄群体第一次历史表演 131

(二)曹操谯系功臣——“沛谯”英雄群体第二次历史表演 132

(三)曹氏父子“行自谯过梁”“祀桥玄”事 135

(四)“沛谯”地方的经济文化优势 137

(五)关于“黄龙见谯” 138

(六)豪族兴起与曹操谯系功臣集团的结构 140

北边:交通经营与行政建设 142

一 北边交通与汉帝国的文化扩张 142

(一)北边军事与北边交通 143

(二)河西四郡的设置与丝绸之路的开通 143

(三)辽东与朝鲜半岛的文化交往 144

(四)北方草原通路的“闭”与“开” 145

(五)北边交通对汉帝国交通建设的带动作用 145

(六)北边交通与汉帝国的世界形象 146

(七)“客”、“亡人”和“匈奴降者”:北边交通的活跃因子 148

二 秦汉时期河套地区的历史文化地位 149

(一)军事争夺的焦点 150

(二)经济开发的新区 153

(三)汉军远征的基地 156

(四)民族交往的走廊 157

三 秦汉关中水利经营模式在北河的复制 159

(一)秦人“水利”成就 159

(二)云中郡的“咸阳” 163

(三)“新秦中”建设 166

(四)朔方的“白渠水” 167

四 汉代燕地的文化坐标 170

(一)两条战略道路的交叉点 170

(二)三个文化区域的过渡带 172

(三)汉皇帝卧榻东北角的“镇” 173

(四)关于《安世房中歌》“纷乱东北”与“盖定燕国” 175

(五)燕地贵族军阀“与胡连和”事 178

(六)燕地的交通条件 179

(七)“西王母降”:又一条中外交通道路 180

五 秦汉“北边”交通格局与九原的地位 183

(一)“北边”的文化定义 183

(二)“天下苦其劳”:“北边”经营导致的军事交通压力 186

(三)从九原郡到五原郡 188

(四)九原:“北边”的中心和重心 190

(五)九原:直道与北边道的枢纽 193

(六)九原:民族交往通道 196

区域文化史视野中的人口流动问题 199

一 汉代民族交融中北边“亡人”的文化作用 199

(一)汉代北边“亡人”的历史存在 199

(二)汉代北边“亡人”的民族立场 205

(三)汉代北边“亡人”的文化表现 210

二 秦汉农人流动与都市“浮食者众”问题 216

(一)农人流动的几种情形 216

(二)流民涌入都市 220

(三)“游手为巧,充盈都邑”:城市人口膨胀与管理危机 223

(四)社会动荡与都市文明的破坏 226

(五)由乡村到乡村的流动通路 227

战国秦汉交通格局与区域行政的个案研究 231

一 公元前3世纪至前2世纪晋阳城市史料考议 231

(一)“赵山北”之地的政治文化中心 232

(二)秦王政即位初“晋阳反” 233

(三)“太原郡为毐国” 236

(四)“高皇帝居晋阳” 237

(五)代王“都晋阳” 239

(六)汉文帝“幸太原”“复晋阳、中都民三岁” 240

二 《封龙山颂》及《白石神君碑》“北岳”考论 242

(一)封龙山“北岳之英援”说 242

(二)白石神君“气通北岳”说 245

(三)欧阳修《北岳碑》误会 246

(四)秦汉恒山之祀 247

(五)“北岳”的转移 249

三 西汉“齐三服官”辨正 251

(一)两汉“齐三服官” 252

(二)“三服官”与“三季衣服”误解 253

(三)“三服官”“言其有官舍三所”说 254

(四)《历代职官表》的理解 257

(五)“三服官”“作输”成品 258

四 秦汉时期环渤海地区的文化风格 259

(一)“燕齐”“缘海之边” 260

(二)“燕人”“卢生”故事 261

(三)“燕、齐海上之方士”的文化影响 262

(四)秦皇汉武“并海”之行 263

(五)渤海“神山”追求 266

(六)环渤海地区的行政控制 268

(七)环渤海地区人才分布 269

(八)环渤海地区经济与交通 272

五 泰山:秦汉时期的文化制高点 273

(一)齐鲁先进文化的象征 274

(二)“泰山”“大海”组合 275

(三)东方神学体系的重心 276

(四)东方万物始,故主人生命 277

(五)帝王封禅的文化圣地 279

六 《全汉赋》辑注班彪《冀州赋》疑议 282

(一)历九土而观风 282

(二)《冀州赋》?《游居赋》? 283

(三)赋文校记讨论 284

七 西河郡建置与汉代山陕交通 285

(一)两汉西河郡跨河为治的特殊形势 286

(二)汉代西河地区的交通条件 287

(三)黄河中游地理形势的变化与西河郡沿革 292

本书内容初刊信息 295

后记 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