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一、研究背景 1
(一)研究缘起 2
(二)研究主题 4
(三)研究意义 5
二、研究方法 7
(一)文献分析法 7
(二)经验总结法 7
(三)问卷调查法 8
(四)个案访谈法 9
(五)模式构建法 9
三、研究的基本观点 10
(一)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挫折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10
(二)大学生挫折教育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11
(三)挫折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11
(四)UFEM——大学生挫折教育模式对挫折教育具有普适性 12
四、创新之处 12
(一)研究视角独特 12
(二)研究方法突破 13
(三)构建模式创新 14
参考文献 15
第二章 研究概述 17
一、相关概念及阐释 17
(一)思想政治教育 17
(二)思想政治教育视域 17
(三)挫折 18
(四)挫商(AQ)及情商(EQ) 21
(五)大学生挫折教育 22
(六)UFEM——大学生挫折教育模式 24
二、国内外挫折教育研究概况 25
(一)国外挫折教育研究概况 25
(二)国内挫折教育研究概况 27
三、研究评述 31
(一)国外研究评述 31
(二)国内研究评述 32
参考文献 34
第三章 挫折教育理论依据 36
一、心理学理论基础 36
(一)精神分析学派 36
(二)行为主义理论 38
(三)人本主义心理学 39
(四)其他相关心理学理论 40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基础 41
(一)从人的本质理论解读挫折 41
(二)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解读挫折教育 47
(三)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解读挫折教育 53
(四)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对挫折教育的指导作用 56
三、中国传统文化中挫折教育的思想根源 60
(一)儒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对挫折的理解 60
(二)道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克服挫折的方法 63
(三)墨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应对挫折的方法 65
(四)法家学派对待苦难的态度 66
参考文献 68
第四章 大学生挫折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 70
一、大学生挫折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统一性 70
(一)目标指向一致 70
(二)教育功能趋同 72
(三)实施环境相同 73
(四)本质属性统一 75
二、大学生挫折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差异性 77
(一)研究内容不同 77
(二)基本范畴不同 78
(三)理论基础不同 80
(四)实施方法不同 82
三、大学生挫折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关联性 82
(一)思想政治教育夯实大学生挫折教育的思想理论基础 82
(二)思想政治教育拓展大学生挫折教育的途径 84
(三)大学生挫折教育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87
(四)大学生挫折教育的方法充实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88
(五)实现两支教育队伍的相互促进和提升 90
参考文献 92
第五章 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 95
一、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同点 95
(一)两者同属意识形态的范畴 95
(二)两者教育理念相同 96
(三)两者教育方法有共同之处 96
(四)两者拥有共同人才培养目标 97
二、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同点 97
(一)教育内容存在差异 98
(二)教育目标存在差异 98
(三)教育方法存在差异 99
(四)教育侧重点存在差异 100
(五)教育模式存在差异 100
(六)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存在差异 100
三、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101
(一)思想政治教育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指导 101
(二)心理健康教育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107
(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必然性 113
参考文献 119
第六章 大学生挫折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 121
一、心理健康 121
(一)心理健康定义 121
(二)心理健康标准 123
(三)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因素 126
二、心理健康教育 130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 130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131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 132
三、大学生挫折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 133
(一)大学生挫折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同点 133
(二)大学生挫折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不同点 134
(三)大学生挫折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关联性 135
四、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在挫折教育中的应用 135
(一)课堂教学——挫折教育的主渠道 136
(二)心理咨询——挫折教育的保障 137
(三)情景创设——挫折教育的体验 144
(四)角色扮演——挫折教育的表悟 145
(五)新媒体教育——挫折教育的拓展 148
参考文献 150
第七章 大学生挫折教育的主要内容 152
一、加强“三观”教育——端正生活态度 152
(一)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152
(二)“三观”与挫折教育 155
二、挫折认知教育——树立正确认识 157
(一)挫折认知教育 157
(二)挫折认知与挫折教育 159
三、意志品质教育——提高AQ水平 160
(一)优良的意志品质 161
(二)意志品质与挫折教育 162
四、积极心理培育——培养乐观心态 164
(一)积极心理培育 164
(二)积极心理与挫折教育 165
五、人格品质教育——塑造健全人格 167
(一)人格品质教育 167
(二)人格品质与挫折教育 168
六、挫折预防教育——构建防御机制 169
(一)挫折预防教育 170
(二)挫折预防教育特点 172
七、挫折应对教育——提升抗挫能力 173
(一)挫折应对教育 173
(二)挫折应对教育特点 175
参考文献 177
第八章 提高大学生抗挫折能力的方法 179
一、形成正确的认知 179
(一)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挫折 179
(二)帮助大学生掌握认知重构法 181
二、培养高度的自信心 182
(一)正确认识自我——培养自信心的前提 182
(二)塑造自信人格——培养自信心的方法 184
三、培育良好的自我情绪 185
(一)ABC情绪调节法 186
(二)放松训练法 188
四、设置合理的个人成长目标 191
(一)篮球架效应——设置合理目标 191
(二)设置目标原则 192
(三)设置目标要注意的问题 193
五、锤炼坚强的意志力 194
(一)励志教育法 194
(二)榜样教育法 196
(三)心理暗示法 197
六、使用恰当的防御机制 198
(一)积极的自我心理防御形式 198
(二)消极的自我心理防御形式 199
(三)妥协的自我心理防御形式 201
七、建立“三位一体”的社会支持系统 202
(一)构建社会支持系统 202
(二)构建学校支持系统 203
(三)构建家庭支持系统 204
参考文献 205
第九章 大学生挫折教育的实证研究 207
一、大学生挫折能力的现状与提升 207
(一)大学生挫折能力的现状与提升 207
(二)大学生挫折能力的影响因素 215
(三)提升大学生挫折能力的对策 222
二、高校教师挫折教育能力的现状与提升 225
(一)高校教师挫折教育能力的现状 225
(二)高校教师挫折教育能力的影响因素 228
(三)高校教师挫折教育能力对大学生的影响 231
(四)提升高校教师挫折教育能力的对策 232
三、大学生挫折教育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233
(一)大学生挫折教育存在的问题 233
(二)大学生挫折教育问题的原因剖析 236
(三)改进大学生挫折教育的建议 239
参考文献 240
第十章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挫折教育模式构建 242
一、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挫折教育模式简介 242
(一)大学生挫折教育模式(UFEM)图解 242
(二)大学生挫折教育模式(UFEM)构建原则 244
(三)大学生挫折教育模式(UFEM)实现条件 245
二、大学生挫折教育模式结构及功能 247
(一)实证研究子系统——调查分析,归纳成因 247
(二)教育内容子系统——加强认知,注重预防 248
(三)教育方法子系统——提升能力,重点调节 251
(四)评价反馈子系统——评估反馈,强化效果 254
三、大学生挫折教育模式的总体评价 255
(一)理论评价 255
(二)实践评价 256
参考文献 258
后记 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