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杨翰卿等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5
  • ISBN:7503510633
  • 页数:324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 1

一、哲学 2

二、哲学基本问题 3

三、哲学发展的基本线索 5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 8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发展 9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 12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4

第三节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和方法 15

一、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 16

二、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 19

第二章 世界的物质性 21

第一节 物质 21

一、哲学物质观的形成和发展 21

二、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23

第二节 运动 27

一、运动是物质存在的根本方式 27

二、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 29

第三节 时间和空间 32

一、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物质的存在形式 32

二、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34

三、时间和空间的无限性和有限性 36

第四节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38

一、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38

二、世界统一于物质的科学证明和哲学论证 40

第三章 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45

第一节 意识的起源 45

一、意识产生的自然基础 45

二、意识产生的社会基础 46

第二节 意识的本质 50

一、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50

二、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52

三、意识和思维模拟 54

第三节 意识的作用 57

一、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 57

二、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基本要求 59

第四节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61

一、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62

二、坚持解放思想同实事求是的辩证统一 64

第四章 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67

第一节 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 67

一、事物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68

二、事物作为系统而存在 71

三、坚持用联系的观点观察分析事物 73

第二节 物质世界的永恒发展 74

一、事物的相互联系构成运动和发展 75

二、事物作为过程而存在 76

三、事物发展过程的规律性 78

四、坚持用发展的观点观察分析事物 79

第三节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科学 81

一、唯物辩证法是严整的科学体系 82

二、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83

第五章 对立统一规律 85

第一节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85

一、矛盾和矛盾的同一性、斗争性 85

二、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互关系 87

第二节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89

一、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89

二、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90

三、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93

第三节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95

一、矛盾的普遍性 95

二、矛盾的特殊性 96

三、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意义 102

第六章 质量互变规律 106

第一节 质、量、度 106

一、质 106

二、量 108

三、度 110

第二节 量变和质变及其辩证关系 112

一、量变、质变 112

二、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113

第三节 质量互变的普遍性和复杂性 115

一、质量互变的普遍性 115

二、量变和质变的复杂性 117

三、事物发展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120

第七章 否定之否定规律 124

第一节 肯定与否定 124

一、肯定、否定 124

二、辩证否定的特征 126

三、树立辩证的否定观 128

第二节 否定之否定 129

一、否定之否定的含义 130

二、否定之否定的规律的客观普遍性 131

三、否定之否定的特殊性 133

第三节 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135

一、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 135

二、新生事物不可战胜 137

第八章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 139

第一节 本质和现象 139

一、本质和现象的含义 139

二、本质和现象的辩证关系 140

三、本质和现象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141

第二节 内容和形式 142

一、内容和形式的含义 142

二、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 143

三、内容和形式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145

第三节 原因和结果 147

一、原因和结果的含义 147

二、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 148

三、原因和结果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149

第四节 必然性和偶然性 149

一、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含义 150

二、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 150

三、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152

第五节 可能性和现实性 153

一、可能性和现实性的含义 153

二、可能性和现实性的辩证关系 154

三、可能性和现实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155

第九章 实践和认识 157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157

一、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根本对立 157

二、唯物主义的反映论与不可知论的根本对立 159

三、能动的反映论与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原则区别 160

第二节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161

一、实践的特点和形式 161

二、实践是主体与客体联系的中介 163

三、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 165

四、认识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 167

第三节 认识的辩证过程 168

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168

二、从理性认识到实践 172

三、认识过程的多次反复和无限发展 173

第四节 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 175

一、归纳和演绎 175

二、分析和综合 177

三、抽象和具体 178

第十章 真理 181

第一节 客观真理 181

一、真理的客观性 181

二、真理和谬误 183

第二节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 186

一、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含义 186

二、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 187

第三节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88

一、实践标准的唯一性 189

二、实践标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191

三、在改革中坚持实践标准 192

第十一章 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历史观 194

第一节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194

一、两种历史观的根本对立 194

二、历史唯心主义的主要缺陷及其产生根源 196

三、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及其伟大意义 198

第二节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201

一、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01

二、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03

三、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205

第三节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有规律的客观过程 209

一、人的自觉活动和社会规律的客观性 209

二、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社会发展的大趋势 211

第十二章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214

第一节 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214

一、生产力 214

二、生产关系 218

第二节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220

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221

二、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222

三、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223

第三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225

一、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特点 225

二、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生产力标准 228

三、我国现阶段的经济体制改革 232

第十三章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234

第一节 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234

一、经济基础 234

二、上层建筑 236

三、社会形态 238

第二节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240

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241

二、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243

三、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245

第三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247

一、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特点 247

二、我国现阶段的政治体制改革 250

三、改革是一场革命 251

第十四章 阶级 国家 社会革命 255

第一节 阶级和阶级斗争 255

一、阶级的起源和实质 255

二、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58

三、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和阶级斗争 260

第二节 国家 263

一、国家的起源和实质 263

二、国家的类型和形式 265

三、国家的职能 266

四、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的国家 268

五、阶级的消灭和国家的消亡 269

第三节 社会革命 272

一、社会革命的实质和作用 272

二、社会革命的根源和条件 273

三、社会革命的类型和形式 274

第十五章 社会意识与精神文明 276

第一节 社会意识的结构和一般特点 276

一、社会意识的结构 276

二、社会意识的一般特点 279

第二节 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 285

一、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 285

二、道德 286

三、科学 288

四、艺术 292

五、宗教 293

第三节 社会的精神文明 294

一、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295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297

第十六章 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301

第一节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302

一、两种历史观的一个根本分歧 302

二、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 304

第二节 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307

一、普通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308

二、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 309

三、无产阶级领袖的伟大作用 311

四、个人历史作用的社会制约性 312

第三节 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313

一、群众观点 314

二、群众路线 315

三、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重要意义 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