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战前教育基础与教育应变举措 1
第一节 战前中国教育事业的基础 2
一、学校制度的建构 2
二、教育改革的推进 10
三、各级学校的发展 19
第二节 日本对华教育事业的摧残 32
第三节 国府教育应变方略的演变 90
第二章 高等教育的应变与发展 112
第一节 高等教育的应变举措 114
第二节 高等教育机构的迁转 127
第三节 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165
第三章 中等教育的应变与改进 212
第一节 国立中学的创办与发展 213
第二节 战时中学的添设与改进 236
第三节 职业教育的应变与拓展 255
第四章 初幼教育的应变与扩展 277
第一节 国民教育制度的实施 279
一、制度形成背景 279
二、具体实施情形 281
三、新制特征分析 284
第二节 初幼教育事业的发展 287
一、小学教育的变化 287
二、学前教育的办理 294
第三节 战时教养机构的创办 298
一、战时教养机构概况 298
二、战时儿童保育会的成立 301
三、战时儿童保育院的创办 302
第五章 师范教育的应变与改善 313
第一节 教师战时服务团的组建 315
一、创设背景 315
二、办理概况 316
三、特征分析 319
四、裁撤结束 320
第二节 国立师范院校制度的建立 321
一、高等师范教育的重兴 321
二、国立师范学院的创办 323
三、国立中等师范的开设 331
第三节“师范教育运动周”的推进 337
一、确立背景 337
二、推进过程 339
第四节 教师与师范生待遇的改善 341
一、经济的保障 341
二、出路的改进 344
三、数量的增添 346
第六章 社会教育的应变与推进 349
第一节 社会教育政策的调整 351
一、收容和培养社教工作人员 351
二、动员各方力量办理社教 354
三、编印社会教育用书 357
第二节 社会教育机构的添办 359
一、教育部直属社教机构 359
二、地方社教机构 368
第三节 社会教育形式的拓展 374
一、电化教育 374
二、艺术教育 378
三、办理补习教育 383
第七章 边疆教育与华侨教育的应变与进步 387
第一节 边疆教育推进举措 389
一、加强边疆教育行政管理 389
二、组织边疆教育考察活动 391
三、资助开展边疆教育研究 393
四、编译边疆教育教材读物 394
五、优待边疆学校教师学生 395
第二节 边疆学校系统建设 396
一、国立边疆学校系统 396
二、地方边疆学校建设 402
三、战时边疆学校建设的历史总结 405
第三节 华侨教育的战时应变 409
一、战前的历史基础 409
二、战时的应变措施 412
三、战时华侨教育应变的历史总结 419
第八章 留学教育的应变与恢复 422
第一节 战时留学选派政策的演变与实施 423
一、抗战前期的限制与紧缩(1938—1941) 423
二、抗战后期的恢复与实施(1942—1945) 429
第二节 战时海外留学人员的救助与回归 437
一、战时海外留学人员的救助 437
二、战时留学归国人员的分发 439
主要参考文献 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