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探索与认识农业现代化建设(1956~1962年) 3
《工程控制论》序言 3
工程控制论 4
关于新学术部门研究和发展问题 7
我国农用动力问题 9
发挥集体智慧是唯一好办法 10
可以实现的理想 13
自然科学和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 14
展望十年——农业发展纲要实现以后 24
谈宇宙航行的远景和从化学角度考虑农业工业化 29
农业中的力学问题 30
也谈谈“群体概念” 32
控制论是一门重要的学科 33
科学技术支援农业的光辉前景 34
第二篇 建立农业系统工程(1978~1980年)科学技术的组织管理工作 39
组织管理的技术——系统工程 48
农业系统工程 59
第三篇 创建第六次产业革命理论(1981~1984年) 71
第一节 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 71
技术科学中的方法论问题 72
谈对“先专后红”问题的看法 73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科学技术 74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结构和中医理论的现代阐述(节选) 93
系统论与马克思主义哲学 98
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来综合统一,通过扬弃才能达到更高水平的科学革命 99
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唯物主义对世界上的新事物加以总结 100
第二节 系统科学建设 101
大力发展系统工程,尽早建立系统科学的体系 102
再谈系统科学的体系 110
推荐两篇文章 113
我的业余时间都花在搞系统科学去了 113
对复杂系统的可靠性分析我想提两点意见供您参考 114
可否用系统工程处理些实际问题? 115
系统思想、系统科学和系统论(节选) 116
第三节 构建地理科学 126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介绍园林学 127
建立多层次的园林理论 128
还是做点实在的园林工作 129
再谈园林学 130
保护环境的工程技术——环境系统工程 132
园林艺术是我国创立的独特艺术部门 136
我劝您集中力量搞地球表层学 139
用“表层地学”,不用地球表层学 140
应该加大宣传风能利用 140
风能利用只注意空气动力问题是不够的! 141
生态经济学必须关心长远的环境问题和资源永续 141
研究环境也要用系统科学 143
你们可自告奋勇去西藏发展风能和太阳能 144
要用数学来解决地理区域问题 144
保护中国古代园林,继承并发扬提高园林艺术 145
第四节 科学技术体系建设 146
在第一次全国先进生产者和积极分子大会上的发言 147
论技术科学 148
现代科学技术 163
作为尖端科学技术的高能物理 170
科学学、科学技术体系学、马克思主义哲学 174
关于建立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学的问题 182
科学技术方法论要吸取系统科学的成果 189
探讨《科学方法论》的写法 190
现代科学的结构——再论科学技术体系学 191
评“第三次浪潮” 195
科学技术的进步导致工业、农业、交通运输等都从劳动密集走向知识密集 197
第五节 参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与认识社会主义 198
回国的感受 199
科学技术一定要在本世纪内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201
组织管理社会主义建设的技术——社会工程 206
现代化和未来学 212
用科学方法绘制国民经济现代化的蓝图 215
我们要深入研究和发展教育科学 219
社会主义的人才系统工程 220
交流《我国的国家功能结构体系——再谈社会工程》 225
我国的国家功能结构体系——再谈社会工程 225
未来研究要有中国特色,联系中国的实际 236
关于系统工程与经济管理体制 238
希望有人对社会工程及其社会主义国家学感兴趣 241
我认为可以研究经济工程 242
培养社会系统工程专业大学生的几点建议 243
当务之急是建立能描述不同层次经济活动的模型 244
我国社会经济系统模型的建立是当前体制改革中的一件大事 245
论述国家经济管理体制的核心是国家的经济模型 245
第六节 第六次产业革命理论的创建 247
现代化、技术革命与控制论(节选) 248
把农业系统工程这个仗打下去 253
评“第四次世界工业革命” 254
大农业九业并举,搞光合产物深加工 257
系统工程在农业中的应用是大有前途的 258
农业系统工程也得有农艺师和农业工程师的合作才搞得成 258
农业发展的方向是九业并举、农产品综合加工利用、建农村小集镇 259
说水产要以生态系统为出发点 260
要不要在不同地理、气候条件的地区,建立人口大约一万人左右的试点? 261
工业革命的挑战和我们的对策 261
关于新技术革命的若干基本认识问题 273
让事实来证明我是不是过于乐观吧 286
人类发展中产业革命的六个层次 287
建筑业与服务业的革命 287
产业革命区别于社会革命 288
研究经济结构的飞跃对我国目前社会主义建设特别重要 289
请审阅《草原、草业和新技术革命》 290
草原、草业和新技术革命 290
现在如何发展农村沼气 292
创建农业型的知识密集产业——农业、林业、草业、海业和沙业 293
请为《创建农业型的知识密集产业——农业、林业、草业、海业和沙业》提提意见 301
交流《创建农业型的知识密集产业——农业、林业、草业、海业和沙业》 301
请审阅《创建农业型的知识密集产业——农业、林业、草业、海业和沙业》 302
建议推迟转载《创建农业型的知识密集产业——农业、林业、草业、海业和沙业》 303
祝农业系统工程推广取得更大成绩 303
农业系统工程学会成立是大好事 304
“产业革命”可以定义为经济的社会形态的飞跃 304
发展规划应该解放思想,走向知识密集产业 305
生物工程研究所可否攻关沼气问题? 305
产业革命就是经济的社会形态的飞跃 306
我们国家的事务要有一个“总体设计部” 306
搞中国风能技术开发中心需要经营家 307
二十一世纪荣成县将出现一种新型的知识密集产业——海业 308
总体设计部是整个国家的参谋机构 308
关注一种以树叶为原料的饲料生产方法 309
河南完全可能创立农业型知识密集产业 310
对“精细化”和产业革命的一些看法 311
不能只考虑三种革命而不说社会革命 312
农村发展小集镇已成定论 313
第六次产业革命和农业科学技术 314
第四篇 第六次产业革命理论的实践与完善(1985~2007年) 335
第一节 农产业建设 335
农业型产业要靠专家们 336
农业系统工程的三位联系人 336
采用蓄水聚肥改土耕作法可以改善光能利用效果 337
创造农业型的知识密集产业要引入系统工程 337
把建立农业型知识密集产业作为六十年的工作来看待 338
科学实验要用事实来判断是非 339
系统工程应用于农业的成功案例 339
要害之要害是干部文化知识水平太低,不能领导农民治穷致富 340
农学院校要培养把系统科学和系统工程用于农业生产的人才 340
农业系统工程不能只局限于农业 341
农业要实现工业化和综合经营 342
要运用系统工程为领导科学决策服务 342
农业系统工程是系统学理论指导下的应用工程技术 343
在全国农村科普工作会议和科技致富能手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 344
开展好农业系统工程工作要靠专业科学家的努力 346
希望帮助苍头河流域草沟堡试点区生态农业工程 347
帮助支持苍头河流域草沟堡试点区生态农业工程 347
关心帮助苍头河流域草沟堡试点区生态农业工程 348
加强微生物利用及根圈研究以促进农业科学发展 348
生态农业应是农业系统工程的一个重要基础 349
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以发展农业 349
探讨立体农业和农业综合开发是否为同一内容 350
将立体农业正名为农业系统工程 351
科学技术与实践相结合 351
发展嫁接技艺 352
农产业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有关的现代科学技术来指导 353
农牧结合农产业开始了 353
建立现代生物科学和传统农学之间的中间学科 354
迎接21世纪大农业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 354
对作物群体生理学的看法 356
询问嫁接技术应用 358
关注农业技术科学 358
用现代生物科学研究嫁接 359
嫁接技术如何用于现代农林业 359
嫁接要有新发展 360
创办微生物的工业 360
在农牧结合基础上走向大农业 361
不赞成过分强调生态农业 362
亩产万斤是可以实现的 362
粮食是世界问题 363
农业生产是多因素组合的系统工程 364
对《生物学通报》的一些建议 364
中国农业正在跨入一个前所未有的伟大新时代 365
农技是市场经济农产业的一部分 366
要看到21世纪的生物科技的伟大 367
对我国的农业组织体制的设想 368
“龙型”农业经济 369
探索培养第六次产业革命人才 369
植物嫁接的后果是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370
科技工作要推广成果,产生经济效益 370
建议全面总结发展农林害虫防治途径 371
生物技术专业可作为生物学理论与农林应用学科的中介 372
水稻高产工程的指导性理论是“生物技术学” 372
农业工程技术第一线涉及“生物技术学” 373
应用生物技术开发耐盐碱农作物新品种 373
要继续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消灭城乡差别 374
一条龙组织的农业实是农业走向第二产业,结束第一产业 375
农业产业变革,科技成果将普遍推广 375
可将组织培养应用到植物工程上 376
农产业应为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机械化农业 377
用科学理论弄清农业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377
农林矿业得到大大的发展,第一产业将退出历史舞台 378
绿色农业、白色农业、蓝色农业 379
农、林、草、海、沙产业说到底都是“阳光农业” 379
高技术农产业需要政策与教育的双投入 380
应用植物生理学是大有希望的 381
国家要鼓励大中型企业投资农业产业化 382
有实力的企业已进入农产业,投资有了强大来源 383
农业要进入产业革命,除投资外,还需要生物科学技术 383
农产业已引起企业界的重视 384
白色农业的能源可能来自矿物或者核能 384
开发白色农业应注意产品的应用研究 385
“三色农业”要产业化了才是产业革命 385
白色农业试验示范点要注意探索食品开发 386
江苏应在世纪之交实现农业产业化 386
白色农业要考虑科工贸一体化经营 387
我国农业面临的大问题实际是第六次产业革命 387
我国农业将面临产业化 388
白色农业产业化 388
白色农业产业化进展 389
研究在21世纪我国白色农业的发展计划 389
“三色农业”是新的产业革命的开始 390
第二节 林产业建设 391
希望云南带头开创我国知识密集型林产业 392
发展知识密集型林业应有具体规划 393
浙江宁波出现了知识密集型林产业的苗头 393
从小开端来培育将来的伟业——知识密集型林产业,是实事求是的 394
中国南方林产业的试点有着落了,是大喜事 395
林产业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396
林产业已经出现一些苗头 396
林产业已经在祖国大地上出现了 397
把系统工程的一般方法用来科学地组织林业生产,达到高效益 397
指导思想对头,滇南实验林区林产业一定会有说服力的成绩 398
综合利用及深度加工是知识密集型产业的特点 399
知识密集的农林草海沙产业才是新的产业革命 399
在云南搞林业试点务必注意社会及经济方面的问题 400
一定要树立起林业在国家事务中的地位 400
我国林业、林产业问题十分严重,国家应采取有力措施 401
我国林业的形势正在好转,要加速林业系统工程学术组织的建设 402
林业的内涵及其重要性,要用系统工程发展林产业 402
林业要长远考虑,保持在中国大地上适于十亿以上人口生养栖息的环境 403
要用系统工程和宏观视角研究林业 404
林业的重要性不亚于农业,要站在更高的层次来考虑 404
林业部组织管理要结合放权、放活精神 405
林业基层生产组织如还不清楚,又怎么谈上层管理 405
林产业采用什么基层结构急待明确 406
应宣传介绍兰考农区营造速生林的经验 406
黄土高原林也许是又一类林业 407
中国的林业现况欠佳,要团结广大林业工作者共同努力 407
社会主义林业一定有远大的前途,要为之团结奋斗 408
林业要综合经营,要注意六种林业种类 408
以工业眼光看林业 409
林业的问题在于体制和“国内环境问题” 410
从科学技术中找门道,加快我国在21世纪森林绿化的步伐 410
寻找生态林业支持 411
林产业建设要有长远目光 411
林业发展可请国务院下决心 412
以现有林业理论开展林产业建设 413
询问云南是否有楝树 413
林业体制一定要改革 413
林业现在方向明了了,要不断深化改革 414
争取国家政策建设林业 415
高效林场取得成功 416
解决林业问题必须动员广大群众、科技人员和各级领导 416
林业发展缺乏总的林业改革方案 417
帮助林业工作者开展工作 418
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多种形式的林业 418
我国林业的前途是光明的 419
剪枝整形和嫁接技术在农业林业中大有前途 420
林产业需要体制改革 421
森林覆盖率应该是30%左右 422
林产业的建设及社会主义地理建设 422
制定21世纪的林产业规划 424
林业系统化中的实际问题 424
林业要考虑农工贸综合经营 425
搞林产业的两个先决条件 425
林产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中启步了 426
关注新时代林学体系的建立 426
林业要产业化,在科学技术方面要有突破 427
发展现代林业 428
现代林业委员会的成立 428
从民间集资发展贸工林一体化的现代化林产业 429
第三节 草产业建设 430
中国的草业产业 431
内蒙古草业大有可为 433
农业型草业即宏观草业的概念 433
对内蒙古草业工程试点的几点建议 434
要考虑成立草业系统工程委员会 435
要建立草业管理和学术机构 435
关于草业区域范围和国务院应设立草业总局 436
团结全国力量建立草业系统工程委员会 437
王栋教授称得起中国现代Prataculture的创始人 437
祝贺南方草地试点的成绩 438
草业系统工程实际是草产业的组织、经营、管理的学问 438
中国草业有几千年历史旧账要总结 439
草产业是综合性生产事业 440
中国系统工程学会正在研究成立草业系统工程委员会 440
草产业要有长期打算,又要结合现实一步步实践 441
建议找专家参与“草业系统工程理论和应用的研究”审报会 442
“我国人民吃肉不能靠草原”这种说法目光短浅 442
草业当务之急是把试点办好,提高效益 443
定居放牧是草原牧业走向知识密集的草产业必由之路 444
达斡尔族的同志,让我们用通信合作吧 444
只要用科学,草业是可以抓好的 445
建议国务院考虑设国家草业局,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开发草原 445
建议政协经济委员会专门组织探讨草原草业问题 446
谈草业管理机构建设 447
关注草业的新动向 448
中国的草产业一定要赛过新西兰、澳大利亚 448
开展草业系统工程试验 449
草业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大事 449
草业、林业可参考农业经营模式 450
建议设立草原局 452
建立草业试验站,使成为草产业企业 452
草产业的概念 453
利用生物科学技术将部分废物加工成饲料 454
现在是宣传并建立草业,到21世纪是草产业 454
建议完善草业科学的结构体系 455
国家草业局是该设立的 455
设立草产业试验点 456
阜康可以成为草产业的典型 457
推辞草业协会名誉会长 457
实践证明草产业的概念是可行的 458
要实干才能开创草产业 459
北方草原也应考虑林网化建设 459
要考虑总结经验建立“草产业学” 460
草业需要重视宏观协调问题 460
草产业要靠国家政策,也要草、农、工、贸综合经营 461
结合畜产品加工,提高草产业经济效益 462
用系统工程来组织经营草产业 463
如何抓草产业:找典型、要借鉴、用科学技术 463
对内蒙开发草产业所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 464
先进集体可作为草产业的第六次产业革命的典型 464
对草产业发展的意见 465
镶黄旗现代化草产业起步了 466
要建设合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草产业体系 467
河西走廊的沙业成果可为草业借鉴 467
草业要走现代化的发展道路成为草产业 468
生态环境建设需要草产业 468
收到《草业系统工程理论应用与研究》,十分感谢 469
沙产业和草产业是内蒙古新的经济增长点 469
要保护好、建设好草原,真正建成知识密集型草产业 470
新华社是在抓21世纪中国西部开发的一件大事 471
把沙产业、草产业推向全国去 471
第四节 海产业建设 472
国家海洋局可以牵头搞海业开发 473
要创立知识密集型的海产业 473
南海诸岛的开发应列入国家的议事日程 474
推进海产业建设 474
海产业课题可找国家海洋局牵头 475
寻求山东省海洋产业学习材料 476
推进海产业发展 476
关注盐湖农业 477
对盐湖农业的认识 477
21世纪中国的需要海产业 478
海洋生物资源的潜力很大 479
海洋产业是大有希望的 479
我国21世纪须建立海水淡化产业体系 480
科技产业是新时代的重要产业 480
应在21世纪加大对海洋的重视 481
第五节 沙产业建设 482
沙漠戈壁也可人工种植,永续利用,开创沙产业 483
建议将沙业经验写成论文 483
合理利用沙资源是重要的地理建设 484
推进沙产业组织机构建设 484
谈沙产业 485
沙产业工作要与实践相结合 488
同意报部一个沙产业会的《纪要》 488
治沙工作是一项社会主义地理建设 489
对沙产业我们现在只是做初步探索工作 489
关心沙产业进展 490
祝贺您受聘为全国治沙暨沙业学会名誉理事长 491
治沙专家可去以色列考察学习 491
我国沙业工作要向以色列学习 492
推动沙产业组织机构建设 492
应研究沙漠戈壁及沙化地有多少可以转化为绿洲 493
农作物喷施甲醇技术是沙产业的福音 494
明确沙产业的概念和范围 494
沙产业等现代科学技术活动都是集体的活动 495
向沙漠要粮棉油肉 495
心系沙产业会议 496
必须对沙漠实施综合治理、综合开发 496
建议将沙漠、戈壁建为自然保护区 497
建议制订一个我国沙产业发展规划 498
用宏观经验划分可绿化与不可绿化沙漠 498
建立新机制发展沙产业 499
防沙治沙同节水农业技术结合起来,可以绿化沙区、扩展农田 501
推荐一篇讲气候变迁的文章 502
中国的荒漠都将变为“新绿洲” 502
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把沙漠地区建成为人类创造食品和工业原料的新基地 503
沙产业在甘肃省已现良好前景 503
在甘肃河西走廊沙产业开发工作会议上的书面发言 504
衬膜技术加滴灌技术是大有前途的 505
五大产业是从小弟弟沙产业做起的 505
未来沙产业有了技术和资金,第六次产业革命已经启步 506
开发治理海岸河道时的砂泥不是沙产业 507
张掖、武威的人民开创了沙产业 507
河床砂资源开采可称砂业,区别于沙产业 508
沙产业有望进一步发展 508
微藻开发的意义不限于沙产业 509
今后还应在实践中发展沙产业 509
当务之急是培养沙产业人才 510
各地沙产业应有不同类型 510
沙产业成功经验将推广到青海和宁夏 511
沙产业前途无量 511
中国沙产业促进会要着力开发青藏高原农业 512
东达蒙古王集团正在开创我国21世纪的大农业 512
祝贺甘肃省沙草产业协会成立 513
新华社是在抓21世纪中国西部开发的一件大事 514
第六节 地理科学建设 515
“地球表层学”关系到国家长远建设的问题 516
新老结合,创建“数量地理学”,才能划定区域经济 516
数量地理学包括了“地球表层学” 517
展望21世纪,人可以改造地球表层 517
地理工作者应同各方面专业同志共同研究开发青藏高原,在21世纪推动藏族人民大发展 518
应该设立“国家再生资源委员会”,统筹资源回收利用 519
提出地理学“相似理论”的设想 520
中国风能发展的出路在于横向经济联合 521
风能利用尚未真正打开局面 521
第五、六次产业革命将使城市体系发生变化 522
系统科学助力地学发展 523
发展地理科学的建议 523
沼气在我国的潜力极大 529
沼气事业的首要任务是技术推广 530
要区别“地球科学”和地球表层学 530
搞地理系统工程要三个方面的人互相配合才行 535
城市区域发展规划需要三个方面的协同 535
地球表层学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汇合的基础科学 536
关于地学的发展问题 537
城市建设要研究建立一个最优体系,不能只重视大城市 542
自然的资源是丰富的,大有可为 543
建立地理科学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543
地理学的概念需要更新扩大为地理科学 544
我国地学正面临大发展 544
地理是今天的地理环境和这个环境与人的活动相互作用的学问 545
和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刘恕同志的谈话 546
要解决好放射性废料的处理及利用问题 547
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是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548
地球表层学要用,也只能用综合集成 548
地理科学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 549
社会主义地理建设的内容 550
社会主义地理建设是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环境建设 551
现代地理科学系统建设问题 552
就“地理科学”答《地理知识》记者问 558
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环境基础是国土的建设,即地理建设 560
引用系统科学具体建立地理科学 561
社会主义地理建设是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环境基础 561
地理科学研究的是地理系统 563
邮电建设是国家大事 564
地球表层学是尚待建立的地理科学的基础学科 564
地理建设的内容扩充 565
地理建设中新型能源:风能 566
水资源建设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问题 567
可参考瑞士建立“三峡省” 567
地理建设中具体事项 568
风力发电应该作为我国21世纪电力的主力 569
讨论地理科学体系结构 569
探讨地理科学问题 570
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地理科学 571
地理科学的内容及研究方法 572
地理哲学问题是指导我们研究地理科学的大问题 581
对地球表层的研究只能用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法 582
风能开发的关键在于集中统一 583
地理科学是非常重要的 584
用科学技术还可以能动地改造我们生存活动的环境,这就是我说的地理建设 585
不但要保护环境,还要能改造它 585
地理科学是研究社会存在与发展的环境的,矿资源是其中的一个项目 586
城市体系是国家地理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587
“区域经济学”属地理科学 588
发展可再生能源发电 588
“地球表层学”是地理科学的基础科学 589
革新思想,重视风力发电、水电 589
电力是“社会主义地理建设”中的一个项目 590
“三峡省”的建立可参考瑞士 591
要宣传社会主义地理建设 591
环保生态问题属地理建设 592
社会主义地理建设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 593
人类已在改造社会存在的环境,即地理建设。 593
建议福建合作建设波能发电 594
全国城镇化联系中国实际 594
“地球表层学”是基础地理科学理论学科 595
关注“世界第三极”的地理建设 596
站在社会主义建设的高度看水利 597
地理环境是第六次产业革命中的一个大问题 598
“黄河水清”是可以办到的 598
地理科学的目的是建设一个为社会主义发展和前进的地理环境 599
从全局看小城镇与农业生产 599
我国理想的地理环境的设想 600
从宏观上研究地理科学 601
地理学工作者要综合论证开放开发环渤海地区问题 602
用系统学研究地理科学 602
制订50年计划使黄河清 603
自然资源的综合利用及三废的回收利用 604
建议组织中国的风力发电集团公司 605
地理建设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密切相关 605
治理黄河是我国百年大计 606
“中国西部地区交通发展战略研讨会”的召开是中国地理建设的大事 607
地理科学应是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中的一个科技大部门 608
调整人和自然关系的科学理论就是地理科学 609
水资源和水利问题是我国地理建设中的头等大事 609
中国西半部而不是中国西部 610
不能只讲地理环境,还要讲地理建设 611
信息对处理好地理建设非常重要 612
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科学地搞地理建设 612
将“地球表层”作为开放的复杂巨系统来处理 613
我国地理建设的问题在于地理学专家们很难“换脑筋” 614
感谢出版社赠书 614
研究地理环境的科学是“地理科学” 615
地理科学大有作为 616
地理科学和地理建设的各个局部为何难以形成宏观概念 617
研究地理科学的基本方法是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法 617
要区别地理建设与环境保护 618
山水园林城市建设要考虑第六次产业革命影响 619
“多维人工生态农业经济系统工程”实属农业的一种革命 620
地理科学还要深入宣传系统的概念 620
现代经济地理学不包括地理灾害的问题吗? 621
第七节 其他相关建设与发展 622
马克思主义哲学没有过时,完全可用来指导科技工作 623
建国百年之际,中国必然强盛 623
生命科学研究要把整体论同还原论辩证地结合起来 626
生物技术要产业化以支持科研;人体基因组研究离应用尚远 626
当前我国科学技术工作中的六个问题 627
研究成果产业化,可以资助科研 632
受邀为毕业六十周年纪念册写稿 633
母校要面向21世纪 633
培养21世纪的大成智慧学硕士的构想 634
21世纪社会结构大变化下的教育 635
谈对大成智慧学的看法 636
要明确高新技术产业的概念 638
要推动新世纪的饮食革命 639
烹饪的工业化将引发吃的产业革命 639
我们面临有关科学技术的宏观决策问题 641
烹饪工业化将出现在21世纪中国的第六次产业革命中 642
党和国家有了决策才能动员组织各方面力量同心协力攻关 643
赞成把重点放在“开发产业化” 643
提交对规划的意见 644
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与社会科学的一体化是第一生产力 644
对我国21世纪应发展的尖端科学技术的意见 645
研究第五次产业革命要考虑社会影响和体制改革 646
要研究如何迎接产业革命带来的新时代 647
读《关于在我国实行宏观价值调控的建议》所感 648
对《复杂巨系统学——门21世纪的科学》文稿的建议 649
关于深化改革的一些思考 650
近代科学技术具有两面性 651
中国科技大学要面向21世纪 651
现在开始的是“科技经济”,不是“知识经济” 652
即将来临的第六次产业革命也是“科技经济” 653
生物工程和生物技术是21世纪的一项重大科技革命 653
在2000年将实施阳光培训计划 654
第八节 第六次产业革命理论的完善 655
新技术革命与系统工程——从系统科学看我国今后60年的社会革命 656
将社会革命细分为三:产业革命、政治革命、文化革命 667
面向未来研究未来 667
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只是产业科学技术的一部分 670
小平同志称作第二次革命的,基本上是产业革命 670
农、林、草、海、沙业是知识密集型高度综合的产业 671
有必要写一部新时代《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续篇来分析世界政治和经济形势 672
产业革命、政治革命、文化革命都是社会革命 673
要按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来看社会革命和产业革命 674
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要分清楚,不要混为一个词 675
社会论是行为科学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桥梁 675
把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与产业革命、政治革命、文化革命的社会革命划开是必要的 676
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我们还需继续奋斗 677
21世纪中国农村要进行第六次产业革命 678
分析第五次产业革命必须从生产力结构人手 678
科学革命、技术革命、社会革命与改革 679
谈谈中国科协的工作 691
我们要用现代科学技术建设有 702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702
我们要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 711
关于第五次产业革命与社会系统工程 717
农业型知识密集产业概念是在1984年才想到的 720
对我国知识密集型农林草海沙产业的新想法 720
第六、七次产业革命将分别在建党、建国一百周年时铺开 721
及早研究第六、七次产业革命,为制定政策、策略做准备 722
我们面临一场新的革命——第六次产业革命 724
创造产业革命的别称 726
用现代科学技术走向第六次产业革命 726
用开放复杂巨系统概念来推动第六次产业革命 727
第六次产业革命要两方面力量推动 728
办第六次产业革命展览时机不成熟 729
农、林、草、海、沙业要有总体设计部 730
第五、六、七次产业革命是认真研究21世纪中国必须考虑的 731
中国的第三次社会革命是由第五、六、七次产业革命引发 732
提议《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讲一讲农业、林业、草原牧业及海洋渔业 734
第六次产业革命在现代中国第三次社会革命中的进一步发展 735
第六次产业革命将在21世纪推动我国奔向中等发达国家 736
第六次产业革命已可见端倪 737
现代中国的第三次社会革命与第五、六、七次产业革命的联系 737
按照第五、六、七次产业革命的内涵规划设计现代中国的第三次社会革命 738
第六次产业革命尚未得到中央和国家认可,还要努力 740
现代社会的革命问题 740
谈论现代中国第三次社会革命的总目标 742
在第六次产业革命中生物科学技术将真正得到发挥 744
第五次产业革命所引起的社会变革 745
我们看到了第五次产业革命、第六次产业革命和第七次产业革命的光辉前景 746
前方道路很长,要头脑清醒,不可把问题简单化 747
探讨第七次产业技术革命 747
第六次产业革命要改造农林业成为集团式经营 748
第六次产业革命的重点变革在于生产组织,大规模的集团式经营 748
高新技术将引发人类历史上的第六次产业革命 749
产业革命的动力根源在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 750
第六次产业革命要启步了 751
农业产业化将发展成为第六次产业革命 752
第六次产业革命正露锋芒 752
初现苗头的农业产业化是第六次产业革命 753
现代化农业型新产业——贸、工、农一条龙的农产业、林产业、草产业、海产业和沙产业 754
宏大产业是讲人类社会的社会革命 754
21世纪的产业必须走新产业革命的道路 755
西部开发要以农业发展为基础 756
后记 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