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1
抗日战争时期(1937.7 ~1945.8) 1
第一章 创建党组织,领导全民抗战(1937.10~1939.12) 1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组织在沁水县建立 2
一 中共沁水县工委成立 2
二 中共沁水县委员会成立 5
第二节 运用牺盟会合法组织发动群众进行抗日 6
一 牺盟会沁水县分会正式建立 6
二 掩护党组织进行活动 7
三 参加全省牺盟会代表大会 9
第三节 改造旧政权,建立抗日政权 10
第四节 军民团结,浴血奋战 12
一 发动民众掀起抗战热潮 12
二 组织地方武装,配合主力作战 15
三 新军、八路军进驻沁水抗击日军初战大捷 20
第二章 阎锡山发动“十二月事变”党组织转入地下活动(1939.12~1941.8) 35
第一节 反革命“十二月事变”发生沁水县党政机关遭到破坏 36
第二节 晋沁阳三县工委成立晋沁阳三县办事处组建 39
第三节 六次试建地下县委准备进行秘密活动 40
一 中共晋豫地委派人回沁水恢复党组织 40
二 晋豫区党委派人到沁水和基层党组织联系 41
三 中共条东地委决定常子章为沁南党组织负责人 42
四 王维岳等酝酿成立中共沁水县委 43
五 江地等筹建中共沁水县委 43
六 中共条东地委决定建立中共沁南地下县委 44
第三章 太岳南进支队开创沁水(西)抗日根据地(1941.8~1943.7) 47
第一节 恢复发展党组织,发动民众抗战 48
一 中共沁水(西)县工委成立 48
二 中共沁水(西)县委成立 50
第二节 实施民主政治,加强政权建设 51
第三节 贯彻中央《二·六指示》开展减租减息运动 52
第四节 军民团结巩固沁水(西)抗日根据地 54
一 沁水(西)人民兴起抗日救亡运动 54
二 建立地方武装,开展游击战争 57
三 八路军进驻沁水(西)县 58
第四章 太岳南进支队创建士敏抗日根据地(1941.10~1945.8) 63
第一节 恢复发展党组织执行中央《九·一决定》 64
一 晋豫区党委派工作组到沁东县 64
二 中共士敏县委成立 65
三 党的外围组织——共产主义青年同情小组 67
第二节 改造九八军旧政权 建立抗日民主政权 68
第三节 开展减租减息,改善人民生活 69
第四节 军民团结战斗,夺取抗战胜利 70
一 士敏人民积极开展对敌斗争 70
二 发展地方武装 74
三 八路军及领导机关进驻士敏县 81
第五节 太岳区党政领导机关在士敏 88
第五章 太岳南进支队,创建沁(水)南抗日根据地(1942.2~1945.8) 91
第一节 撤销中共沁南地下县委成立中共沁(水)南县委 92
一 撤销中共沁南地下县委 92
二 中共沁(水)南县委成立 93
第二节 改造旧政府留用人员建立新的“三三制”政权 94
第三节 贯彻《二·六指示》,削弱封建势力 96
第四节 军民并肩战斗,粉碎日军“扫荡” 97
一 沁(水)南人民投入抗日救亡运动 97
二 沁(水)南县大队,抗日一大队 100
三 八路军进入沁(水)南县开展游击战争 104
附:侵华日军在沁水犯下的滔天罪行 113
解放战争时期(1945.9 ~1949.9) 123
第六章 士敏人民贯彻《五·四指示》全力支援自卫反击战争(1945.9~1947.7) 123
第一节 调整行政区划,适应战争需要 124
第二节 贯彻《五·四指示》实现“耕者有其田” 125
第三节 保卫解放区,保卫胜利果实 126
一 士敏人民踊跃参军参战 126
二 士敏独立团 148
三 上党战役在士敏县境内胜利结束 150
第四节 抽调干部南下,支援新解放区 155
第七章 沁水(南)进行土地改革全力支援解放战争(1945.9~1947.7) 159
第一节 扩大行政区域,增强支前力量 160
第二节 贯彻《五·四指示》,消灭封建势力 161
第三节 参加“六大”战役,一切为了前线 162
一 沁水(南)县人民踊跃参军参战 162
二 壮大地方武装,参加自卫战争 167
三 野战医院在沁水(南)县 168
第四节 沁水(南)县选调干部支援新解放区 169
第八章 沁水县结束土改,开展整党,全力支援解放战争战略反攻(1947.7~1949.9) 171
第一节 贯彻《中国土地法大纲》,彻底完成土改任务 172
第二节 开展整党建党,纯洁党的组织 173
第三节 选调干部支援中原、福建 174
第四节 参加“四大”战役,支援全国解放 177
一 沁水人民踊跃参军 177
二 沁水人民积极参战 178
附录 193
第九章 退伍在沁水县的老红军战士 193
第一节 退伍在沁水县的老红军战士名录 198
第二节 部分老红军战士简介 204
第十章 部分革命烈士略传 239
后记 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