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第一章 对比语言学基础理论 5
1.1 比较语言学的历时考察 7
1.1.1 传统语言学及其局限性 7
1.1.2 历史比较语言学及其局限性 10
1.2 对比语言学的共时考察 15
1.2.1 对比语言学及其特点 15
1.2.2 对比语言学的研究范围 17
1.2.3 对比语言学的研究成果 23
1.2.4 对比语言的分析步骤 28
第二章 中国语及韩国语的特点 33
2.1 中国语的特点 33
2.1.1 中国语的语音特点 33
2.1.2 中国语的词汇特点 34
2.1.3 中国语的语法特点 34
2.2 韩国语的特点 35
2.2.1 韩国语的语音特点 35
2.2.2 韩国语的词汇特点 36
2.2.3 韩国语的语法特点 36
第三章 语言对比与语言教学 39
3.1 语言的形态模式与语言教学 39
3.1.1 语言的连接模式与语言类型 39
3.1.2 语言的扩展模式与语言类型 42
3.1.3 语言的认知模式与语言类型 52
3.1.4 语言的思维模式与语言类型 55
3.2 语言对比理论与第二语言教学策略 58
3.2.1 处理好母语的干扰 59
3.2.2 处理好语言结构方面的干扰 62
3.3 中国语的发音教学 72
3.4 韩国语的发音教学 76
3.4.1 共振峰与元音识别 77
3.4.2 舌位与发音教学 87
3.5 “职务+姓名”与“姓名+职务” 89
3.5.1 从意义关系上看 90
3.5.2 从语音层面上看 95
3.5.3 从语用层面上看 96
3.6 否定句与肯定句的意义分量及其位置 99
3.6.1 对比关系复句中否定句与肯定句的意义分量 100
3.6.2 对比关系复句中否定句与肯定句的位置 105
3.7 同义汉字与中韩日三种语言双音节构词特点 112
3.7.1 同义汉字与中韩日同义异音合成词的通用方式 113
3.7.2 同义汉字与中韩日三种语言对译方式 122
3.7.3 同义词的识别与应用 126
第四章 语言对比与思维研究 135
4.1 思维形式与语言形式 135
4.1.1 思维形式与语音的关系 136
4.1.2 思维形式与词汇的关系 139
4.1.3 思维形式与语法的关系 143
4.2 从语言学角度看中国人和韩国人的思维形式特征 147
4.2.1 思维的概念与特征 147
4.2.2 思维规律、思维方式与语言的关系 148
4.2.3 从语言形态论角度考察两个民族思维方式的特征 148
4.2.4 从语言类型的角度考察两个民族思维方式的特征 152
4.2.5 从语义重心的角度考察两个民族思维方式的特征 155
4.2.6 从中心句组织法的角度考察两个民族思维方式的特征 156
4.2.7 从总括语的位置考察两个民族思维方式的特征 158
4.3 韩国语命名句与思维的惯性 159
4.3.1 韩国语命名句的定义和特点 159
4.3.2 思维惯性与命名句 162
第五章 语言对比与类型学研究 171
5.1 语法范畴与时空间坐标 171
5.1.1 动词体貌在中国语中的表现 171
5.1.2 动词体貌在俄语中的表现 172
5.1.3 动词体貌在韩国语中的表现 174
5.2 语法范畴的时空定位与错位 179
5.2.1 语言的时空定位 179
5.2.2 语言的时空移位分析 180
5.2.3 语言的“时制”与“体”的范畴分析 180
5.3 语言类型与谓语的位置 182
5.3.1 语言类型与语法形态 182
5.3.2 形态变化与语言类型的连续体 198
5.3.3 语言类型与谓语的位置 199
5.4 通过语言对比看日本语固有合成词词干排列特征 205
5.4.1 从对比角度看中国语、韩国语和日本语 206
5.4.2 日本语固有合成词谓词词干的构成特点 210
5.4.3 R~C,R~Z 211
5.4.4 R~C,R=Z 213
5.4.5 R=C,R~Z 214
5.4.6 R=C=Z 215
5.5 韩国语基本情态与传据范畴研究 218
5.5.1 语言学与语言层面 218
5.5.2 语言情态与情态理论 222
5.5.3 韩国语的法范畴与传据形式 232
5.5.4 韩国语传据形式的制约因素及其理论解释 239
第六章 语言对比与文化研究 243
6.1 6.1汉字文化与中韩日三种语言的变异 243
6.1.1 汉字与周边文化 243
6.1.2 汉字与韩国语、日本语的语言变异 249
6.2 文化接触与文字变异 252
6.2.1 汉字和汉字文化圈 253
6.2.2 汉字的结构与变异 256
6.3 中国汉字的变异 260
6.3.1 部首的变异 261
6.3.2 字体的变异 262
6.3.3 汉字的拼音化 263
6.3.4 汉字字体的统一 264
6.4 韩国汉字的变异 264
6.4.1 韩国汉字的简介 264
6.4.2 正音文字的创制 267
6.5 日本汉字的变异 268
6.5.1 日本汉字的简介 268
6.5.2 日本假名的创制 269
6.6 从中韩语言文化差异看两国交际特征 271
6.6.1 中国语的相对模糊性与韩国语的相对明示性 271
6.6.2 中国人的相对确定性与韩国人的相对犹豫兼灵活性 274
6.6.3 中国人的具象思维与韩国人的双重思维 275
第七章 信息理论与语言研究 281
7.1 信息的概念与种类 281
7.1.1 信息的概念 281
7.1.2 信息的种类 283
7.2 信息理论与语言转换 284
7.2.1 信息与主谓倒装句 284
7.2.2 场面信息与文字信息的关系 288
7.2.3 场面信息与色彩意义的关系 298
参考文献 302
后记 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