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概述 1
第一节 头皮针的起源与发展 1
第二节 朱氏头皮针的特点 4
一、理论特点 4
二、定位特点 4
三、操作特点 4
四、治疗特点 5
第三节 朱氏头皮针临床疗效机制初探 5
一、经络作用 5
二、手法与导气的作用 6
三、生物电磁波效应 6
四、板块效应 7
五、神经、体液、激素效应 8
六、头皮区全息胚理论 9
七、心理效应 10
第四节 朱氏头皮针的适用范围 10
第五节 朱氏头皮针的未来前景 11
第二章 朱氏头皮针治疗区定位、功能与主治 16
第一节 朱氏头皮针治疗区定位原则 16
第二节 朱氏头皮针治疗区定位、功能与主治 20
一、头面区 20
二、上焦区 21
三、中焦区 21
四、下焦区 21
五、巅顶会阴足踝区 21
六、肩区 22
七、臀区 22
八、颈项区 22
九、背区 22
十、腰区 22
十一、骶区 23
十二、上腹区 23
十三、下腹区 23
十四、额颞区 23
十五、耳颞区 23
十六、枕颞区 24
十七、枕区 24
十八、上肢区 24
十九、下肢区 24
第三章 朱氏头皮针的理论依据 25
第一节 以中医学理论为指导核心 25
一、阴阳学说 25
二、脏腑学说 27
三、经络学说 28
第二节 解剖生理是临床实践的基础 47
一、头皮的解剖生理 47
二、颅骨的解剖生理 51
三、脑的解剖生理 53
四、中医学对脑的认识 56
五、脑与五脏的关系 57
第四章 朱氏头皮针的操作技巧 60
第一节 操作基础知识 60
一、针具 60
二、体位 60
三、消毒 60
四、进针 61
五、针刺的角度和深度 61
六、针刺的位置、针向与数量 61
七、得气 62
八、带气运针 63
九、留针守气 63
十、出针 63
十一、间隔与疗程 63
十二、头皮针禁忌与意外处理 64
第二节 朱氏头皮针特殊操作技巧 65
一、特殊针法 65
二、特殊刺法 69
第三节 头皮针针刺感应与疗效 72
一、得气的标志 72
二、影响得气的主要因素 73
三、决定疗效的主要因素 74
第五章 精气神意 75
第一节 精宜蓄、宜藏 75
一、精之概念 75
二、精为身之本 76
三、蓄精与养精 76
第二节 气宜和、宜畅 76
一、气的概念 76
二、审察病机,无失气和 77
三、气宜养、宜畅 77
第三节 神宜敛、宜守 77
一、养神 78
二、治神 78
三、守神 78
第四节 意宜静、宜清 79
第五节 精气神意与朱氏头皮针治疗的关系 79
第六章 导引 81
第一节 导引的含义 81
第二节 导引的范围与分类 82
一、导引的范围 82
二、导引的分类 83
第三节 导引的选用原则 84
第四节 主动导引 84
一、神意导引 84
二、形体导引 85
三、脏腑导引 93
第五节 常用的被动导引之一:体针和微针 94
一、常用特殊经穴 94
二、常用微针疗法 95
三、头皮针与体针微针的导引组合原则 96
第六节 常用的被动导引之二:运动推拿 97
一、推拿基本手法 97
二、运动推拿的具体运用 104
第七节 常用的被动导引之三:指拨推拿 105
一、指拨推拿的原则 105
二、指拨推拿的操作 106
三、指拨推拿的注意事项 106
第八节 导引的注意事项 107
第七章 家庭护理与自我康复 108
第一节 家庭护理 108
一、家庭关爱 108
二、家庭护理 109
三、饮食调理 110
第二节 心理调适 112
一、以情制情 112
二、节制情志 113
三、疏泄情志 113
四、精神乐观 113
五、顺应四时 114
六、如何面对死亡 114
第三节 自疗康复 116
第四节 全面保健 117
一、三从 117
二、四得 117
三、三忘 118
四、五宜 118
五、其他建议 123
第八章 病例 125
一、足下垂 125
二、发热 125
三、眩晕 126
四、中风 126
五、吉兰-巴雷综合征 126
六、癫痫 127
七、急性腰扭伤 127
八、偏头痛 128
九、肩周炎 128
十、带状疱疹 128
参考文献 130
跋 132
鸣谢 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