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热带的边缘的激情与焦虑(代序) 1
第1辑 旧调新谈——叫华文提升太沉重 3
“立根柢”与新加坡华文教育 3
谁“偷走”了我们的华文? 7
华文学习:超越工具理性 12
华文提升:人文认知、经济考量并行不悖 16
从华文到中华文化:良机与“不满” 20
功利性:文化形塑与华文学习的杀手 24
华文:从母语到外语 28
放下观念包袱,发挥多语优势 33
华文提升:怎样的过去与未来? 35
“双语教华文”:在近利与远忧之间 40
增强班门弄斧的资本 44
方言限制:能否跳出工具理性或政治大义? 48
莫让多语优势化为历史 52
莫用“匈牙利鬼节”救华文提升的火 56
华文减负:减了,还是负了? 59
华文学习中的情感投资 63
华文可以“酷”多久? 67
无非,集体和谐 72
第2辑 新加坡文化及其认同 77
新加坡的惩戒与洁净 77
繁复的单调:新加坡干净的吊诡“哲学” 81
改造新加坡:以人为本 90
新加坡双语精英:善意或虚妄? 92
镜与灯:来自新加坡的直观借鉴 97
新加坡文化认同:历史记忆与兼容并蓄 101
塑造文化认同:有容乃大 105
文化建构:谨防表演性与物质性 109
超越时事冷感:个性、创造与认同 113
谁限制了我们的阅读视野? 117
歧视,其实就是帮新加坡推拒人才 121
不“歧视”的可笑逻辑 126
“怕输”的文化传递及其对策 130
当猴子不吃香蕉了 134
第3辑 狮城脉搏:感觉新加坡时空 141
兜售灵魂——璩美凤事件的后续省思 141
倾听的姿态与对应的期望 146
当生育成为国事 150
天体·个人自由与集体专制 154
搭中国顺风车:如何本土化? 157
逃逸的意义 163
言论空间的开创与游戏规则 167
让新加坡人更快乐 171
老有所养:何止道德和义务? 175
搭中国SARS的顺风车? 179
积极应对:莫让天灾变成人祸 183
弘扬人性:超越的不仅仅是职业道德 187
从“政府”的新加坡到“新加坡人的新加坡” 189
善待女佣与陪读妈妈:在温情与法理之间 193
强制收费的荒诞逻辑 197
第4辑 教育省思与大学精神 203
因材施教,开拓创新 203
新加坡国大:以何为大? 207
怎样的人文教育,怎样的新加坡?! 211
汉学研究:定位的迷思 215
写在创建亚洲一流“南大”中文系之前 218
“南大”:再度弘扬精神文化传承,还是永远的历史暗角? 222
建设“南大”中文系:在特长与通才之间 226
在存身与立命之间 231
言论自由的背后 235
失言的自反与对策 239
第5辑 狮城之外:透视纠缠 245
城门失火,莫殃及池鱼! 245
经济共荣与臆想中国 249
对日“新思维”:崭新与暧昧 254
谁的正义?谁来解放美国人民? 259
荒诞!中国为什么要报复新加坡? 263
旅游品牌:在软体服务与自觉爱国之间 267
有活力,才有创新的可能性 271
诚信的力量 274
奥运在新加坡:有时颇得人缘但多数被搁置 278
享受新加坡的“为人民服务” 281
自费生对中国的谢意 289
附录 聊发少年狂 297
写给天堂里的慈父 297
鱼尾狮自述 308
以现实的名义解构爱情 310
致亡父 312
木棉花 314
后记 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