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医学实验技术 下 第4版》PDF下载

  • 购买积分:2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段惠军,朱德荣主编;崔慧先,武宇明,魏林,张敏,樊平,马玉霞,郑斌,剧亚崇副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117192842
  • 页数:904 页
图书介绍:本教材是全国第一本面向医学本专科生与研究生的实践教学教材,填补了医学教材建设的空白,自从200年8月第1版出版发行以来,得到了医学专家和学生的充分肯定,先后已进行了3次修订,仅河北医科大学使用量已达5万套。本教材最大的特色是,把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贯穿于整个教材的始终。本教材系统介绍了现代医学的实验技术与方法,学生一册在手,就能完成所有本科生与研究生阶段的实践教学需要,是难得的系统医学技术工具书。同时,本教材紧密结合医学前沿,及时更新并介绍医学前沿技术,其内容具有系统性、科学性、规范性、前沿性与创新性。

(上册) 1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生物医学实验的发展史 1

第二节 生物医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5

第三节 医学生的科学素质 9

第二章 公共基础课实验 13

第一节 医用物理学实验技术 13

实验一 长度测量仪器的使用 19

实验二 物体密度的测定 25

实验三 用拉伸法测定金属丝的杨氏弹性模量 28

实验四 液体粘滞系数的测定 31

实验五 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 35

实验六 A型超声诊断仪的使用 40

实验七 电磁学实验的基本仪器和常识 45

实验八 静电场中等势面的分布 52

附 稳恒电流场模拟静电场描绘实验 56

实验九 用惠斯登电桥测量电阻 59

实验十 用电位差计测量电动势 62

实验十一 电子束的电偏转和磁偏转 65

实验十二 示波器的使用 69

实验十三 磁场的测量 74

实验十四 心电图机的使用 82

实验十五 薄透镜焦距的测定 86

实验十六 测量显微镜的放大率 90

实验十七 用阿贝折射仪测量液体的折射率 92

实验十八 分光计的调整和测量三棱镜的折射率 96

实验十九 光的干涉-牛顿环、劈尖 101

实验二十 迈克尔逊干涉仪 105

实验二十一 单缝衍射的相对光强度分布 108

实验二十二 用光栅测钠光的波长 111

实验二十三 用旋光仪测糖溶液的浓度 112

第二节 医用化学实验技术 122

实验一 分析天平称量练习 129

实验二 凝固点降低法测定相对分子质量 130

实验三 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测定 132

实验四 醋酸解离度与解离常数的测定 134

实验五 化学反应速度与活化能的测定 135

实验六 缓冲溶液 138

实验七 水样中总硬度的测定 139

实验八 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含量 141

实验九 NaClO溶液中有效氯含量的测定 144

实验十 KMnO4法测定双氧水中的H2O2含量 145

实验十一 高锰酸钾的吸收光谱 147

实验十二 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 148

实验十三 磺基水杨酸与铁(Ⅲ)形成配合物的组成和稳定常数的测定 149

实验十四 萃取及常压蒸馏 152

实验十五 水蒸气蒸馏——苯胺提纯或烟碱提取及性质 154

实验十六 减压蒸馏 158

实验十七 旋光度和折光度的测定 160

实验十八 色谱技术 164

实验十九 纸上电泳 171

实验二十 乙酰水杨酸的制备及熔点的测定 173

实验二十一 烃、卤代烃、醇、酚的化学性质 175

实验二十二 醛、酮、羧酸及糖的性质 177

实验二十三 胺类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180

实验二十四 蛋白质的化学性质 182

附录一 分析天平的构造和使用 185

附录二 滴定分析仪器及其基本操作 189

附录三 常压蒸馏 193

附录四 熔点的测定 195

附录五 PHS-3C型酸度计 198

第三章 形态学 202

第一节 局部解剖学 202

实验一 脊柱区、肩胛区及三角肌区局部解剖 203

实验二 臀区、股后区和腘窝局部解剖 206

实验三 臂后区、前臂后区、腕后区及手背局部解剖 209

实验四 小腿后区及足底局部解剖 210

实验五 胸前外侧壁浅层及腋区局部解剖 212

实验六 股前区及股内侧区局部解剖 215

实验七 臂、肘、前臂前区和手掌局部解剖 218

实验八 颅顶及面浅部局部解剖 221

实验九 面侧区深部局部解剖 223

实验十 颈前区、胸锁乳突肌区和颈外侧区局部解剖 225

实验十一 小腿前区、外侧区及足背局部解剖 228

实验十二 胸壁、胸膜和肺局部解剖 230

实验十三 纵隔局部解剖 232

实验十四 腹前外侧壁和腹股沟区局部解剖 234

实验十五 腹膜局部解剖 236

实验十六 结肠上区局部解剖 239

实验十七 结肠下区局部解剖 240

实验十八 腹膜后间隙局部解剖 241

第二节 人体断面解剖学 242

实验一 头颈部断面解剖 242

实验二 胸部断面解剖 254

实验三 腹部断面解剖 256

实验四 盆部断面解剖 260

实验五 脊柱区断面解剖 266

实验六 上、下肢断面解剖 267

第三节 光学显微镜技术 270

一、显微镜的构造和性能 271

二、显微镜使用注意事项 281

三、显微照相技术 282

四、制片技术 284

第四节 组织胚胎学 294

实验一 上皮组织 295

实验二 结缔组织、软骨与骨 296

实验三 血液 298

实验四 肌组织 299

实验五 神经组织 300

实验六 神经系统 301

实验七 循环系统 302

实验八 免疫系统 304

实验九 皮肤 306

实验十 消化系统(一) 306

实验十一 消化系统(二) 309

实验十二 呼吸系统 310

实验十三 泌尿系统 312

实验十四 内分泌系统 313

实验十五 男性生殖系统 315

实验十六 女性生殖系统 316

实验十七 眼和耳 318

实验十八 人体胚胎学总论 320

实验十九 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发生 321

实验二十 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的发生 321

实验二十一 心血管系统的发生 322

第五节 细胞生物学与医学遗传学 323

实验一 光学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及使用 323

实验二 细胞及细胞器基本形态结构与显微测量 326

实验三 细胞化学成分的显示 329

实验四 细胞分裂的观察 333

实验五 人类正常遗传性状的调查与系谱分析、讨论 336

实验六 X染色质标本制备及正常人染色体观察 341

实验七 人染色体G带制片及其核型分析 344

实验八 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的制备与观察 347

实验九 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及染色体制备 350

实验十 细胞生理活动的观察 353

实验十一 人类皮肤纹理观察 356

实验十二 鸡血细胞的融合 360

实验十三 细胞培养 362

实验十四 细胞计数 367

第六节 病理学 369

实验一 细胞与组织的损伤 371

实验二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374

实验三 炎症 376

实验四 肿瘤(一)良性、恶性肉眼形态和组织结构 379

实验五 肿瘤(二)呼吸、消化系统常见肿瘤 380

实验六 肿瘤(三)生殖系统肿瘤、肿瘤转移规律 383

实验七 心血管系统疾病 385

实验八 呼吸系统疾病 387

实验九 消化系统疾病 389

实验十 泌尿系统疾病 391

实验十一 传染病(一)肺内结核 393

实验十二 传染病(二)肺外结核及神经系统传染病 395

实验十三 传染病(三)伤寒、痢疾、血吸虫、阿米巴 396

实验十四 造血系统及甲状腺疾病 398

第七节 寄生虫学 401

实验一 蛔虫、蛲虫、旋毛虫 401

实验二 钩虫、鞭虫、丝虫 403

实验三 猪带绦虫、牛带绦虫 406

实验四 细粒棘球绦虫、微小膜壳绦虫 408

实验五 华支睾吸虫(肝吸虫)、卫氏并殖吸虫及斯氏狸殖吸虫(肺吸虫) 409

实验六 日本血吸虫、布氏姜片吸虫(姜片虫) 413

实验七 粪便检查、蠕虫卵阶段复习 416

实验八 溶组织内阿米巴、结肠内阿米巴、蓝氏贾第鞭毛虫 419

实验九 疟原虫、阴道毛滴虫 422

实验十 杜氏利什曼原虫、刚地弓形虫、卡氏肺孢子虫、微小隐孢子虫 425

实验十一 蚊、蝇、白蛉 428

实验十二 蜱、螨、蚤、虱、臭虫、蜚蠊 432

第八节 微生物学 441

实验一 细菌形态学检查 441

实验二 细菌培养技术 446

实验三 细菌的生化反应 449

实验四 细菌的分布及消毒与灭菌 450

实验五 细菌的变异 454

实验六 脓汁标本病原性球菌的检验(Ⅰ) 455

实验七 脓汁标本病原性球菌的检验(Ⅱ) 456

实验八 肠杆菌科细菌的检验 463

实验九 弧菌属、弯曲菌属、螺杆菌菌属的检验 470

实验十 其他革兰阴性杆菌、需氧芽胞杆菌和棒状杆菌的检验 472

实验十一 厌氧菌、分枝杆菌、其他微生物和真菌的检验 477

实验十二 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和真菌的检验 489

实验十三 病毒实验技术 499

实验十四 病毒鉴定实验 503

(下册) 509

第四章 医学实验动物学 509

实验一 实验动物的抓取、固定、编号、麻醉方法 509

实验二 实验动物的给药、采血和处死方法 510

实验三 实验动物质量控制检测 512

实验四 无菌动物饲养技术及转基因动物的培养 512

实验五 不同动物和品种(系)动物的识别和特性 514

实验六 实验动物智力测定法及动物模型(Ⅰ) 515

实验七 实验动物智力测定法及动物模型(Ⅱ) 516

第五章 功能学 517

第一节 常用手术器械 517

第二节 常用实验仪器 517

第三节 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 529

第四节 实验报告的书写 538

第五节 生物电实验 539

实验一 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 539

实验二 神经干的动作电位 541

实验三 神经兴奋不应期的测定 543

实验四 减压神经放电 544

实验五 微音器效应 545

实验六 大脑皮层诱发电位 546

第六节 神经、运动系统实验 548

实验一 神经干的动作电位及其传导速度的测定 548

实验二 氯丙嗪对动物行为的影响 548

实验三 肌肉的单收缩、复合收缩和强直收缩 549

实验四 反射弧的分析 551

实验五 药物对家兔瞳孔的作用 552

第七节 循环系统实验 553

实验一 正常人体血压的测定及人体心电图描记 553

实验二 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 558

实验三 心血管活动的神经体液调节 560

实验四 心输出量的影响因素 563

实验五 抗心律失常药对水合氯醛—氯化钡致大鼠心律失常的影响 568

实验六 失血性休克模型制备及其抢救 569

实验七 强心苷对在位兔心的作用 571

实验八 药物对家兔血压的作用及受体作用分析 573

实验九 钾代谢障碍 574

实验十 急性右心衰 575

第八节 呼吸系统实验 577

实验一 肺通气功能测定 577

实验二 膈神经放电 579

实验三 呼吸运动的调节 580

实验四 呼吸功能不全 582

实验五 呼吸功能衰竭(肺水肿) 583

实验六 缺氧 586

第九节 泌尿系统实验 588

实验一 尿生成的影响因素 588

实验二 呋塞米、甘露醇对麻醉家兔尿量的影响 590

实验三 家兔急性中毒性肾功能不全 591

第十节 消化系统实验 594

实验一 组胺对肠肌作用的量效曲线及pD2测定 594

实验二 苯海拉明拮抗参数(pA2)的测定 598

实验三 药物对离体肠肌的作用及药物鉴别 600

实验四 氨在肝性脑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601

第十一节 药物毒理学实验 603

实验一 半数致死量(LD50)测定 603

实验二 长期毒性实验 604

实验三 特殊毒性实验 605

实验四 戊巴比妥钠的LD50、ED50和TI测定 607

实验五 吗啡、度冷丁镇痛作用强度比较 611

第十二节 药物代谢动力学实验 612

实验一 SD药动学参数的测定及其在肝、脑组织的分布 612

实验二 磺胺嘧啶钠盐的吸收 614

实验三 大鼠离体胸主动脉环标本的制备及药物对离体血管环张力的影响 616

第十三节 临床病例用药讨论 617

第六章 生物化学与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 621

实验一 温度、pH、激动剂和抑制剂对酶活性的影响 621

实验二 双倒数作图法测定过氧化氢酶米氏常数 623

实验三 胰岛素、肾上腺素对家兔血糖浓度的影响 625

实验四 福林-酚试剂法(Lowry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627

实验五 血清脂蛋白琼脂糖凝胶电泳 629

实验六 血清蛋白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及白蛋白、α1、α2、β、γ球蛋白的定量 631

实验七 乳酸脱氢酶同工酶聚丙烯酰胺凝胶圆盘电泳 632

实验八 人血浆白蛋白分子量测定 634

实验九 纸层析法鉴定转氨基作用 635

实验十 生物氧化实验 637

实验十一 真核生物基因组DNA的提取 640

实验十二 人β-actin基因片段的PCR扩增 641

实验十三 DNA变性复性动力学测定 643

实验十四 质粒DNA的提取与电泳鉴定 643

实验十五 小鼠肝组织总RNA的提取(Trizol法)与鉴定 645

实验十六 反转录PCR 646

实验十七 小鼠肝脏组织β-actin蛋白的鉴定——Western Blot 647

实验十八 重组DNA技术 653

实验十九 免疫共沉淀分析两种蛋白质的相互作用 655

实验二十 GST-pull down分析两种蛋白质的相互作用 657

实验二十一 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 658

实验二十二 染色质免疫沉淀 660

实验二十三 Oligo pull-down分析 663

实验二十四 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 663

第七章 免疫学 665

第一节 血清学反应技术 665

实验一 沉淀反应 665

实验二 凝集反应 670

实验三 补体参与的反应 674

第二节 免疫标记技术 676

实验一 免疫荧光技术 676

实验二 放射免疫分析技术 677

实验三 酶免疫分析—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678

第三节 免疫细胞检测技术 680

实验一 T细胞的检测 680

实验二 B淋巴细胞功能的检测 685

实验三 结核菌素试验 686

实验四 T亚群鉴定 687

第四节 细胞毒试验 689

实验一 补体依赖的细胞毒试验 689

实验二 细胞介导的细胞毒试验 690

第五节 细胞因子检测技术 692

实验 细胞因子检测技术 692

第六节 非特异性免疫检测技术 693

实验一 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试验 693

实验二 溶菌酶含量测定 694

第七节 免疫血清的制备与检测 695

第八章 医学统计学、卫生学及流行病学实验 697

第一节 统计学技术 697

实验一 计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697

实验二 均数的u检验和t检验 698

实验三 相对数的应用及率的u检验 700

实验四 卡方检验和秩和检验 702

第二节 Excel在统计学中的简单应用 703

实验一 Excel数据分析程序的安装与柱形图 703

实验二 统计描述 709

实验三 t检验 713

第三节 卫生学 718

实验一 大气中二氧化硫浓度的测定(盐酸副玫瑰苯胺比色法) 718

实验二 漂白粉中有效氯、水中余氯量和需氯量的测定 721

实验三 空气中汞浓度的测定 723

实验四 空气中三硝基甲苯浓度的测定 726

实验五 牛乳、乳粉掺伪检验 728

第四节 流行病学 731

实验一 病例对照研究的资料分析 731

实验二 疾病频率指标的测量 737

实验三 临床试验设计及评价 741

实验四 化学消毒剂消毒原理的观察 742

第九章 临床检验技术 746

第一节 血液一般检查 746

实验一 毛细血管采血法 746

实验二 红细胞计数 747

实验三 血红蛋白测定 749

实验四 白细胞计数 751

实验五 白细胞分类计数 753

实验六 血小板计数 755

实验七 网织红细胞计数 757

实验八 红细胞比容测定 758

实验九 红细胞沉降率测定 760

附:血细胞分析仪简介 762

实验十 出血时间测定 763

实验十一 凝血时间测定 764

实验十二 血块退缩试验 765

实验十三 血浆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测定(试管法) 766

实验十四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测定(试管一步法) 768

实验十五 血浆游离血红蛋白测定 770

实验十六 直接抗人球蛋白(Coombs)实验 772

实验十七 红细胞渗透脆性实验 774

实验十八 ABO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实验 775

第二节 骨髓细胞学检查 778

实验一 骨髓涂片检查及正常成人骨髓细胞形态 778

实验二 常用血细胞化学染色 782

第三节 体液及其他特殊检验 785

实验一 尿液检验 785

附:干化学尿液分析仪使用 791

实验二 粪便检验 793

实验三 尿浓缩稀释试验 794

实验四 尿含铁血黄素试验 796

实验五 妊娠诊断试验 797

实验六 阴道分泌物检验 798

实验七 精液检验 799

实验八 前列腺液检验 801

实验九 胃液及十二指肠引流液检验 802

实验十 痰液检验 804

实验十一 脑脊液检验 805

实验十二 浆膜腔积液检验 808

实验十三 肝功能检验 809

实验十四 肥达反应 812

实验十五 抗链球菌溶血素O测定 813

实验十六 C反应蛋白测定 814

实验十七 类风湿因子测定 816

实验十八 葡萄糖耐量试验 817

实验十九 自动生化分析仪的使用 818

实验二十 病毒性肝炎标志物检验 819

实验二十一 肿瘤标志物检测 821

第十章 外科学总论与手术学 824

实验一 手术人员和手术区的准备 827

实验二 手术进行中的无菌原则、常用手术器械介绍 835

实验三 外科基本操作技术 841

实验四 气管切开术和清创术 859

实验五 静脉切开术和阑尾切除术 862

实验六 小肠部分切除、吻合术 865

实验七 胃穿孔修补术、胃大部切除术 869

附一 手术记录书写要求 873

附二 阑尾切除术手术记录示例 874

附三 绷带术 874

附四 外科常见治疗操作技术 882

第十一章 医学实验室管理 889

第一节 概述 889

第二节 医学实验室(中心)的地位与作用 892

第三节 实验室管理体制与管理机构 893

第四节 实验室(中心)的建设与发展规划 895

第五节 实验室(中心)管理 896

第六节 实验室安全与环境保护 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