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与公共政策研究丛书 发展的代价 环境与发展的伦理审视》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史军著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030455161
  • 页数:226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主要探讨环境保护、经济发展与社会公平三者之间的关系,试图以可持续发展协调环境与发展的冲突,以社会正义协调发展与公平的冲突,以环境正义协调环境与公平的冲突,再以公平的可持续发展统领环境、发展与公平。本书对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环境代价和健康代价进行了梳理,对传统的增长型经济发展观念以及作为其价值基础的经济理性和消费主义进行了批判,对环境正义问题进行了分析,对可持续发展的公平内涵进行了剖析,并对造成环境危机的西方近代哲学思想进行了反思,并试图从中国传统儒家生态伦理思想中找到解决当代环境问题的生态智慧。本书可以为广大关心环境与发展问题的读者提供一种伦理视角。

第一章 导论:环境、发展与公平 1

第一节 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1

一、为什么要发展? 3

二、为什么要保护环境? 4

三、应当如何发展? 8

第二节 发展与公平的关系 10

第三节 环境与公平的关系 14

第四节 环境、发展与公平的关系 18

第五节 本章小结 19

第二章 经济发展的环境代价 21

第一节 空气污染 22

第二节 水污染 27

第三节 物种灭绝 32

第四节 生态退化 34

第五节 全球变暖 38

第六节 本章小结 42

第三章 经济发展的健康代价 43

第一节 污染成疾 44

一、空气污染的健康伤害 44

二、水污染的健康伤害 48

三、全球变暖的健康伤害 50

四、生活污染的健康伤害 51

第二节 饮食成疾 52

第三节 劳累成疾 53

第四节 本章小结 57

第四章 环境与发展——可持续发展 59

第一节 增长的极限 59

第二节 零增长的稳态经济 63

第三节 反增长计划 69

第四节 可持续发展 73

第五节 本章小结 79

第五章 环境与公平——环境正义 81

第一节 环境与不平等 81

第二节 气候与不平等 84

第三节 环境正义运动 85

一、拉夫运河事件 87

二、沃伦抗议事件 89

三、美国的有毒废物与种族报告 91

第四节 走向环境正义 92

第五节 本章小结 98

第六章 发展与公平——公平的可持续发展 99

第一节 经济发展与不平等 99

第二节 全球化与不平等 103

第三节 公平的可持续发展 106

第四节 本章小结 112

第七章 经济理性的伦理批判 113

第一节 经济理性与公地悲剧 113

第二节 从经济理性到生态理性 118

第三节 经济理性与人的异化 123

第四节 从经济理性到道德理性 129

第五节 本章小结 137

第八章 环境危机的伦理反思 139

第一节 环境危机的哲学根源 139

一、机械论的世界观 139

二、主客二分的认识论 140

三、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 142

第二节 环境危机的人性根源 144

一、基督教人性观:以人类为中心 145

二、自然论人性观:被欲望所奴 148

三、理性论人性观:以征服为使命 151

四、人本主义人性观:以隔离为代价 154

第三节 环境危机与人性危机 156

一、被欲望所奴役的人性 158

二、被自我所迷恋的人性 162

第四节 重塑与自然和谐的人性观 163

一、在与自我的关系中重塑人性观 166

二、在与他人的关系中重塑人性观 167

三、在与自然的关系中重塑人性观 168

第五节 重塑与自然和谐人性观的可能路径 170

一、培养节俭的美德观 170

二、树立可持续的消费观 171

三、培养“德性之知”的价值理性 172

第六节 本章小结 174

第九章 求助儒家生态伦理智慧 176

第一节 中国传统生态智慧的复兴 176

第二节 儒家生态伦理的哲学基础 180

一、“天人合一”释义 180

二、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的发展 182

三、“天道”与“人道” 184

第三节 儒家生态伦理的基本原则 187

一、“生生不息” 187

二、“仁爱万物” 188

三、“参赞化育” 190

第四节 儒家生态伦理传统的基本特征 192

一、天道人伦化与人伦天道化 192

二、道德扩展主义 193

三、和谐宇宙观 194

第五节 对儒家生态伦理传统的评价 196

一、农业文明的局限 196

二、混沌的整体性 197

三、如何正确对待儒家生态伦理传统 199

第六节 儒家生态伦理传统的现代价值 200

一、儒家生态伦理传统与人类中心主义 200

二、儒家生态伦理传统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202

第七节 本章小结 204

参考文献 206

后记 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