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古代的学前儿童教育 1
Ⅰ、原始社会学前儿童的生活和教育 1
一、穴居杂处,知母不知父 1
二、别姓氏,因生以赐姓 2
三、大同之世,人不独子其子 3
Ⅱ、奴隶社会的学前儿童教育 4
一、婚制与胎教 4
二、慈幼习俗 7
三、家庭教育 11
四、保傅教育 14
Ⅲ、封建社会的学前儿童教育 16
一、胎教与养教 16
二、慈幼习俗 21
三、恤孤措施 28
四、保傅教育 34
五、家庭教育 40
六、蒙养教育 62
七、神童纪事 75
第二部分 清末和民国时期的学前儿童教育 78
Ⅰ、清末时期的学前儿童教育 78
一、教育思想 78
(一)康有为 78
去家界为天民(节选)光绪十七年(1891年) 79
(二)张之洞 83
札学务处办敬节育婴学堂 光绪三十年(1904年) 83
二、教育法规 84
(一)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 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二十六日(1904年元月13日) 84
(二)学部奏定女子师范学堂章程(摘录)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 89
(三)附录 91
1.江苏学务处:详情通饬各属育婴堂敬节堂附设蒙养院文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 91
2.闽督附奏?办幼稚园片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 92
三、教育实施 93
(一)湖北武昌蒙养院(1903年) 94
(二)湖南蒙养院(1905年) 97
(三)天津严氏蒙养院(1905年) 100
(四)上海公立幼稚舍附设保姆传习所(1907年) 103
Ⅱ、民国时期的学前儿童教育 106
一、教育思想 106
(一)蔡元培 106
1.贫儿院与贫儿教育的关系(节录)——在北京青年会演说词(1919年3月15日) 107
2.美育实施的方法(节录)(1922年6月) 109
(二)恽代英 110
儿童公育在教育上的价值(1920年) 110
(三)陶行知 124
1.创设乡村幼稚园宣言书(1926年) 124
2.幼稚园之新大陆——工厂与农村(1926年) 127
3.如何使幼稚教育普及? 128
(四)陈鹤琴 131
1.现今幼稚教育之弊病(1924年) 131
2.我们的主张(1927年) 134
3.幼稚教育之新趋势(1927年) 147
4.从幼稚教育说到幼稚师范教育(1942年) 154
5.战后中国的幼稚教育(1947年) 156
(五)张雪门 167
1.参观三十校幼稚园后的感想(1926年) 168
2.我国三十年来幼稚教育的回顾(1933年) 178
(六)张宗麟 183
1.幼稚师范问题(1926年5月) 183
2.幼稚教师对社会应有的态度与技能(1931年3月) 193
3.中国幼稚教育略史(1932年) 201
4.幼稚教育的三个时代 204
二、教育法规 204
(一)学制规定 204
(二)规程办法 205
1.教育部公布国民学校令施行细则(摘录)(1915年7月公布 1916年10月修正 1920年1月第二次修正) 205
2.教育部公布幼稚园规程(1939年) 207
3.教育部公布幼稚园设置办法(1943年12月) 207
(三)课程标准 210
教育部公布幼稚园课程标准(1932年10月公布 1936年7月修正) 210
(四)师资培训和检定 221
1.教育部公布师范学校规程(摘录)(1912年12月公布 1916年1月修正) 221
2.教育部公布师范学校规程(摘录)(1933年4月公布 1935年7月修正) 222
3.教育部公布国民学校教员检定办法(摘录)(1946年11月) 226
(五)原则方针 228
1.国民党中央常委会通过三民主义教育实施原则 228
2.战时各级教育实施方案纲要(摘录)(1938年4月) 230
(六)附录 231
1.全国教育会议注重幼稚教育案(1928年5月) 231
2.吉林省教育厅修正私立幼稚园暂行办法(1931年2月) 234
三、教育实施 236
(一)各类幼儿园的设置 236
1.厦门集美幼稚园(1919年) 236
2.南京高等师范附属小学校的幼稚园(1919年) 241
3.北京香山慈幼院(1919年) 248
4.南京鼓楼幼稚园注 252
5.南京燕子矶幼稚园(1927年) 260
6.上海大同幼稚院(1930年) 265
7.上海劳工幼儿团(1934年) 267
8.浙江大学教育系培育院(1935年) 274
9.四川省立成都实验幼稚园(1941年) 280
10.大场农村托儿所(1947年) 288
(二)幼儿师范院校的设置 292
1.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保姆讲习科(1916年) 292
2.江苏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幼稚师范科(1917年) 293
3.福建厦门集美幼稚师范学校(1927年) 295
4.北平幼稚师范学校(1930年) 302
5.江西省立实验幼稚师范学校(1940年) 307
6.国立幼稚师范专科学校(1943年) 316
(三)教会幼儿教育机构的设置 321
1.福建厦门怀德幼稚师范学校(1912年) 321
2.浙江杭州私立弘道女学幼师科(1916年) 324
3.江苏苏州景海女学幼师科(1917年) 326
4.北京燕京大学幼稚师范专修科(1936年) 329
(四)附件 330
中国历年全国幼稚园发展统计 331
第三部分 老解放区的学前儿童教育 331
Ⅰ、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学前儿童教育 331
一、教育方针、政策 331
(一)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节选)(1922年7月) 331
(二)江西省革命委员会行动纲领(节选) 332
(三)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妇女运动决议案(节选)(1928年7月) 332
(四)湘鄂赣省工农兵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文化问题决议案(节选)(1931年9月23日) 332
(五)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劳动法(节选)——中华苏维埃工农兵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 333
(六)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训令文字第二号颁布学制与实施目前最低限度的普通教育(节选)(1932年5月7日) 333
(七)中央人民内务委员部:托儿所组织条例 334
二、教育实施 335
(一)下州村组织了托儿所 335
(二)“三八”节前瑞金妇女的活跃 城市区南郊乡的动员(节选) 336
(三)三八工作的总结与今后的妇女工作(节选) 337
附件一:托儿曲 338
附件二:瑞金在秋收中怎样解决劳动力的问题争取全体群众到生产战线上来(节选) 338
Ⅱ、抗日战争至解放战争时期的学前儿童教育 339
一、教育思想 339
(一)徐特立 339
1.对于边区儿童的我见(节选) 339
2.卫生展览会的重要意义(节选) 340
(二)柳湜 341
儿童节特刊:注意我们的后一代(节选)——纪念四四儿童节 341
(三)康克清 342
重视保育事业 抚养革命后代 342
附件一:祝边区儿童保育院成立 343
附件二:保育我们后代的战士 345
二、教育方针、政策 347
(一)陕甘宁边区政府关于保育儿童的决定自民国三十年一月起施行 347
(二)陕甘宁边区政府民政厅训令 令各专员县市政长字第59号 350
(三)陕甘宁边区民政厅通知 中华民国三十一年二月九日 350
(四)(晋冀鲁豫)边区政府颁发婴儿保育、产妇保健暂行办法(1948年3月8日) 352
附件一:中国妇女慰劳自卫抗战将士总会战时儿童保育会陕甘宁边区分会简章 353
附件二:中国妇女慰劳自卫抗战将士总会战时儿童保育会陕甘宁边区分会成立大会宣言 355
附件三:陕甘宁边区第一届参议会所通过的十二件重要提案(节选)(1939年1月) 356
附件四:陕甘宁边区妇女第二届代表大会关于保育工作的提案(节选)(1949年) 356
三、教育实施 358
(一)概况 358
1.中国妇女慰劳自卫抗战将士总会战时儿童保育会陕甘宁边区分会成立经过及最近工作报告(节选) 358
2.陕甘宁边区政府对边区第一届参议会的工作报告(节选)林伯渠(1939年1月) 362
3.陕甘宁边区战时儿童保育分会工作概况(节选)张晓梅 362
4.民政厅讨论保育工作 363
5.延安的保育工作(对外宣传材料)(节选)(1941年) 363
6.边区政府在各县乡推进保育工作状况(1942年) 366
7.边区保育工作概况(节选)(1945年) 367
(二)各类托幼机构的设置 369
1.寄宿制托幼机构 369
(1)陕甘宁边区第一保育院(1938年) 369
(2)洛杉矶托儿所(1940年) 388
(3)延安第二保育院注 396
(4)东北托幼机构 398
2.日间托儿所 399
(1)陕甘宁边区机关托儿所章程 399
(2)吉林省和龙县幼儿园 401
3.母亲变工托儿所、哺乳室 402
(1)女大托儿所(节选) 402
(2)边区银行托儿所 402
(3)党校三部托儿所 403
(4)中招所的妈妈变工队(节选)(1944年) 408
(5)晋绥机关托儿所 411
4.小学附设幼稚班 413
5.化整为零类型的托儿所 415
附录 417
Ⅰ、近百年来中国学前儿童教育大事记(1840年—1949年) 417
一、清末(1889年—1911年) 417
二、民国(1912年—1948年) 422
三、老解放区(1927年—1949年) 447
Ⅱ、主要论著索引 461
一、书籍 461
二、文章 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