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1
一、研究背景 1
二、研究问题 4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6
一、研究目的 6
二、研究意义 6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本书结构 7
一、研究思路 7
二、本书结构 9
第二章 文献综述 11
第一节 组织政治知觉相关研究 11
一、组织政治知觉的研究脉络 11
二、组织政治知觉的概念与测量 16
三、组织政治知觉的研究模型 26
四、组织政治知觉的研究视角 32
五、组织政治知觉研究的新进展 36
六、研究评述 39
第二节 员工工作绩效相关研究 41
一、工作绩效的概念 41
二、工作绩效的结构 46
三、组织公民行为与角色内绩效 51
四、工作绩效的影响因素 66
五、研究评述 74
第三节 自我监控相关研究 75
一、自我监控的概念演进 75
二、自我监控的结构与测量 81
三、自我监控与绩效之间的关系 84
四、自我监控理论评述 87
第四节 工作自主性相关研究 89
一、工作自主性的概念演进 89
二、工作自主性的结构与测量 93
三、工作自主性与工作绩效之间的关系 95
四、研究评述 102
第三章 组织政治知觉与工作绩效关系的理论构型 104
第一节 关系构型的理论选择与依据 105
一、组织政治知觉与工作绩效关系研究的不足 105
二、AMO绩效模型的适切性分析 113
第二节 构型维度的探索与选择 117
一、动机维度 117
二、能力维度 119
三、机会维度 120
第三节 关系构型的构建与分析 122
一、关系构型 122
二、关系分析 123
第四章 国企员工组织政治知觉情境特性的分层探析 129
第一节 官僚政治文化与中国人的政治观 130
一、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的形成及特点 131
二、官僚政治文化的内涵 135
三、官僚政治文化的合法性基础 146
第二节 人情社会机制与中国人的政治行为 153
一、人情社会的形成 154
二、人情社会的特征 156
三、人情社会的运作机制 161
第三节 国企的功能特质与员工的组织政治 169
一、国有企业的起源 169
二、国有企业的功能定位 171
三、转轨时期中国国有企业的特点 176
第五章 研究模型与研究假设 184
第一节 研究模型 184
一、研究模型的形态 184
二、研究变量的选择 185
第二节 研究假设的理论基础 187
一、资源保存理论的主要内容 188
二、资源保存理论的解释逻辑 189
第三节 研究假设 191
一、组织政治知觉与工作绩效的关系 191
二、自我监控与工作自主性的调节作用 193
三、组织公民行为与角色内绩效的关系 197
第六章 实证研究设计 199
第一节 研究变量的定义与测量 199
一、组织政治知觉的定义与测量 199
二、角色内绩效的定义与测量 201
三、组织公民行为的定义与测量 202
四、自我监控的定义与测量 203
五、工作自主性的定义与测量 205
第二节 研究程序与方法 206
一、研究程序 206
二、分析方法 207
第三节 问卷的预测试与正式调研 208
一、问卷设计 208
二、问卷预测试 209
三、正式调研 213
第七章 数据分析与结果讨论 217
第一节 信效度分析 217
一、数据的正态性检验 217
二、信度分析 219
三、效度分析 220
第二节 假设检验 227
一、相关分析 227
二、组织政治知觉对工作绩效影响的主效应检验 228
三、自我监控和工作自主性的调节效应检验 229
四、组织公民行为对角色内绩效影响的回归分析 236
第三节 结果分析与讨论 239
一、组织政治知觉对工作绩效的主效应分析 239
二、自我监控和工作自主性的调节效应分析 240
三、组织公民行为对角色内绩效的影响分析 243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244
第一节 研究结论与研究贡献 244
一、研究结论 244
二、研究贡献 246
第二节 研究创新、研究不足及研究展望 251
一、研究创新 251
二、研究不足 252
三、研究展望 254
参考文献 257
后记 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