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1
第一节 「身体知觉」的理论背景概述 2
一、哲学面向 7
二、艺术面向 11
第二节 「身体知觉」与六朝文学研究 16
第三节 身体知觉的「观感体验」意义 23
一、知觉场 25
二、习惯身体、当下身体 34
三、身体感 36
第四节 「气感迁化」与「兴会体物」的理论意义 43
第五节 论述架构、研究方法及视角、限制 49
一、论述架构 49
二、研究方法及视角、限制 52
第壹章 六朝诗歌中的不同观感表现 57
第一节 魏晋诗歌之感物特色 60
一、感物兴悲的强烈语态 61
二、自我形象的突显 68
第二节 南朝以降诗歌之体物特色 71
一、惆怅清愁的情感淡化 71
二、自我形象的隐藏 79
第三节 小结 88
第贰章 「气感迁化」之发展溯源 93
第一节 气化世界中的身体 95
一、气化思想的形成 95
二、共感的身体 108
三、身体知觉与气的联系 118
四、气感对诗人体验的影响 122
第二节 「类」思维与诗人体验 130
一、类思维的特色 134
二、类思维与知觉的关系 145
三、诗人观感体验与类世界的互动 148
第三节 迁化:推移的时间 163
一、《楚辞》中的迁化时间 164
二、〈古诗十九首〉中的迁化感受 173
三、「气感迁化」观感模式之形成 180
第四节 小结 185
第参章 从「气感迁化」到「兴会体物」——观感表现的变化 189
第一节 「以玄对山水」 191
第二节 登临体验、情感的转移 201
第三节 从谢灵运到谢朓:知觉体物的转变 210
第四节 吴歌、西曲新兴的体物活动 222
第五节 佛教对南朝观感方式的影响 230
第六节 小结 238
第肆章 「兴会体物」与创作身体感 241
第一节 从自然抒怀到有意识的创作 242
一、创作主体的自觉 243
二、诗歌艺术地位上的自觉 250
第二节 从创作活动看创作身体的特质 252
一、物色:诗人感物,连类不穷 255
二、神思与比兴:窥意象而运斤 260
三、意授于思,言授于意:言与意之关联 268
四、语言与身体体验 272
第三节 物色在创作活动中的呈现 303
一、听觉的呈现 304
二、视觉和其他知觉的呈现 311
第四节 对声律的自觉追求 320
一、声律论的知觉意义 320
二、声律体验在创作活动中的呈现 327
第五节 小结 335
第伍章 「气感迁化」的诗人知觉体验 339
第一节 听觉体验的突出 339
一、以赠答诗、詠怀诗为例 341
二、听觉体验突出的意义 364
第二节 其他知觉与诗人感物的关系 386
一、赠答诗、詠怀诗中的其他知觉 386
二、感物意义 393
第三节 类体验对诗人的影响 395
一、情感的影响 396
二、作品发抒的影响 405
第四节 小结 408
第陆章 「兴会体物」的诗人知觉体验 413
第一节 视觉体验的突出 413
一、以詠物诗、宫体诗中的视觉意象为例 414
二、视觉体验突出的意义 428
第二节 其他知觉与诗人体物的关系 445
一、詠物诗、宫体诗中的其他知觉 446
二、体物意义 458
第三节 类体验对诗人的影响 460
一、对情感的影响 460
二、对诗歌形式的影响 472
第四节 小结 476
第柒章 从文学批评中看观感模式的转移 481
第一节 从〈乐记〉到〈诗大序〉 485
一、〈乐记〉中的类应身体 486
二、〈诗大序〉与〈乐记〉之联系与差异 496
三、理论意义:与「气感迁化」之关系 504
第二节 〈声无哀乐论〉之声音观 507
一、〈声无哀乐论〉的知觉意义 508
二、〈声无哀乐论〉中受「气感迁化」之影响 517
三、理论意义:与声律自觉的关系 523
第三节 《文心雕龙》中的「知音」 526
一、受「兴会体物」影响的「知音」论述 527
二、受「气感迁化」影响的「知音」体验 531
第四节 《诗品》、《文心雕龙》中的「巧构形似」 537
一、「巧构形似」所指向的文学现象 537
二、理论意义:与「兴会体物」之关系 542
第五节 小结 548
结论 知觉观感转移的意义 553
第一节 从感物传统转移到体物传统 553
第二节 观感模式之转移即人与世界关系之转移 565
第三节 对诗歌表现的影响:从类应到跨类 574
第四节 对唐代之诗歌和文学批评之影响 588
第五节 馀论一 606
第六节 馀论二 615
参考文献 625
后记 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