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概述 1
第二章 沉积作用、岩浆活动及变质作用 6
第一节 沉积建造特征及其所反映的海陆变迁 6
一、前寒武纪建造特征及海陆分化 6
二、古生代海相沉积及海水进退程式 7
三、中生代海相、陆相沉积及海陆变迁 18
四、新生代陆相堆积及高原地貌的形成 26
第二节 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与地质构造的演变 29
一、前寒武纪火山活动和区域变质作用简述 29
二、早古生代火山活动和变质作用 30
三、晚古生代的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 31
四、中生代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 37
五、新生代动力变质作用和区域混合岩化 42
第三章 区域构造形迹特征 46
第一节 北部地区构造形迹特征 46
一、雅江复向斜 46
二、玉树—甘孜—理塘复背斜 49
三、沙鲁里山复向斜 52
四、金沙江复背斜 55
五、芒康山复向斜 62
六、开心岭—杂多复背斜 63
七、唐古拉山复向斜 64
八、他念他翁山复背斜 64
九、洛隆复向斜 70
十、松宗—古玉复背斜 71
十一、米林—察隅构造杂岩带 73
十二、其他构造 73
第二节 中部地区构造形迹特征 77
一、滇中复向斜 78
二、石鼓—丽江复背斜 81
三、兰坪复向斜 88
第三节 南部地区构造形迹特征 94
一、哀牢山复背斜 94
二、思茅复向斜 102
三、云县—勐海复背斜 107
四、保山复向斜 111
五、高黎贡山复背斜 115
第四章 深部构造和卫星图象线性构造简述 120
第一节 深部构造概况 120
第二节 主要线性构造特点 126
一、东西向线性构造 126
二、南北向线性构造带 126
三、北东向线性构造带 129
四、巨型北西向弧形(反S形)构造带 130
五、北北西向线性构造 131
第五章 构造体系划分 133
第一节 经向构造体系 133
一、雅江、滇中、思茅复向斜带 134
二、甘孜—宁朗、程海—宾川、南澜沧江断裂带 134
三、沙鲁里山、丽江、云县—勐海复式褶带 136
四、定曲河、中甸—剑川、昌宁—孟连断裂带 137
五、金沙江—保山复式褶带 137
六、怒江断裂带 138
七、高黎贡山复式褶带 138
第二节 歹字型构造体系 139
一、玉树—甘孜—木里褶带 140
二、巴塘(青海)—稻城—楚雄复向斜带 141
三、金沙江—哀牢山复背斜带 141
四、芒康山—兰坪—思茅复向斜带 142
五、类乌齐—崇山褶带 144
六、波密—腾冲构造带 144
第三节 纬向构造体系 146
第四节 其它类型构造体系 148
一、西域构造体系 148
二、棋盘格式构造体系 149
三、河西构造体系 149
四、山字型及弧形构造 149
五、旋卷构造及环形构造 149
第六章 构造运动程式及运动起源的探讨 151
第一节 区域构造运动程式 151
一、构造运动阶段的划分 151
二、区域构造运动程式 154
第二节 构造运动起源问题的探讨 164
主要参考文献 168
英文摘要 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