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一、认识彝族,促进交流 2
二、丰富和深化少数民族哲学思想及人学理论研究 18
三、理论研究任务和研究方法 24
上篇 人是什么——对人实然存在的认识 29
第一章 人从哪里来——对人类起源的探索 29
第一节 寻根——方法的起点 30
1.1.1 根源意识 31
1.1.2 寻根思维 34
第二节 神创与物化——对起源的两种猜测 35
1.2.1 神创 36
1.2.2 自然物化生 38
第三节 光、影与气——对人的本源的认识 41
1.3.1 光与影 41
1.3.2 清气与浊气 42
第四节 人的演化与形成 44
1.4.1 创世史诗关于人的演化、形成的思想 45
1.4.2 毕摩经典关于人的演化、形成的思想 50
第五节 人的起源思想在彝族人学中的地位 52
1.5.1 人的起源问题——彝族人学思想(史)的逻辑起点 52
1.5.2 “起源”和“本源”——在人学中的关系 58
第二章 人的根本是什么——对灵魂的认识 65
第一节 彝族古代灵魂观的主要内容 66
2.1.1 万物有灵 66
2.1.2 人有三魂 69
2.1.3 灵魂不死 74
2.1.4 亡魂归祖 81
第二节 灵魂——生命的本源和人的根本 86
2.2.1 灵魂——生命的本源 86
2.2.2 灵魂——人的根本 90
第三节 灵魂观在彝族古代人学思想中的地位 93
2.3.1 灵魂观——彝族古代人学思想的核心与基础 94
2.3.2 灵魂观造就彝族古代人学思想的特点 96
第三章 人往哪里去——对死亡的认识 102
第一节 何谓死亡 103
3.1.1 死亡是灵魂永久离开肉体 103
3.1.2 死亡的起源 107
第二节 死亡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109
3.2.1 生死自然理 110
3.2.2 生死由天定 114
3.2.3 死亡的价值 118
第三节 如何对待死亡 121
3.3.1 送魂是喜事 121
3.3.2 对死亡的超越 124
第四节 死亡观与彝族人学思想 128
3.4.1 死亡观是彝族人学思想的重要内容 128
3.4.2 死亡观对彝族人生观的影响 130
3.4.3 死亡观巩固和强化了彝族家支、宗族至上的思想观念 136
下篇 人应如何——对应然的人的认识 141
第四章 人如何成为真正的人——应然的人和道德的人 141
第一节 应然的人、真正的人是道德的人 141
4.1.1 伦理道德是非人向人演化的根本原因 142
4.1.2 伦理道德是人兽相分的标准 145
4.1.3 伦理道德是个人成长为真正的人的主要目标 147
第二节 道德何以为人的应然目标 152
4.2.1 道德源于天地和神灵,具有神圣性、至上性 152
4.2.2 道德是基于善恶因果报应之必然选择 154
第三节 如何成为有道德的人 156
4.3.1 应遵循道德原则 157
4.3.2 应遵循道德规范 165
第四节 伦理观在彝族人学思想中的地位 171
4.4.1 彝族古代伦理观的特点 171
4.4.2 彝族人学思想以道德至上为特点 176
第五章 应然的目标与终极超越——古代彝族的人生理想和信仰 179
第一节 人生理想 180
5.1.1 追求现世就成为荣华富贵的人 181
5.1.2 追求成为贤人、善人 184
第二节 宗教信仰与终极超越 187
5.2.1 毕摩教是彝族普遍信仰的传统宗教 187
5.2.2 终归祖界、生死两安 191
5.2.3 人与天地同 194
第三节 人学视域中的彝族人生理想和信仰 198
5.3.1 彝族宗教信仰具有世俗化特征 198
5.3.2 彝族人生理想具有浓厚的宗教信仰色彩 200
结束语 彝族古代人学思想的基本特征 202
一、以灵魂为人之根本 202
二、在对立统一中认识和把握人 206
三、以诗歌为主要表现形式 215
参考文献 221
后记 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