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绪论 1
二、翻译学:有名无实 5
1.问题的提出 5
2.翻译与语言 5
3.翻译理论的民族性 6
4.翻译学名与实 7
5.结语 9
三、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关于翻译标准的思考 11
1.翻译标准的可行性 11
2.追求善译是一种天性 14
3.翻译标准是一个过程 15
4.结语 16
四、变通意识与国粹心态:葛浩文的文学翻译观解读 20
1.引言 20
2.严肃的文学翻译与葛浩文的变通 20
3.中国文学的特色与葛浩文的“背叛” 22
4.葛浩文的翻译 24
5.葛浩文给我们的启示 26
五、谈文学翻译的客观性 29
1.戏剧性与戏剧翻译 29
2.戏剧性与方言 30
3.戏剧性与音韵 31
4.戏剧性与动作性 33
5.结语 34
六、论文学翻译中的信息转换 36
1.引言 36
2.翻译与信息 36
3.信息的分类 38
4.文学翻译信息转换的特征 40
5.信息性与文学翻译的客观性 41
6.结语 44
七、论翻译思维 46
1.引言 46
2.翻译过程的思维特征 46
3.翻译思维的隐喻认知属性 48
4.翻译思维与其他思维 50
5.结语 52
八、空位现象与翻译的虚实观 55
1.引言 55
2.空位与语篇衔接 55
3.虚实差异的认知机制 57
4.翻译:虚与实的统一 58
5.结语 62
九、试论形合与意合的平衡机制 64
1.汉语重意合,英语重形合 64
2.形合意合的标准问题 65
3.形合意合是平衡的 67
4.结语 68
十、论汉语政论翻译中的取与舍 71
1.翻译标准的多元化 71
2.汉语政论英译的取舍 73
3.求真有法,取舍有度 76
4.结语 78
十一、论翻译策略的文化内因 80
十二、论中国传统翻译诗学的文化通约性 85
1.诗学的概念 85
2.翻译诗学与文化内因的关系 86
3.中国翻译诗学的发展与变化 87
4.结语 89
十三、连贯有真伪之分吗?——论连贯与翻译 92
1.问题的提出 92
2.何谓连贯 93
3.英汉文本连贯模式不同 94
4.连贯与翻译 96
5.结语 101
十四、论汉语政论文的文采及其英译 103
1.政论隐喻的特点 103
2.政论隐喻的类型 105
3.政论隐喻的翻译方法 107
十五、汉语政论文的英译模式探讨 111
1.意识形态对翻译的操控 111
2.意识形态与阅读位置 112
3.汉语政论的英译模式 113
4.认同度:翻译意识形态的规范 115
5.结语 116
十六、论散文翻译中的节奏 119
1.英汉散文的节奏构成 119
2.散文节奏的审美功能 121
3.英汉散文节奏在翻译中的再现 123
十七、论中国传统译学的隐喻思维 127
1.引言 127
2.隐喻的普遍性 127
3.中国传统译学的隐喻思维 128
4.中西译学比较 129
5.隐喻体系的稳定性 130
6.结语 131
十八、翻译赏析与批评:以《翻译与翻译过程:理论与实践·绪论》的翻译为例—— 133
1.理解的三种境界 133
2.理解是变通之本 135
3.翻译过程的感性模式 138
4.结语 140
附录 141
后记 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