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一、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1
二、当前研究现状分析 3
三、问题的提出与解决的方法 13
四、主要资料选取说明 16
第一章 孔子论天 19
第一节 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21
第二节 吾谁欺,欺天乎 28
第三节 迅雷风烈,必变 33
第二章 孔子天命观 37
第一节 天命概述 37
第二节 孔子畏命知命:天命的涵义 44
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44
五十而知天命 53
第三节 孔子知命立命:自称肩负上天使命 63
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64
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 71
第四节 孔子行命:知其不可而为之;则天而行,无言之教 79
知其不可而为之 80
唯天为大,唯尧则之 88
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101
第五节 孔子顺命安命 113
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 113
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120
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 127
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134
第三章 孔子鬼神观 148
第一节 孔子鬼神观概论:子不语怪、力、乱、神 149
“子不语神”的历史解读 150
鬼神为何难明 157
孔子当时之鬼神信仰 166
第二节 孔子“语人而不语神”: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168
鬼神难明,语之无益 169
人鬼一理,事死如事生 172
孔子强调仁孝以复祭礼 180
小结 188
第三节 孔子“事死如事生”:祭如在,祭神如神在 189
“事死如事生”的事神原则 189
“如在”字义辨析 193
“诚敬”探原 202
小结 212
第四节 孔子“尽人事而敬鬼神”:敬鬼神而远之 213
当敬不渎,以礼祀之 213
当敬不惑,尽人道之所宜 216
以礼祀之,修其在己而不为妄求 221
小结 224
第五节 孔子“敬鬼神而远之”:丘之祷久矣 225
病而祷占,合情合礼 226
无过可谢,无所事祷 227
未疾而祷,祷之久矣 230
小结 234
结 论 235
孔子天命思想的总结 235
孔子鬼神思想的总结 237
参考文献 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