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
1.1大学物理实验的地位与作用 1
1.2实验物理学的形成及其内容 2
1.3大学物理实验的作用、任务和基本要求 2
1.4大学物理实验基本教学程序 3
第2章 误差分析和数据处理 5
2.1测量与误差 5
2.2测量的不确定度和测量结果的表示 13
2.3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 20
2.4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 22
2.5设计性实验的有关要求 27
练习题 29
第3章 基础性实验 32
实验3.1速度和加速度的测量 32
实验3.2物体振动的研究 38
实验3.3拉伸法测量杨氏模量 43
实验3.4数字式万用表的原理与使用 50
实验3.5惠斯通电桥测电阻 59
实验3.6用直流双臂电桥测电阻 68
实验3.7示波器的原理与使用 73
实验3.8电位差计的原理与使用 86
实验3.9铁磁材料磁滞回线的测量 91
实验3.10牛顿环与劈尖干涉 98
实验3.11单缝衍射 106
实验3.12偏振光的观测与研究 110
实验3.13分光计的原理及三棱镜顶角的测量 114
实验3.14刚体转动惯量的测量 123
实验3.15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 129
实验3.16用三线摆测定物体的转动惯量 131
第4章 综合性实验 136
实验4.1用分光计测量三棱镜的折射率 136
实验4.2光栅衍射测波长 139
实验4.3双棱镜干涉测光波波长 144
实验4.4用迈克耳孙干涉仪测单色光的波长 149
实验4.5霍尔位移传感器 154
实验4.6霍尔转速传感器 159
实验4.7电涡流式位移传感器 161
实验4.8电容式位移传感器 164
实验4.9电阻应变式传感器 167
实验4.10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的测量 171
实验4.11纵向共振法测金属棒的杨氏模量 176
实验4.12全息照相 182
实验4.13用光电效应法测普朗克常量 186
实验4.14多普勒效应综合实验:验证多普勒效应 192
实验4.15多普勒效应综合实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196
实验4.16多普勒效应综合实验:研究自由落体运动 198
实验4.17多普勒效应综合实验:研究简谐振动 200
实验4.18多普勒效应综合实验:研究阻尼振动 203
实验4.19密立根油滴实验 205
第5章 设计研究性实验 213
实验5.1电表的改装 213
实验5.2用电位差计校准微安表 216
实验5.3热敏电阻的温度特性及改装温度表 218
实验5.4莫尔条纹的观测与应用 223
实验5.5波片与光的偏振状态的观测研究 226
实验5.6超声波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速度的测量 229
实验5.7用迈克耳孙干涉仪测量空气折射率 230
实验5.8用光电效应实验仪测薄膜的光吸收系数 231
实验5.9用迈克耳孙干涉仪测量薄膜厚度 234
实验5.10钠光双黄线波长差与光源相干长度的测量 235
第6章 近代物理实验 237
实验6.1核磁共振 237
实验6.2高温超导材料特性测试 240
实验6.3弗兰克-赫兹实验 244
实验6.4塞曼效应的观测 247
实验6.5单光子稳态光荧光谱的测量 251
实验6.6光速的测量 252
实验6.7阿贝成像原理与空间滤波 255
实验6.8全息光栅 259
第7章 演示实验 263
实验7.1重心实验演示 锥体上滚 263
实验7.2角动量守恒 264
实验7.3滚柱式转动惯量实验 266
实验7.4飞机升力 267
实验7.5伽尔顿板演示 268
实验7.6水波实验 269
实验7.7共振实验 270
实验7.8机械波实验 271
实验7.9能量转换机 276
实验7.10静电学实验 277
实验7.11高压带电实验 281
实验7.12雅各布天梯 282
实验7.13亥姆霍兹线圈 283
实验7.14电磁炮 284
实验7.15三相旋转磁场 285
实验7.16趣味光学展示 286
实验7.17偏振光干涉实验 290
实验7.18旋光色散实验 291
实验7.19超导磁悬浮实验 293
参考文献 295
附录 296
附表Ⅰ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 296
附表Ⅱ 一些常用的物理数据 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