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三门峡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案例 2
绪言 2
第1章 /三门峡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文本 8
1.1 规划总则 8
1.1.1 规划技术路线 8
1.1.2 规划范围 9
1.1.3 规划性质 9
1.1.4 规划期限 9
1.1.5 规划原则 9
1.1.6 规划编制依据 11
1.2 旅游资源及其评价 11
1.2.1 旅游资源概况 11
1.2.2 旅游资源综合评价 12
1.3 旅游发展战略 16
1.3.1 规划指导思想 16
1.3.2 战略选择 16
1.3.3 旅游产业定位 18
1.3.4 旅游业发展目标定位 18
1.4 旅游开发空间布局规划 20
1.4.1 三门峡市在全省旅游空间布局中的地位 20
1.4.2 旅游开发空间布局目标 20
1.4.3 空间布局原则 22
1.4.4 旅游开发空间布局 22
1.4.5 旅游空间开发重点及发展思路 25
1.5 旅游产品开发与项目建设规划 43
1.5.1 旅游产品开发 43
1.5.2 着力打造5张王牌 45
1.5.3 重点建设十大景区 46
1.6 城市旅游规划 48
1.6.1 城市旅游形象定位 48
1.6.2 特色旅游 49
1.6.3 游憩商业区 50
1.6.4 环城游憩带 52
1.7 区域旅游协作规划 54
1.7.1 区域协作总体目标 54
1.7.2 区域旅游协作原则 54
1.7.3 区域旅游协作战略思路 54
1.7.4 旅游城市协作体系建设 55
1.7.5 区域旅游协作的重点 55
1.7.6 旅游营销及旅行社的协作 56
1.7.7 旅游运输公司的协作 57
1.7.8 其他领域的分工与合作 57
1.8 旅游市场营销 57
1.8.1 旅游形象策划 57
1.8.2 市场定位 60
1.8.3 营销策略 61
1.8.4 促销方式 62
1.8.5 旅游营销传播系统建设 65
1.8.6 近中期旅游节事策划 66
1.8.7 近期营销方案 67
1.9 旅游产业发展支撑体系规划 69
1.9.1 旅游交通与旅游线路规划 69
1.9.2 文物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规划 76
1.9.3 环境保护规划 78
1.9.4 旅游服务设施规划 80
1.9.5 绿化与植被抚育规划 81
1.9.6 旅游安全规划 83
1.9.7 旅游商品开发规划 84
1.9.8 人力资源规划 86
1.9.9 旅游娱乐设施规划 87
1.10 规划的实施及其影响 88
1.10.1 规划实施 88
1.10.2 影响 89
1.11 近期行动计划 90
1.11.1 启动重点旅游产品建设 90
1.11.2 全面营造旅游形象工程 90
1.11.3 完善和策划七大旅游节事活动 91
1.11.4 重点提升5条旅游线路 91
1.11.5 组建三门峡旅游企业集团 91
1.12 规划实施投入估算 92
1.12.1 资金投入 92
1.12.2 投融资战略 93
1.13 附则 95
第2章 /三门峡市城市旅游发展研究 98
2.1 城市旅游及其重要性 98
2.1.1 城市旅游的相关概念及主要内容 98
2.1.2 城市旅游的重要性 100
2.2 城市发展背景 100
2.2.1 三门峡城市体系现状 100
2.2.2 三门峡城市体系发展 101
2.3 城市旅游发展现状 102
2.3.1 城市旅游资源开发 102
2.3.2 旅游综合接待能力 104
2.3.3 城市旅游市场开发 104
2.4 城市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 105
2.4.1 优势(S) 105
2.4.2 劣势(W) 107
2.4.3 机遇(O) 108
2.4.4 挑战(T) 109
2.5 城市旅游发展主要内容 110
2.5.1 城市旅游形象 110
2.5.2 特色旅游 114
2.5.3 游憩商业区 117
2.5.4 城市旅游产业集群 117
2.6 城市旅游发展的对策措施 118
2.6.1 城市旅游与城市规划建设相结合 118
2.6.2 大力开发城市旅游产品 118
2.6.3 创造良好的城市旅游发展环境 119
2.6.4 培育精品旅游产品 120
2.6.5 大力开拓客源市场 120
2.6.6 加强城市旅游的辐射和区域合作 121
第3章 /三门峡市历史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研究 122
3.1 历史文化旅游产业概述 122
3.1.1 历史文化旅游产业的概念 122
3.1.2 历史文化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关系 123
3.2 三门峡发展历史文化旅游产业的资源基础 124
3.2.1 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界定 125
3.2.2 三门峡市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主要内容 127
3.3 三门峡市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 134
3.3.1 新石器文化遗存集中 134
3.3.2 西周文化灿烂夺目 135
3.3.3 黄河文化底蕴深厚 135
3.3.4 交通与战争文化绵延至今 136
3.4 三门峡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评价 136
3.4.1 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在三门峡旅游资源中的地位 136
3.4.2 三门峡市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在国内同类资源中的地位 137
3.5 三门峡市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分级 140
3.5.1 有国际影响的资源 140
3.5.2 有全国性影响的资源 141
3.5.3 有区域性影响的资源 141
3.5.4 专题性旅游资源 141
3.6 三门峡市历史文化旅游产业组织对策 142
3.6.1 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42
3.6.2 历史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总体要求 146
3.6.3 打造历史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点:关于旅游形象建设 148
3.6.4 关于几个重要历史文化旅游区开发的思考 157
第4章 /基层区旅游发展规划编制研究 180
4.1 基层区旅游发展规划修编研究 180
4.1.1 基层区旅游规划修编的意义 180
4.1.2 对旅游发展规划修编中若干问题的认识 183
4.1.3 结论 187
4.2 嵩县旅游发展规划研究 188
4.2.1 嵩县旅游发展规划的背景 188
4.2.2 嵩县旅游发展规划的特色 189
4.2.3 嵩县旅游发展规划给我们的启示 191
4.2.4 嵩县旅游发展规划思路的延伸 193
下篇 旅游规划与开发专题研究 196
第5章 /旅游开发理论及模式借鉴:国外相关进展 196
5.1 前苏联游憩地理学研究进展 196
5.1.1 旅游地域系统研究 196
5.1.2 前苏联游憩地理学的学科地位 197
5.1.3 前苏联游憩地理学形成与发展的4个主要阶段 198
5.2 世界游憩产业发展模式探析 207
5.2.1 游憩产业是现今发展最迅速的经济部门之一 207
5.2.2 游憩产业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 209
5.2.3 现代世界游憩产业的主要发展模式 210
5.2.4 结论 217
第6章 /旅游产业集群与产业组织研究 218
6.1 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 218
6.1.1 旅游产业集群的重要性 218
6.1.2 GEM模型 220
6.1.3 滨海新区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的GEM模型评价 222
6.1.4 提升天津滨海新区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226
6.2 旅游产业组织问题初探:以渑池县为例 228
6.2.1 旅游产业组织的概念 228
6.2.2 渑池县旅游产业组织案例研究 230
6.2.3 结论 236
第7章 /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模式研究 238
7.1 湿地与生态旅游的内涵与关联 238
7.1.1 关于生态旅游 238
7.1.2 关于湿地 239
7.1.3 湿地与生态旅游的关联 240
7.1.4 国内外湿地旅游开发的经验借鉴 241
7.2 天津七里海湿地生态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 243
7.2.1 七里海湿地资源概况 243
7.2.2 七里海湿地生态旅游资源评价 246
7.2.3 七里海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的市场调查分析 247
7.3 七里海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模式探析 248
7.3.1 开发原则 248
7.3.2 七里海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模式选择 249
7.3.3 七里海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机制探讨 252
7.4 结论 256
第8章 /主题公园与主题街区研究 257
8.1 中美城市主题公园营销模式分析 257
8.1.1 主题公园的基本界定 258
8.1.2 主题公园营销的基本模式 258
8.1.3 中美主题公园的营销模式比较 260
8.1.4 中美主题公园营销模式比较研究结论 265
8.2 论天津意式风情区的旅游开发 268
8.2.1 天津意式风情区发展现状 268
8.2.2 目前制约意式风情区旅游发展的突出问题 268
8.2.3 加快发展意式风情区商旅服务业的建议 270
8.2.4 关于建立意式风情区文化创意产业基地问题的探讨 271
8.2.5 提升意式风情区旅游发展的其他相关举措 273
8.3 城市主题商业街区旅游开发研究:以天津市和平路—滨江道商业街为例 276
8.3.1 城市主题商业街区的概念、特点 276
8.3.2 天津市和平路—滨江道主题商业街区的现状及其意义 278
8.3.3 问卷调查及其分析 280
8.3.4 打造“四化一体”的和谐商业街区 282
8.4 天津“五大道”主题街区旅游开发对策 284
8.4.1 主题街区的概念及构成要素 284
8.4.2 来自上海“新天地”主题街区旅游开发的启示 286
8.4.3 天津“五大道”街区的发展现状及其意义 286
8.4.4 “五大道”街区旅游开发的条件分析 288
8.4.5 打造五大道地区成为标志性都市旅游街区的对策 290
8.4.6 结语 292
第9章 /旅游规划编制创新研究 293
9.1 旅游规划概念研究综述 293
9.1.1 旅游规划的基本概念 293
9.1.2 旅游规划的性质 293
9.1.3 旅游规划的作用 294
9.1.4 旅游规划编制内容研究综述 295
9.1.5 旅游规划实施研究综述 297
9.1.6 旅游规划生产力研究综述 298
9.2 我国旅游规划存在问题的审视 299
9.2.1 目前我国旅游规划编制存在的问题 299
9.2.2 规划缺乏新颖的理念和方法 300
9.2.3 规划忽视全过程管理 301
9.2.4 规划与实施脱节的原因 301
9.3 旅游规划创新路径研究 304
9.3.1 强化观念和理念创新 305
9.3.2 创新文本编制 306
9.3.3 创新方法路径 307
9.3.4 坚持规划系统动态管理 309
9.3.5 鼓励多方参与 311
9.3.6 创新旅游规划体制机制 311
9.4 案例研究 312
9.4.1 编制创新型模式:泰山模式 313
9.4.2 政府主导实施型模式:天津模式 316
9.4.3 体制机制创新模式:周村模式 320
第10章 /旅游产业化及提升国家软实力 324
10.1 旅游业产业化及其体制机制创新:以天津为例 324
10.1.1 旅游业产业化的内涵 324
10.1.2 天津市旅游业产业化面临的主要瓶颈 325
10.1.3 云南省旅游产业化发展经验 327
10.1.4 天津市旅游产业化体制机制的创新对策 330
10.2 对旅游业提升我国软实力之作用和功能的思考 332
10.2.1 问题的提出 332
10.2.2 软实力的概念及其要素构成 333
10.2.3 旅游业与国家软实力提升的关系 334
10.2.4 旅游业在提升国家软实力方面存在的问题 337
10.2.5 发展旅游提升国家软实力的措施 339
第11章 /旅游地域系统与旅游资源深度开发 341
11.1 旅游地域系统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341
11.1.1 地域旅游系统的概念 341
11.1.2 河南省地域旅游系统 343
11.1.3 在全国的位置 348
11.1.4 结论 348
11.2 旅游资源深度开发研究:以天津市为例 349
11.2.1 旅游资源开发政策和体制机制创新的内涵 349
11.2.2 政策体制机制创新对旅游资源开发的意义 351
11.2.3 大连经验:理念创新与时俱进,制造“大连”品牌 353
11.2.4 天津市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 355
11.2.5 天津市旅游资源深度开发的对策建议 357
第12章 /区域旅游合作机制研究 361
12.1 边境城市区域旅游合作机制研究 361
12.1.1 边境城市旅游的特点及趋势 361
12.1.2 边境城市旅游发展与区域合作 364
12.1.3 边境城市区域旅游合作的机理——理念、品牌和市场观 369
12.1.4 结论 371
12.2 京津冀区域旅游合作机制研究 372
12.2.1 京津冀区域旅游合作的现状分析 372
12.2.2 充分发挥天津市在京津冀以及环渤海区域旅游合作中的作用 373
12.2.3 基于管理创新视角的区域旅游合作机制 375
12.2.4 京津冀区域旅游合作的主要途径 378
第13章 /旅游电子商务研究进展 380
13.1 旅游电子商务概念界定 381
13.2 国内旅游电子商务研究文献概况 382
13.3 我国旅游电子商务研究进展 385
13.3.1 现状与对策研究 385
13.3.2 技术与工具研究 386
13.3.3 ICT与目的地系统研究 387
13.3.4 旅游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研究 388
13.3.5 旅游网站研究 390
13.3.6 旅游消费者行为研究 390
13.3.7 旅游电子商务教育研究 391
13.4 结论与述评 392
参考文献 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