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1
1.1 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 1
1.1.1 选题背景 1
1.1.2 选题意义 8
1.2 研究对象的界定 9
1.2.1 劳动关系相关概念的界定 9
1.2.2 政府规制的概念界定 14
1.2.3 劳动关系政府规制概念的提出 16
1.3 国内外研究文献主要观点综述 18
1.3.1 国外研究 19
1.3.2 国内研究 21
1.4 研究方法与本书结构 24
1.4.1 研究方法 24
1.4.2 本书结构 25
2 劳动关系的前提假设与研究路径 28
2.1 劳动关系的前提假设 29
2.1.1 劳动关系学派的前提假设 30
2.1.2 劳动关系政府规制的前提假设 31
2.2 劳动关系的研究路径 40
2.2.1 劳动关系的制度研究路径 40
2.2.2 劳动关系的系统研究路径 43
2.2.3 劳动关系的社会行动研究路径 48
2.2.4 劳动关系的政治经济研究路径 49
3 劳动关系政府规制机理研究 52
3.1 政府规制劳动关系的动因 53
3.1.1 劳动力市场失灵的存在 54
3.1.2 劳动者弱势地位使然 58
3.1.3 执政合法性的需要 72
3.2 政府规制劳动关系的本位思想与层级 75
3.2.1 政府规制劳动关系的本位思想 75
3.2.2 政府规制劳动关系的层级 83
3.3 政府规制劳动关系的理论与模式 90
3.3.1 政府规制劳动关系理论 90
3.3.2 政府规制劳动关系模式 97
3.4 政府规制劳动关系的公权介入 107
3.4.1 公权介入劳动关系的方式 108
3.4.2 公权介入劳动关系的基本原则 111
3.4.3 公权介入劳动关系的程度 114
3.4.4 公权介入劳动关系的法律渊源 117
4 劳动关系政府规制的角色与实践 121
4.1 劳动关系中政府的角色 122
4.1.1 个别劳动者基本权利的保护者 123
4.1.2 集体谈判与劳动参与的促进者 124
4.1.3 劳动争议的调停者 125
4.1.4 就业安全与人力资源的规划者 128
4.1.5 公共部门的雇主 131
4.2 劳动关系中政府行为的演进 134
4.2.1 政府规制劳动关系的演进 135
4.2.2 政府规制劳动关系政策演进 139
4.2.3 政府与工会关系的演进 144
4.3 劳动关系政府规制实践 147
4.3.1 美国政府的劳动关系规制实践 149
4.3.2 法国政府的劳动关系规制实践 155
4.3.3 德国政府的劳动关系规制实践 163
4.3.4 日本政府的劳动关系规制实践 170
4.3.5 澳大利亚政府的劳动关系规制实践 174
4.3.6 劳动关系政府规制的比较与趋势 178
5 我国劳动关系的政府规制 184
5.1 我国政府劳动政策的演变 185
5.1.1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政府与劳动政策 185
5.1.2 市场经济发育阶段的政府与劳动政策 193
5.1.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政府与劳动政策 199
5.1.4 和谐社会建设中的政府与劳动政策 203
5.2 改革中前进的政府与工会 208
5.2.1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政府与工会 209
5.2.2 市场经济发育阶段的政府与工会 214
5.2.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与工会 216
5.2.4 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政府与工会 218
5.3 我国劳动关系政府规制之反思 221
5.3.1 政府主导下的我国集体劳权现状 223
5.3.2 我国劳动者群体集体维权的法律边界 231
5.3.3 我国劳动者群体维权的制度路径探讨 233
5.4 本章小结 238
6 研究结论、对策建议和研究展望 239
6.1 研究结论 240
6.1.1 研究内容结论 240
6.1.2 研究中的创新性工作 244
6.2 对策建议 246
6.3 研究局限与展望 255
6.3.1 研究局限 255
6.3.2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256
参考文献 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