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 1
1.1.1 辽宁省境内具有丰富的前清建筑遗产资源 1
1.1.2 辽宁前清建筑遗产区域研究现状 2
1.1.3 世界对遗产保护的区域化趋势 2
1.2 遗产区域的概念及其特征 3
1.2.1 遗产区域的概念 3
1.2.2 遗产区域的由来 4
1.2.3 遗产区域的特征 5
1.2.4 其他国家遗产区域及类似项目 6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6
1.3.1 研究目的 6
1.3.2 研究意义 7
1.4 研究内容和基本思路 7
1.4.1 研究内容 7
1.4.2 基本思路 8
2 辽宁前清建筑遗产区域概念 10
2.1 辽宁前清建筑遗产区域概念的提出 10
2.1.1 辽宁前清建筑遗产区域的界定 10
2.1.2 辽宁前清建筑遗产区域的概念 10
2.2 辽宁前清建筑遗产区域的主题 11
2.2.1 前清建城 11
2.2.2 前清战争 14
2.2.3 前清建陵 16
2.2.4 前清宗教 18
2.3 辽宁前清建筑遗产区域的价值 19
2.3.1 历史价值 19
2.3.2 科学价值 20
2.3.3 艺术价值 20
3 辽宁前清建筑遗产区域构建 21
3.1 层次分析法的引入 21
3.2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21
3.2.1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21
3.2.2 层次分析法的分析步骤 22
3.3 层次分析法用于构建遗产区域的步骤 26
3.3.1 明确遗产区域构建的主要问题 26
3.3.2 建立辽宁前清建筑遗产区域的层次结构模型 27
3.3.3 建立建筑遗产评价标准的判断矩阵 28
3.3.4 建筑遗产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28
3.3.5 建筑遗产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37
3.4 构建辽宁前清建筑遗产区域 39
4 辽宁前清建筑遗产区域现状 42
4.1 辽宁前清建筑遗产区域的调研 42
4.1.1 调研准备 42
4.1.2 实地调研 42
4.1.3 资料整理 43
4.2 辽宁前清建筑遗产区域的现状特征 45
4.2.1 分布情况 45
4.2.2 主题相关 45
4.2.3 遗产类型 45
4.2.4 保护级别 45
4.2.5 保存现状 45
4.2.6 利用现状 46
4.3 辽宁前清建筑遗产区域的现存问题 46
4.3.1 缺乏遗产区域整体保护的认识 46
4.3.2 缺乏整体保护的法规条例和管理制度 46
4.3.3 缺少整体保护的公众参与意识 47
4.3.4 缺少遗产区域保护经费的支持 47
4.3.5 建筑遗产和内部环境的破坏 48
5 辽宁前清建筑遗产区域保护框架 50
5.1 保护原则 50
5.1.1 整体性原则 50
5.1.2 原真性原则 50
5.1.3 动态、阶段性原则 51
5.1.4 可持续发展原则 51
5.1.5 公众参与原则 51
5.2 辽宁前清建筑遗产区域的立体交叉式保护框架 51
5.2.1 保护层次的划分 52
5.2.2 保护系统的划分 53
5.3 遗产群的概念 54
5.4 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展望 55
6 东京陵保护规划 58
6.1 东京陵概况 58
6.1.1 主要建筑遗存 58
6.1.2 相关环境 59
6.2 保护规划总则 59
6.2.1 总则 59
6.2.2 编制依据 59
6.2.3 规划范围 60
6.2.4 规划期限 60
6.3 保护对象评估 60
6.3.1 价值评估 60
6.3.2 现状评估 61
6.3.3 相关环境评估 62
6.3.4 管理现状评估 63
6.3.5 利用现状评估 63
6.4 现存主要问题 64
6.4.1 文物本体保护主要问题 64
6.4.2 环境主要问题 65
6.4.3 保护措施主要问题 65
6.4.4 保护区划主要问题 65
6.4.5 管理主要问题 65
6.5 保护规划框架 65
6.5.1 规划原则 65
6.5.2 规划目标 66
6.5.3 总体布局 66
6.6 保护区划 67
6.6.1 辽宁省公布的保护区划 67
6.6.2 保护范围及管理 67
6.6.3 建设控制地带及类别、管理 68
6.6.4 环境缓冲区 68
6.7 保护措施规划 69
6.7.1 保护对象和原则 69
6.7.2 保护措施 69
6.7.3 陵园内环境治理措施 71
6.8 环境规划 71
6.8.1 环境规划原则 71
6.8.2 环境规划策略 71
6.8.3 环境治理措施 72
6.8.4 历史环境恢复规划 73
6.8.5 环境景观整治规划 73
6.8.6 环卫规划 74
6.8.7 管理规划 75
6.9 展示规划 76
6.9.1 展示利用原则和目标 76
6.9.2 文物本体利用强度控制对策 76
6.9.3 陈展主题与内容 77
6.9.4 交通组织 77
6.9.5 游客管理 78
6.9.6 宣传教育 79
6.10 管理与服务设施建设规划 79
6.10.1 服务管理设施建设原则 79
6.10.2 服务管理设施分布 80
6.11 分期实施规划 81
6.11.1 规划分期 81
6.11.2 实施重点 82
6.12 东京陵保护规划图纸 82
7 东京城保护规划 126
7.1 东京城概况 126
7.1.1 主要建筑遗存 126
7.1.2 相关环境 127
7.2 保护规划总则 127
7.2.1 总则 127
7.2.2 编制依据 127
7.2.3 规划范围 128
7.2.4 规划期限 128
7.3 保护对象评估 128
7.3.1 价值评估 128
7.3.2 现状评估 129
7.3.3 相关环境评估 129
7.3.4 管理现状评估 129
7.3.5 利用现状评估 129
7.4 现存主要问题 130
7.4.1 文物本体保护主要问题 130
7.4.2 环境主要问题 130
7.4.3 保护区划主要问题 130
7.4.4 管理主要问题 130
7.5 保护规划框架 131
7.5.1 规划原则 131
7.5.2 规划目标 131
7.5.3 总体布局 132
7.6 保护区划 132
7.6.1 辽宁省公布的保护区划 132
7.6.2 保护范围及管理 132
7.6.3 建设控制地带及类别、管理 132
7.7 保护措施规划 133
7.7.1 保护对象和原则 133
7.7.2 保护措施 133
7.8 环境规划 134
7.8.1 环境规划原则 134
7.8.2 环境规划策略 134
7.8.3 环境治理措施 134
7.8.4 环境景观整治规划 134
7.8.5 环卫规划 135
7.8.6 管理规划 135
7.9 展示规划 136
7.9.1 展示利用原则和目标 136
7.9.2 文物本体利用强度控制对策 136
7.9.3 陈展主题与内容 136
7.9.4 交通组织 137
7.9.5 游客管理 138
7.9.6 宣传教育 138
7.10 管理与服务设施建设规划 139
7.10.1 服务管理设施建设原则 139
7.10.2 服务管理设施分布 139
7.11 分期实施规划 140
7.11.1 规划分期 140
7.11.2 实施重点 141
7.12 东京城保护规划图纸 141
8 中前所城保护规划 174
8.1 中前所城概况 174
8.1.1 主要建筑遗存 175
8.1.2 相关环境 175
8.2 保护规划总则 175
8.2.1 总则 175
8.2.2 编制依据 176
8.2.3 规划范围 176
8.2.4 规划期限 176
8.3 保护对象评估 176
8.3.1 价值评估 176
8.3.2 现状评估 178
8.3.3 相关环境评估 179
8.3.4 管理现状评估 180
8.3.5 利用现状评估 181
8.4 现存主要问题 181
8.5 保护规划框架 182
8.5.1 规划原则 182
8.5.2 规划目标 182
8.5.3 规划思路 183
8.6 保护区划 183
8.6.1 辽宁省公布的保护区划 183
8.6.2 保护范围及管理 183
8.6.3 建设控制地带及类别、管理 184
8.7 保护措施规划 184
8.7.1 保护对象和原则 184
8.7.2 保护措施 185
8.7.3 城内环境治理措施 187
8.8 环境规划 187
8.8.1 环境规划原则 187
8.8.2 环境规划策略 187
8.8.3 环境治理措施 187
8.8.4 环境景观整治规划 188
8.8.5 环卫规划 190
8.8.6 管理规划 190
8.9 展示规划 191
8.9.1 展示利用原则和目标 191
8.9.2 文物本体利用强度控制对策 192
8.9.3 陈展主题与内容 192
8.9.4 交通组织 193
8.9.5 游客管理 194
8.9.6 宣传教育 195
8.10 管理与服务设施建设规划 195
8.10.1 服务管理设施建设原则 195
8.10.2 服务管理设施分布 196
8.11 分期实施规划 197
8.11.1 规划分期 197
8.11.2 实施重点 197
8.12 中前所城保护规划图纸 198
附录 辽宁前清建筑遗产调查表 239
参考文献 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