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六讲 1
一 “君子”与“士” 2
二 “低处着手”与“犯而不校” 6
三 “唯”与“拈花微笑” 10
四 “三省吾身”与“直下承当” 14
五 “託六尺之孤”,“寄百里之命” 19
六 “以友辅仁”与“为政以德” 23
附 《论语》断说 29
《中庸》说解 33
一 《中庸》发端 35
二 《中庸》结论 46
三 《中庸》言道 56
附 物(体)·道·法 87
《文赋》十一讲(增订) 89
一 创作之情趣 93
二 体裁与风格·之一 96
三 体裁与风格·之二 100
四 体裁与风格·之三 103
五 体裁与风格·之四 108
六 体裁与风格·之五 113
七 创作与文法·之一 118
八 创作与文法·之二 123
九 创作与文法·之三 130
十 创作总说 134
十一 创作与欣赏 139
《文选》选讲 143
课前闲叙 144
开堂引言 151
一 繁钦(休伯)《与魏文帝笺》 154
二 陈琳(孔璋)《答东阿王笺》 170
三 李陵(少卿)《答苏武书》 176
四 杨恽(子幼)《报孙会宗书》 185
五 孔融(文举)《论盛孝章书》 204
六 朱浮(叔元)《为幽州牧与彭宠书》 208
七 曹丕(子桓)《与朝歌令吴质书》 212
八 曹丕(子桓)《与吴质书》 221
九 曹植(子建)《与吴季重书》 226
十 嵇康(叔夜)《与山巨源绝交书》 230
十一 丘迟(希范)《与陈伯之书》 249
十二 刘峻(孝标)《重答刘秣陵沼书》 260
十三 干宝(令升)《晋纪总论》 267
十四 范晔(蔚宗)《逸民传论》 274
十五 沈约(休文)《恩幸传论》 285
十六 李康(萧远)《运命论》 296
散文漫议 304
文章短说 309
一 《史记》概说 310
二 说“赋” 313
三 读张岱文 315
四 翻译文学 318
五 文学创作之二现象 319
后记 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