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
1.1 金川镍矿资源简述 1
1.2 采矿方案与回采工艺的发展与演化 2
1.2.1 金川镍矿开发建设与生产规模 2
1.2.2 金川镍矿采矿技术条件与特征 3
1.2.3 采矿方案与回采工艺 4
1.3 金川镍矿不同开采方案的争论 7
1.4 金川二矿区开采设计技术难题 8
1.5 本章小结 11
第2章 金川矿床地质环境和特征 12
2.1 金川矿床地质环境 12
2.1.1 区域主要构造位置 12
2.1.2 沉积建造 12
2.1.3 岩浆岩 13
2.1.4 成岩成矿构造背景 13
2.2 金川矿床地质特征 14
2.2.1 含矿岩体规模、形态与产状 14
2.2.2 含矿岩体的主要矿物成分及岩相划分 17
2.2.3 矿床类型与矿体划分 22
2.2.4 铜镍矿体圈定的工业指标及矿石工业类型 23
2.3 成矿模式 24
2.4 本章小结 24
第3章 金川矿床开拓及主要工程 25
3.1 金川露天矿开采 25
3.1.1 露天矿开采概况 25
3.1.2 露天矿开采工程 26
3.1.3 露天转井下开采工程 33
3.2 龙首矿矿床开拓与主要工程 36
3.2.1 龙首矿建设历程 36
3.2.2 龙首矿目前主要生产系统 40
3.3 二矿区矿床开拓与主要工程 48
3.3.1 二矿区一期工程建设 48
3.3.2 二期工程建设与主要系统 52
3.3.3 二矿区改扩建工程 59
3.3.4 二矿区850m深部开拓工程 62
3.4 三矿区矿床开拓与主要工程 62
3.4.1 发展历程与现状 62
3.4.2 F17以东矿山主要工程 64
3.4.3 F17以西开采工程 67
3.4.4 东部贫矿开采工程 68
3.4.5 三矿区主要系统 71
3.5 本章小结 77
第4章 龙首矿采矿方法研究、发展与演化 78
4.1 龙首矿采矿方法发展演化简述 78
4.2 露天开采方法 80
4.3 龙首矿分层和分段崩落采矿法试验研究 81
4.3.1 分层崩落采矿法 81
4.3.2 分段崩落法方案设计 82
4.3.3 封闭矿房分段崩落法试验研究 97
4.4 上向水平分层胶结充填采矿工艺与试验 118
4.4.1 上向多漏斗出矿方案 118
4.4.2 上向电耙出矿方案 120
4.4.3 铲运机出矿方案 122
4.4.4 ZYQ-12G装运机出矿方案 122
4.4.5 龙首矿深部采矿工艺 124
4.5 下向倾斜分层胶结充填采矿法 130
4.5.1 普通下向倾斜分层胶结充填法 130
4.5.2 下向高进路胶结充填采矿法试验研究 132
4.6 下向六角形进路胶结充填采矿工艺与试验 152
4.6.1 下向六角形进路胶结充填采矿法概述 152
4.6.2 六角形开采的优化理论 155
4.6.3 普通下向六角形进路胶结充填采矿法试验研究 158
4.6.4 机械化下向六角形进路采矿法工艺研究 164
4.6.5 三角钢筋桁架吊挂支护技术在下向胶结充填采矿中的应用 169
4.6.6 六角形进路的优化与发展 172
4.7 本章小结 179
第5章 二矿区采矿方法发展与演变 180
5.1 二矿区采矿方法与岩石力学研究 180
5.1.1 二矿区工程地质与岩石力学研究 180
5.1.2 中瑞合作研究的试验采区岩体力学研究 184
5.1.3 试验采区工程地质条件 184
5.1.4 岩石物理力学性质 185
5.1.5 现场监测及其规律 188
5.1.6 数值分析 188
5.1.7 中瑞合作岩石力学研究总结 191
5.2 二矿区VCR采矿法采矿工艺与试验 191
5.2.1 技术论证 192
5.2.2 试验选点及采切工程布置 193
5.2.3 爆破漏斗试验与凿岩爆破参数 196
5.2.4 大直径深孔凿岩 198
5.2.5 采场爆破 200
5.2.6 采场爆破观测与分析 206
5.2.7 采场出矿 209
5.2.8 采场空区嗣后充填 210
5.2.9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10
5.2.10 试验结论 211
5.3 普通上、下向水平分层胶结充填采矿工艺 212
5.3.1 二矿区上向水平分层胶结充填采矿法 213
5.3.2 二矿区下向水平分层胶结充填采矿法 215
5.3.3 下向水平分层(高进路)胶结充填采矿法 216
5.3.4 机械化下向倾斜分层胶结充填采矿法 217
5.4 机械化上向进路胶结充填采矿法试验研究 218
5.4.1 概况 219
5.4.2 回采工艺 227
5.4.3 无轨设备的使用和维修 260
5.4.4 试验指标 264
5.4.5 试验结论 265
5.5 机械化下向水平进路胶结充填采矿法试验研究 266
5.5.1 概况 266
5.5.2 试验采区概况 268
5.5.3 试验采区的采准工程 271
5.5.4 分层回采设计 279
5.5.5 回采工艺试验 285
5.5.6 无轨设备的使用维护和保养 319
5.5.7 试验指标 321
5.5.8 劳动组织 322
5.5.9 试验应用分析评价 323
5.5.10 试验小结 324
5.6 二矿区采矿工艺评价与改进 325
5.6.1 主要采矿方法的优劣评述 325
5.6.2 机械化盘区下向水平进路充填法早期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326
5.6.3 机械化盘区开采工艺及技术革新 328
5.6.4 二矿区高效、低耗采矿方法研究方向 337
5.7 金川矿山采矿工艺科研规划 338
5.8 本章小结 338
第6章 金川矿山崩落采矿法理论研究与发展 341
6.1 概述 341
6.1.1 自然崩落法应用状况 341
6.1.2 金川矿山崩落采矿法的研究历程 342
6.2 龙首矿西部贫矿崩落法研究与设计 345
6.2.1 采矿方法选择 345
6.2.2 大区阶段连续崩落法 351
6.2.3 采矿工艺评价 353
6.3 金川Ⅲ矿区自然崩落法设计 354
6.3.1 概述 354
6.3.2 采矿方法的选择 354
6.3.3 主矿体回采工艺及设备选择 355
6.4 金川Ⅲ矿区自然崩落法前期研究 360
6.4.1 中南大学自然崩落法前期研究 360
6.4.2 长沙矿山研究院自然崩落法前期研究 371
6.4.3 北京科技大学自然崩落法前期研究 374
6.4.4 自然崩落法底部结构巷道稳定性和支护技术研究 378
6.5 本章小结 379
第7章 二矿区回采工艺优化与矿柱开采技术 381
7.1 概述 381
7.2 二矿区机械化盘区采切优化设计与实践 382
7.2.1 机械化盘区矿房矿柱回采方案 382
7.2.2 金川镍矿井下开采面积 386
7.2.3 二矿区1矿体采矿模式的探索与争论 388
7.2.4 二矿区大面积连续开采研究历程 390
7.2.5 二矿区矿房、矿柱两步回采与大面积连续回采的对比理论研究 392
7.2.6 二期工程无矿柱大面积连续回采的技术攻关 394
7.2.7 机械化盘区采切工程优化 398
7.3 双穿脉道回采方案设计与实践 403
7.3.1 单穿脉道存在的问题 403
7.3.2 双穿脉分层道技术的应用特点 404
7.3.3 双穿脉循环分层道的主要设计方案及要点 405
7.3.4 双、单穿脉分层道的综合对比分析 406
7.3.5 双穿脉分层道布置形式的优点及综合效果分析 407
7.4 二矿区16行垂直矿柱安全回采设计与回采工艺 409
7.4.1 垂直矿柱简介 409
7.4.2 行矿柱开采的理论研究 409
7.4.3 垂直矿柱回采研究结论 411
7.4.4 垂直矿柱回采方案实施及效果 412
7.4.5 项目实施情况与经济效益 413
7.5 二矿区水平矿柱开采的稳定性研究 414
7.5.1 二矿区水平矿柱回采现状 414
7.5.2 水平矿柱稳定性分析与控制技术研究 417
7.5.3 水平矿柱回采应力场分布规律及安全评价 418
7.5.4 水平矿柱开采的工程措施 420
7.6 金川二矿区充填体作用机理试验研究 421
7.6.1 二矿区1矿体下向胶结充填大面积充填体作用机理试验研究 421
7.6.2 充填体作用机理分析 433
7.7 本章小结 434
第8章 金川矿山深部开采工程与关键技术 435
8.1 龙首矿深部开采工程 435
8.1.1 概述 435
8.1.2 龙首矿中西采区深部开拓系统工程 436
8.1.3 辅助生产设施 437
8.1.4 深部工程建设情况 438
8.2 二矿区深部开采工程 438
8.2.1 概述 438
8.2.2 二矿区深部开采关键技术研究 439
8.2.3 二矿区深部850m中段采矿技术条件评价 442
8.2.4 深部开拓工程与布置 445
8.2.5 深部850m中段开采回采工艺 454
8.2.6 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457
8.3 三矿区深部开采工程 460
8.4 本章小结 461
第9章 金川矿山充填工艺与系统 462
9.1 龙首矿充填系统 462
9.1.1 东部充填系统 463
9.1.2 西部充填系统 464
9.1.3 西二采区充填系统 465
9.1.4 西二采区58矿体充填系统 465
9.2 二矿区充填工艺技术研究 466
9.2.1 充填工艺现状 466
9.2.2 西部一期充填搅拌站 466
9.2.3 西部二期充填搅拌站 469
9.2.4 存在问题及改造 473
9.2.5 二矿区自流充填系统扩能改造 475
9.3 三矿区充填系统 476
9.4 本章小结 478
结束语 479
参考文献 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