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蓥市志》PDF下载

  • 购买积分:2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华蓥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 出 版 社:北京:方志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514405293
  • 页数:942 页
图书介绍:本书记述了四川省华蓥1992~2005年间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社会变迁、民俗风情、物产经济等方面的历史与现状,反映了华蓥市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轨迹以及三个文明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绩。

概述 1

大事记 6

专题记事 19

三线军工在华蓥 19

华蓥山中段煤田开发 20

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 22

安丙家族墓地考古发掘 23

第一篇 行政区划 25

第一章 建置区划 25

第一节 建置 25

第二节 境域 26

第三节 行政区划 26

第二章 乡镇(街道)概况 30

第一节 乡镇 30

第二节 街道办事处 38

第二篇 自然环境 41

第一章 地质 41

第一节 地质构造 41

第二节 地层岩性 43

第二章 地貌 地形 48

第一节 地貌特征 48

第二节 地貌类型 49

第三节 山脉 山峰 50

第三章 气候 52

第一节 日照 52

第二节 气温 52

第三节 四季特征 55

第四节 降水 55

第五节 空气湿度 57

第六节 风向与风速 57

第四章 水系 水文 58

第一节 水系 58

第二节 水文 59

第五章 土壤 60

第一节 土壤分区 60

第二节 土壤类型与分布 61

第六章 矿藏 62

第一节 能源矿产 62

第二节 金属矿产 63

第三节 非金属矿产 63

第四节 矿泉与河道沙石 65

第七章 野生植物 65

第一节 植被种类 65

第二节 植物资源 67

第三节 国家保护植物 70

第八章 野生动物 71

第一节 无脊椎动物 71

第二节 脊椎动物 71

第三节 国家保护动物 72

第四节 有害动物 73

第九章 自然灾害 75

第一节 地质灾害 75

第二节 气象灾害 77

第三篇 人口 79

第一章 人口规模 79

第一节 总量及分布 79

第二节 人口变化 81

第三节 人口结构 83

第四节 婚姻 家庭 86

第二章 计划生育工作 88

第一节 人口计划 88

第二节 宣传教育 88

第三节 技术服务 89

第四节 创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市 91

第三章 计划生育管理 92

第一节 管理机构 92

第二节 综合目标管理 92

第三节 流动人口管理 93

第四节 避孕药具管理 93

第五节 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 94

第六节 行政执法 96

第四章 计划生育综合改革 97

第一节 生育政策调整 97

第二节 利益导向 97

第三节 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 99

第四篇 中国共产党 101

第一章 组织机构 101

第一节 中共华蓥市委员会 101

第二节 党组 106

第三节 党(工)委 107

第四节 工作机构 108

第五节 中共华蓥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110

第二章 重要会议 111

第一节 党员代表大会 111

第二节 市委全体会议 112

第三节 市委常委会议 113

第四节 书记办公会议 113

第三章 重要决策 114

第一节 坚持经济体制改革 114

第二节 发展民营经济 114

第三节 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 115

第四节 推进旅游产业发展 116

第五节 实施工业强市 116

第六节 实施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 117

第七节 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117

第四章 重要活动 118

第一节 农村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活动 118

第二节 “三讲”教育活动 119

第三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 119

第四节 “双进双助”争做民爱民信民敬活动 120

第五节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120

第五章 纪律检查工作 121

第一节 党风廉政建设 121

第二节 廉政建设责任制 121

第三节 廉洁自律 122

第四节 查办违反党纪案件 122

第六章 组织工作 123

第一节 党员队伍建设 123

第二节 基层组织建设 125

第三节 干部管理改革 128

第四节 人才工作 131

第七章 宣传工作 132

第一节 理论学习 132

第二节 社会宣传 134

第三节 新闻宣传 135

第四节 精神文明建设 136

第八章 统一战线工作 139

第一节 党外人士工作 139

第二节 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工作 140

第三节 台胞侨眷统战工作 140

第九章 直属与办事机构工作 141

第一节 市委办公室工作 141

第二节 保密工作 142

第三节 老干部工作 143

第四节 党校工作 144

第五节 党史研究 145

第五篇 人民代表大会 147

第一章 华蓥市人民代表大会 147

第一节 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47

第二节 市人民代表大会会议 148

第二章 华蓥市人大常委会 152

第一节 组成人员 152

第二节 工作机构 153

第三节 常委会会议 154

第四节 决议 决定 155

第五节 主任会议 156

第六节 人事任免 156

第三章 监督工作 156

第一节 调查考察 156

第二节 法律监督 157

第三节 工作监督 158

第四节 议案督办 159

第五节 代表工作 160

第六节 评议工作 161

第七节 信访工作 162

第四章 乡镇人民代表大会 163

第一节 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会议 163

第二节 乡镇人大主席团 163

第六篇 人民政府 164

第一章 机构 164

第一节 华蓥市人民政府 164

第二节 工作机构 166

第三节 乡镇人民政府 169

第二章 政务管理 169

第一节 领导制度 169

第二节 政务会议 171

第三章 施政纪略 172

第一节 转变政府职能 172

第二节 实施开放战略 173

第三节 壮大城市经济 174

第四节 发展农村经济 175

第五节 实施旅游兴市 178

第六节 改善基础设施 179

第七节 发展社会事业 180

第八节 保障民生 183

第四章 直属政务 186

第一节 市政府办公室工作 186

第二节 法制工作 187

第三节 监察工作 189

第四节 安全管理 191

第五节 外事侨务和台湾事务 193

第六节 民族宗教事务 193

第七节 档案管理 195

第八节 扶贫工作 196

第九节 招商引资 198

第十节 为民办实事 199

第十一节 地方志工作 200

第七篇 人民政协 201

第一章 政协华蓥市委员会 201

第一节 政协委员 201

第二节 市政协全体委员会议 202

第二章 政协华蓥市常务委员会 206

第一节 组成人员 206

第二节 工作机构 207

第三章 政治协商 208

第一节 全体委员会议协商 208

第二节 常委会会议协商 209

第三节 主席会议协商 209

第四节 专委会会议协商 210

第四章 民主监督 211

第一节 委员考察 211

第二节 民主评议 211

第三节 提案工作 212

第五章 参政议政 214

第一节 参与经济建设 214

第二节 收集和反映社情民意 214

第三节 专题调研 215

第四节 信访工作 215

第五节 文史资料工作 216

第六节 联谊交友 216

第八篇 人民团体 217

第一章 华蓥市工商业联合会 217

第一节 组织 217

第二节 会员代表大会 217

第三节 教育引导 218

第四节 建言献策 218

第五节 服务经济 219

第二章 华蓥市总工会 219

第一节 组织 219

第二节 工会会员代表大会 220

第三节 劳动竞赛 220

第四节 职工培训 221

第五节 职工维权 221

第六节 送温暖活动 221

第七节 女职工工作 222

第三章 共青团华蓥市委 222

第一节 组织 222

第二节 团员代表大会 223

第三节 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223

第四节 创建活动 224

第五节 希望工程 226

第六节 少先队工作 226

第四章 华蓥市妇女联合会 227

第一节 组织 227

第二节 妇女代表大会 227

第三节 妇女维权 228

第四节 儿童工作 229

第五节 创建活动 229

第五章 华蓥市残疾人联合会 231

第一节 组织 231

第二节 残疾人代表大会 231

第三节 残疾人康复 232

第四节 残疾人就业 232

第五节 残疾人教育 233

第六节 扶贫助残 233

第七节 残疾人文体活动 234

第六章 华蓥市科学技术协会 234

第一节 组织 234

第二节 会员代表大会 235

第三节 科普宣传 235

第四节 科普活动 236

第五节 科技推广应用 236

第七章 华蓥市红十字会 238

第一节 组织 238

第二节 会员代表大会 238

第三节 主要工作 238

第八章 华蓥市归侨侨眷联合会 240

第一节 组织 240

第二节 主要工作 240

第九章 华蓥市台胞台属联谊会 241

第一节 组织 241

第二节 主要工作 241

第九篇 军事 243

第一章 军事机关与驻军 243

第一节 军事机关 243

第二节 驻军 244

第二章 兵役 245

第一节 义务兵征集 245

第二节 预备役登记 246

第三章 民兵 247

第一节 民兵组织 247

第二节 民兵训练 247

第三节 政治教育 248

第四章 参建参治 248

第一节 双拥共建 248

第二节 应急抢险 249

第三节 服务经济建设 250

第四节 扶贫帮困 250

第五章 国防教育 251

第一节 成人国防教育 251

第二节 青少年国防教育 251

第十篇 政法 253

第一章 政法工作 253

第一节 维护社会稳定 253

第二节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254

第三节 政法队伍建设 255

第二章 公安 256

第一节 机构 256

第二节 社会治安管理 257

第三节 安全保卫 261

第四节 案件侦查 263

第五节 监所管理 264

第六节 户政管理 265

第七节 道路交通安全管理 266

第八节 消防管理 268

第九节 公安管理体制改革 269

第三章 检察 270

第一节 机构 270

第二节 刑事检察 271

第三节 职务犯罪检察 273

第四节 民事行政检察 275

第五节 控告申诉检察 275

第六节 人民监督员试点工作 276

第四章 审判 277

第一节 机构 277

第二节 刑事审判 277

第三节 民事审判 278

第四节 商事审判 279

第五节 行政审判 279

第六节 审判监督 280

第七节 判决执行 281

第八节 审判制度改革 281

第五章 司法行政 282

第一节 机构 282

第二节 法制宣传 283

第三节 人民调解 284

第四节 律师工作 285

第五节 公证工作 285

第六节 安置帮教工作 286

第七节 基层法律服务 286

第八节 法律援助 287

第九节 律师事务所体制改革 287

第十一篇 发展综述 288

第一章 综述 288

第一节 “八五”计划时期 288

第二节 “九五”计划时期 289

第三节 “十五”计划时期 290

第二章 经济结构 292

第一节 所有制结构 292

第二节 产业结构 293

第三节 投资结构 295

第三章 社会事业与人民生活 296

第一节 社会事业 296

第二节 人民生活 297

第十二篇 经济管理 299

第一章 发展计划管理 299

第一节 机构 299

第二节 计划编制与实施 299

第三节 固定资产投资管理 301

第四节 招投标管理 302

第二章 工商行政管理 303

第一节 机构 303

第二节 市场管理 303

第三节 个体私营经济管理 305

第四节 企业注册监督管理 306

第五节 合同管理 308

第六节 商标广告监督管理 309

第七节 经济监督检查 311

第八节 保护消费者权益 312

第三章 国土资源管理 314

第一节 机构 314

第二节 土地利用 315

第三节 地籍管理 317

第四节 建设用地管理 321

第五节 土地开发与保护 323

第六节 矿产资源管理 326

第七节 地质环境管理 327

第八节 执法监察 329

第四章 质量技术监督管理 332

第一节 机构 332

第二节 质量监督管理 333

第三节 计量管理 335

第四节 标准化管理 336

第五节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 337

第六节 打假治劣 337

第五章 物价管理 338

第一节 机构 338

第二节 价格管理 338

第三节 收费管理 346

第四节 价格认证与鉴定 348

第五节 监督检查 349

第六章 审计 350

第一节 机构 350

第二节 财政金融审计 350

第三节 行政事业财务审计 351

第四节 基本建设审计 351

第五节 经济责任审计 352

第六节 专项审计 352

第七节 企业审计 353

第八节 社会审计 354

第七章 统计 355

第一节 机构 355

第二节 统计调查 355

第三节 专业统计 356

第四节 专项普查 356

第五节 管理与执法 358

第六节 统计服务 359

第十三篇 经济体制改革 360

第一章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360

第一节 集体土地使用制度改革 360

第二节 农村税费改革 361

第二章 企业经济体制改革 363

第一节 企业经营体制改革 363

第二节 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365

第三章 财税金融体制改革 367

第一节 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367

第二节 税收管理体制改革 369

第三节 金融体制改革 370

第四章 商贸流通体制改革 371

第一节 商贸经营体制改革 371

第二节 供销合作体制改革 372

第三节 粮食购销体制改革 373

第四节 石油购销体制改革 374

第五节 专卖商品经营体制改革 374

第五章 经济管理体制改革 375

第一节 计划管理体制改革 375

第二节 投资管理体制改革 376

第三节 物价管理体制改革 377

第十四篇 农业 379

第一章 农村工作 379

第一节 管理机构 379

第二节 农村经营管理 381

第三节 农业产业化经营 383

第四节 农业综合开发 387

第二章 种植业 388

第一节 耕地利用 388

第二节 耕作制度 389

第三节 耕种技术 390

第四节 肥料农药 392

第五节 粮食作物 392

第六节 经济作物 396

第七节 作物保护 398

第三章 林业 400

第一节 森林权属 400

第二节 林木资源 401

第三节 种苗 403

第四节 植树造林 404

第五节 森林保护 407

第六节 资源利用 410

第七节 林政管理 411

第四章 畜牧业 413

第一节 畜禽饲养 413

第二节 饲草饲料 416

第三节 疫病防治 417

第四节 畜牧管理 418

第五章 水利 419

第一节 蓄水工程 419

第二节 灌溉工程 422

第三节 饮用水工程 422

第四节 天池湖开发 423

第五节 防汛 424

第六节 水土保持 425

第七节 水利管理 426

第八节 水产 427

第六章 农业机械 429

第一节 农机作业 429

第二节 农机管理 430

第七章 气象服务 431

第一节 地面气象观测 431

第二节 天气预报 431

第十五篇 工业 432

第一章 工业结构 432

第一节 所有制结构 432

第二节 产业结构 434

第三节 产品结构 436

第二章 工业管理 438

第一节 管理机构 438

第二节 管理体制 439

第三节 生产经营管理 440

第四节 经济效益 441

第三章 煤炭工业 443

第一节 矿区及煤种 443

第二节 煤炭生产 445

第三节 煤炭生产经营管理 450

第四节 煤炭企业 453

第四章 水泥工业 453

第一节 生产技术与产能 453

第二节 产品及质量 454

第三节 产量与销售 455

第四节 水泥企业 456

第五章 电力工业 457

第一节 电力生产 457

第二节 供电设施 458

第三节 电力供应 460

第四节 供电企业 462

第六章 冶金与机电工业 462

第一节 冶金 462

第二节 机电 463

第七章 轻化工业 464

第一节 造纸及纸制品 464

第二节 印刷与包装 464

第三节 纺织与服装 465

第四节 化学品与橡胶塑料加工 466

第八章 食品工业 467

第一节 粮油加工 467

第二节 肉类加工 468

第三节 饮料生产 468

第九章 军工企业 469

第一节 建设与搬迁 469

第二节 仪器仪表企业 469

第三节 机械制造企业 470

第十章 建筑与建材工业 472

第一节 建筑 472

第二节 建材 474

第三节 建筑企业改制 476

第十六篇 城乡建设 477

第一章 城乡建设规划 477

第一节 城市规划 477

第二节 集镇规划 478

第三节 农民新村规划 481

第二章 蓥城建设 481

第一节 街道与桥梁 482

第二节 房屋拆迁 487

第三节 房屋建设 488

第四节 广场与公园建设 489

第五节 公用事业 491

第六节 城市绿化 494

第三章 村镇建设 495

第一节 集镇建设 495

第二节 村庄建设 497

第四章 城市建设管理 498

第一节 机构 498

第二节 市政管理 499

第三节 建筑管理 500

第四节 房产管理 502

第五章 住房制度改革 503

第一节 住房分配体制改革 503

第二节 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 504

第十七篇 环境保护 505

第一章 环境污染 505

第一节 大气污染 505

第二节 水体污染 506

第三节 固体废弃物污染 507

第四节 噪声污染 508

第二章 环境监测 508

第一节 大气监测 508

第二节 噪声监测 509

第三节 水体监测 510

第四节 固体污染物监测 511

第三章 污染治理 512

第一节 大气污染治理 512

第二节 水体污染治理 513

第三节 固体污染物治理 514

第四节 噪声治理 514

第四章 环境管理 515

第一节 机构 515

第二节 建设项目环境管理 515

第三节 环境监察 516

第四节 生态环境保护 517

第十八篇 交通运输 518

第一章 陆路 518

第一节 铁路 518

第二节 公路 518

第三节 索道 522

第四节 便民路 523

第五节 桥梁与隧道 523

第六节 车站 528

第二章 水路 529

第一节 航道 529

第二节 渡口 529

第三节 码头 530

第三章 运输 531

第一节 客运 531

第二节 货运 534

第四章 交通运输管理 536

第一节 机构 536

第二节 公路建设管理 537

第三节 公路养护 537

第四节 路政管理 538

第五节 运政管理 539

第六节 费用征收 539

第七节 交通运输体制改革 541

第十九篇 邮政通信 544

第一章 机构 544

第一节 华蓥市邮政局 544

第二节 四川电信华蓥分公司 544

第三节 其他通信机构 545

第二章 邮政 545

第一节 邮路和投递 545

第二节 邮政业务 546

第三章 通信 551

第一节 电信 551

第二节 移动通信 553

第三节 联通通信 554

第四节 铁通通信 555

第二十篇 商贸 556

第一章 商贸管理 556

第一节 管理机构 556

第二节 商贸管理体制 558

第二章 商贸结构 560

第一节 国有商业 560

第二节 集体商业 561

第三节 个体私营商业 562

第三章 商贸市场 563

第一节 市场建设 563

第二节 市场运行 563

第四章 商品购销 567

第一节 日用商品购销 567

第二节 农副产品购销 568

第三节 生产资料购销 569

第四节 废旧物资回收 571

第五节 石油燃气购销 571

第六节 商品展销会 572

第五章 粮油购销 573

第一节 粮食购销 573

第二节 油料购销 576

第三节 粮食储备 577

第六章 对外贸易 579

第一节 外贸企业 579

第二节 外贸产品与营销 579

第七章 服务业 580

第一节 餐饮 580

第二节 宾馆 旅馆 招待所 581

第三节 中介服务 581

第四节 其他服务 582

第八章 商品专卖 584

第一节 烟草专卖 584

第二节 食盐专营 585

第二十一篇 旅游 587

第一章 旅游资源 587

第一节 自然景观 587

第二节 人文景观 590

第三节 旅游节庆 594

第二章 旅游开发 595

第一节 旅游规划 595

第二节 景区建设 596

第三节 旅游线路 598

第四节 旅游商品开发 599

第三章 旅游服务 599

第一节 旅游企业 599

第二节 旅游促销 601

第三节 旅游效益 602

第四章 旅游管理 602

第一节 管理机构 602

第二节 景区建设管理 603

第三节 旅游企业管理 603

第四节 旅游从业人员管理 604

第五节 旅游安全管理 604

第六节 旅游执法 605

第二十二篇 财政 税务 606

第一章 财政收支 606

第一节 财政收入 606

第二节 财政支出 607

第二章 财政监督 610

第一节 集团消费监督 610

第二节 财务监督 610

第三章 财政管理 611

第一节 管理机构 611

第二节 预决算管理 612

第三节 财务管理 613

第四节 资金管理 615

第五节 国有资产管理 616

第六节 会计管理 617

第四章 国家税务 618

第一节 机构 618

第二节 国税税种 618

第三节 国税征收 621

第四节 国税征收管理 622

第五章 地方税务 624

第一节 机构 624

第二节 地税税种 624

第三节 地税征收 629

第四节 地税征收管理 631

第二十三篇 金融 633

第一章 金融机构 633

第一节 银行 633

第二节 合作金融机构 635

第三节 保险机构 635

第二章 货币 636

第一节 货币发行 636

第二节 货币流通 637

第三章 存款 638

第一节 存款种类 638

第二节 存款利率 639

第三节 存款规模 640

第四章 贷款 642

第一节 贷款项目 642

第二节 贷款规模 645

第三节 贷款利率 647

第五章 中间业务 647

第一节 业务项目 647

第二节 业务收入 648

第六章 地方国库 649

第一节 华蓥市支国库 649

第二节 国库业务 649

第七章 保险 651

第一节 人寿保险 651

第二节 财产保险 652

第八章 金融管理 653

第一节 信贷管理 653

第二节 风险管理 655

第三节 结算管理 657

第四节 现金出纳管理 658

第五节 金银管理 659

第二十四篇 民政 660

第一章 优抚安置 660

第一节 优待抚恤 660

第二节 定期定量和临时补助 662

第三节 退伍军人安置 663

第二章 救济救助 664

第一节 救灾救济 664

第二节 “五保”供养 665

第三节 最低生活保障 666

第四节 医疗救助 667

第五节 福利捐助 668

第六节 流浪乞讨救助 668

第三章 民政管理 669

第一节 管理机构 669

第二节 基层政权建设 669

第三节 老龄工作 671

第四节 婚姻登记 673

第五节 收养管理 673

第六节 地名管理 673

第七节 地界勘测 674

第八节 社会团体管理 675

第九节 殡葬管理 676

第二十五篇 人事劳动 677

第一章 人事 677

第一节 机构 677

第二节 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 678

第三节 人事管理 681

第四节 工资福利 685

第五节 专业技术职称管理 687

第六节 专业技术人员管理 688

第二章 劳动 689

第一节 管理机构 689

第二节 劳动就业 690

第三节 劳动保护 692

第四节 劳动监察 696

第五节 社会保险 697

第三章 人事和劳动制度改革 702

第一节 人事制度改革 702

第二节 劳动保障制度改革 703

第二十六篇 教育 704

第一章 学校 704

第一节 幼儿园 704

第二节 义务教育学校 704

第三节 高级中学校 709

第二章 教育教学 710

第一节 学制与学籍 710

第二节 课程设置 711

第三节 中小学生素质教育 712

第四节 考核与考试 715

第五节 教育研究 716

第三章 成人教育 717

第一节 青壮年扫盲教育 717

第二节 企业职工教育 718

第三节 农民技术教育 718

第四节 成人学历教育 718

第四章 大中专招生考试 719

第一节 高校招生考试 719

第二节 中师中专招生考试 720

第三节 成人高校招生考试 721

第四节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722

第五章 经费与设施设备 723

第一节 教育经费 723

第二节 设施设备 726

第六章 教育管理 731

第一节 管理机构 731

第二节 学校管理 732

第三节 教师管理 733

第七章 教育改革 738

第一节 管理体制改革 738

第二节 教育资源整合 739

第三节 办学体制改革 739

第四节 用人制度改革 739

第二十七篇 科学技术 741

第一章 机构 741

第一节 管理机构 741

第二节 民营科学技术机构 741

第二章 科技队伍 742

第一节 科技人员 742

第二节 科技顾问团与特派员 743

第三章 科技普及 744

第一节 科普宣传 744

第二节 科普活动 745

第三节 青少年科普活动 746

第四章 科技应用 746

第一节 科技兴市“十亿工程” 746

第二节 工业科技 747

第三节 科技兴农 748

第四节 科技交流与合作 749

第五章 科技成果评鉴与知识产权保护 750

第一节 科技成果 750

第二节 知识产权保护 751

第三节 专利保护 751

第六章 科技管理 753

第一节 科技项目管理 753

第二节 科技企业管理 755

第三节 科技经费管理 756

第四节 科技管理体制改革 757

第二十八篇 广播电视 758

第一章 机构 758

第一节 管理机构 758

第二节 服务机构 758

第二章 广播 759

第一节 采编播控设备 759

第二节 农村广播 759

第三节 城区广播 760

第三章 电视 760

第一节 无线电视 760

第二节 有线电视 761

第四章 广播电视节目 763

第一节 转播节目 763

第二节 自办节目 764

第三节 稿件采用 765

第四节 节目创优 765

第五章 广播电视管理 767

第一节 节目管理 767

第二节 安全播出管理 768

第三节 广播电视执法 768

第四节 有线电视收费 769

第二十九篇 文化体育 770

第一章 机构 770

第一节 管理机构 770

第二节 事业单位 770

第二章 文化 772

第一节 图书收藏与借阅 772

第二节 文艺创作 772

第三节 文艺展演 774

第四节 民间文化活动 776

第五节 文化市场 778

第六节 文化市场管理 780

第三章 体育 781

第一节 体育协会 781

第二节 体育队伍 782

第三节 体育设施 782

第四节 少儿业余体育训练 782

第五节 群众体育 783

第六节 竞技体育 784

第四章 文物 786

第一节 文物发掘与征集 786

第二节 文物保护 787

第三节 文物研究利用 791

第三十篇 医药卫生 792

第一章 机构 792

第一节 管理机构 792

第二节 卫生事业机构 793

第三节 医疗机构 794

第二章 医疗 797

第一节 医疗队伍 797

第二节 医疗技术 798

第三节 中医医疗 798

第四节 医疗设施设备 799

第三章 疾病防控 800

第一节 免疫预防 800

第二节 传染病防治 801

第三节 地方病防治 804

第四节 职业病防治 805

第五节 “非典”防治 806

第六节 卫生应急 806

第四章 卫生保健 807

第一节 初级卫生保健 807

第二节 妇女保健 808

第三节 儿童保健 809

第五章 爱国卫生运动 810

第一节 除“四害” 810

第二节 城市环境卫生治理 810

第三节 农村环境卫生治理 811

第四节 市民健康教育 812

第六章 医药卫生管理 813

第一节 药品监督管理 813

第二节 卫生执法监督 814

第三节 医政管理 817

第四节 公费医疗管理 819

第七章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820

第一节 开放医疗市场 820

第二节 农村卫生体制改革 820

第三十一篇 社会风土 822

第一章 民间习俗 822

第一节 生产习俗 822

第二节 交易习俗 823

第三节 生活习俗 823

第四节 礼仪习俗 826

第五节 节日习俗 828

第六节 忌讳与迷信 830

第二章 宗族家庭 831

第一节 姓氏 831

第二节 家庭 831

第三节 宗族 832

第三章 宗教信仰 833

第一节 佛教 833

第二节 天主教 833

第三节 基督教 834

第四章 社会风尚 834

第一节 传统美德 834

第二节 文明新风 835

第三十二篇 人物 836

一、人物传 836

向永远 836

匡仕元 836

二、人物简介 837

左明忠 837

刘亚雄 837

匡全民 838

杨胜林 838

肖安英 838

周邦远 839

欧阳晓玲 839

禹建萍 840

胡博 840

夏邦弟 840

雷树福 841

滕昭和 841

三、人物名录 842

附录 854

一、要文辑存 854

二、领导题词 892

三、艺文选载 899

(一)楹联碑文 899

(二)诗文 902

(三)书法美术 911

(四)剪纸篆刻 920

(五)摄影 921

(六)歌曲 924

索引 931

编后记 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