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30年回顾 1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历程 1
一、全面恢复阶段 1
二、正式纳入国民教育阶段 2
三、多途径、多机制发展阶段 3
四、大众化发展阶段 3
五、科学发展阶段 4
六、上水平、突显特色发展阶段 5
第二节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取得的主要成就 5
一、高等职业教育战略地位的确立 6
二、为我国社会发展、产业提升、经济繁荣提供了有力支撑 6
三、确定了为地方、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办学方向 6
四、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了政策性保障 7
五、高等职业教育基本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7
六、有了明确的办学方针 8
七、在高等教育改革中起到先导性作用 8
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方向更加清晰 9
九、高等职业教育特色建设取得突破性成果 9
十、高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10
第三节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取得的基本经验 11
一、宏观层面经验 11
二、中观层面经验 13
三、微观层面经验 14
第二章 新时期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 16
第一节 新时期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属性 16
一、职业性 17
二、社会性 17
三、人民性 18
四、适应性 18
五、产业性 18
六、多样性 19
七、职业导向性 20
八、教学环境与真实职业情境的相似性 21
第二节 新时期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与功能 21
一、新时期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时代特征 21
二、新时期高等职业教育的功能 23
第三节 新时期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 25
一、新时期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背景 26
二、改革的新要求 31
三、新时期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研究 37
第四节 推进新时期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发展 43
一、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框架 44
二、建立符合新时期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需求的新政策 44
三、继续完善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与机制 45
四、推进适合国情的人才培养模式 45
五、催生高等职业教育教师法 46
六、坚持提高质量 47
七、发展创业教育 47
第三章 高等职业教育基本原理 49
第一节 社会学原理 50
一、社会缩影原理 50
二、谋生、立身原理 50
三、宏、微观协调原理 50
四、开放博采原理 51
五、得利统一原理 51
六、合作原理 51
七、多元价值取向统一原理 52
八、消差原理 52
九、逆向原理 53
第二节 经济学原理 54
一、人力资源开发原理 54
二、互动原理 55
三、同构原理 55
四、供求预测原理 56
五、效率、效益原理 56
六、分类指导原理 57
七、适度超前原理 57
第三节 技术学原理 57
一、技术为主原理 57
二、技术解析原理 58
三、职业技术交叉原理 59
四、适用、实用原理 59
五、知、行合一原理 59
第四节 人才学原理 60
一、人才分类原理 60
二、人才成长阶段原理 60
三、能力本位原理 61
四、职业素质定向提高原理 62
五、素质结构分析原理 62
六、职业指导原理 62
第五节 职业教育管理学原理 63
一、职业统筹协调原理 63
二、系统目标管理原理 63
三、超前、反馈、控制原理 64
四、特色原理 64
第六节 职业教育心理学原理 65
一、职业心理结构分析原理 65
二、教育心理研究与职业活动结合原理 65
三、经验分析与心理实验结合原理 66
四、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结合原理 66
第四章 专业 67
第一节 专业设置 67
一、我国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基本状况 68
二、存在的问题 68
三、专业设置的要求 70
四、科学、规范设置和调整专业 72
第二节 特色专业建设 76
一、特色专业建设指导原则 77
二、特色专业建设目标 77
三、特色专业建设内容 78
第三节 专业评估 80
一、专业评估原则 80
二、专业评估内容 81
第五章 课程 85
第一节 概述 85
一、概念 85
二、课程的属性 86
三、课程的分类 89
第二节 课程建设 90
一、当前课程存在的问题 90
二、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观 93
三、课程开发的基本理论 96
四、课程开发的基本原则 99
五、课程结构 105
六、课程体系的构建 110
第三节 课程改革 113
一、课程改革目标取向 113
二、课程开发程序 117
三、课程评价 119
四、课程质量决定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 121
五、课程与教师的关系 125
第四节 课程模式 128
一、对课程模式的基本认识 129
二、课程模式现状 129
三、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模式的构建 131
第六章 教材 135
第一节 目前高等职业教育教材存在的问题 135
一、教材编写与出版失控 135
二、高等职业教育教材特色不明显 136
三、内容不适应现代高新技术发展的需求 136
四、教材内容滞后 136
第二节 高等职业教育教材建设 137
一、教材特点 137
二、教材改革与建设的基本思路 138
三、教材建设的基本原则 141
四、教材建设的具体要求 144
第三节 教材编写 147
一、教材编审程序 147
二、教材评审与评价 147
三、教材的发展趋势 149
第七章 教学 151
第一节 概述 151
一、教学模式 151
二、树立现代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观 152
第二节 教学的实施 153
一、教学理念 153
二、教学要求 154
三、教学改革 156
四、教学方法 158
五、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 162
第八章 教师队伍建设 166
第一节 概述 166
一、教师 166
二、“双师型”教师 166
三、“双素质”教师 168
四、“创新型”教师 169
第二节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师素养 169
一、专业教师的知识结构 169
二、专业教师的职业素养 171
三、专业教师的能力结构 173
第三节 “双师型”教师队伍 176
一、“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176
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177
第四节 高等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 180
一、高等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内涵 180
二、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进程 182
第五节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师培养与培训 185
一、专业教师培养的要求 185
二、专业教师培训 187
三、借鉴国外经验培养培训专业教师 188
四、我国高等职业教师教育 192
五、改进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师培养与培训 195
第九章 高等职业技术本科教育 199
第一节 概述 199
一、概念的界定 200
二、技术本科教育特征 201
三、我国技术本科教育现状 204
四、国际技术本科教育现状 205
第二节 发展技术本科教育 208
一、我国发展技术本科教育的必要性 208
二、我国发展技术本科教育的对策 212
第十章 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 219
第一节 概述 219
一、校企合作的本质 219
二、实施产教合作办学的意义 220
三、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产教合作办学的基本状况 226
第二节 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结合理论要点 228
一、资源依赖论 228
二、博弈论 229
三、企业管理论 229
四、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源论 230
五、构建主义学习论 230
第三节 校企合作办学的对策 231
一、校企合作的新要求 231
二、强化院校与企业的相互渗透、相互参与 232
三、用现代企业管理的理念管理校企合作 234
第四节 深化校企合作的对策 234
一、建立完善的校企合作法律制度 234
二、建立互利互惠共赢的办学模式 236
三、建立“产学研”结合的沟通机制 237
第十一章 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 240
第一节 概述 240
一、集团化办学的内涵 240
二、发展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意义 242
第二节 集团化办学的主要理论依据 244
一、系统管理论 245
二、教育管理相关学科理论 245
第三节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 247
一、基本状况 247
二、发展模式 250
三、集团化办学的管理 253
四、国外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实践 255
第四节 对新时期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再认识 258
一、基本认识 258
二、境内、外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启示 259
三、发展我国职教集团化办学的诉求 260
第十二章 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263
第一节 概述 263
一、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性质 263
二、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 264
三、高等职业教育举办专业学位教育的必要性 265
第二节 高等职业院校举办专业学位教育的探讨 267
一、当前我国专业学位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267
二、高职院校举办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可行性 271
三、举办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对策 273
第十三章 高等职业院校的管理 276
第一节 概述 276
一、基于高等职业教育文化视野的管理 276
二、高职院校管理要有一个好校长 279
三、成为专家型校长的条件 281
第二节 高职院校的战略管理 282
一、战略管理的主要任务 283
二、战略管理的实施 284
第三节 实施“品牌”战略管理 285
一、培育“品牌” 285
二、品牌发展的条件 286
三、品牌管理的实施 287
第四节 教育质量管理 288
一、教育质量的评价 289
二、教育发展的评价 290
第五节 教学管理 292
一、教学管理的信息化和科学化 292
二、二级教学目标管理 293
三、二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296
四、二级管理实行党政共同负责制 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