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抗震救灾引言 1
抗震工程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的诞生 3
西南交通大学赴汶川专家服务团工作纪实 5
铁道人的风采 12
桥梁工程系教授赴安县灾区进行桥梁应急调查与通行性评估 14
战斗在抗震救灾一线的隧道工程专家 16
优秀的集体闪光的足迹 18
低空航摄影像的快速拼接 20
抗震救灾中的交大地质人 22
携手同心无私奉献众志成城抗震救灾 25
震地课堂 29
特殊党费 特殊情怀 31
为了桥梁人的一份责任 33
一片丹心 36
为了灾民,不畏艰险 38
践行建筑设计者神圣的使命 40
他,战斗在唐家山堰塞湖的第一线 42
大灾,见证你职责的神圣 44
奉献,为了输油管的安全 46
不知疲倦的遥感战士 48
2008年春天里的五个瞬间 49
“5·12”地震——辅导员日记 52
中国骄傲 54
灾区服务十日行 57
第二篇 灾后重建 59
引言四川省抗震鉴定与加固技术规程 DB51/T5059——2008编制简介 59
汶川地区建筑震害分析与抗震设计对策 61
青城山泰安古镇建筑震损检测与重建建议 67
青城山宗教建筑结构震害分析 70
首例震损建筑柱顶隔震加固案例 75
隔震设计在剑南春办公楼震后重建中的应用 77
四川剑南春酒厂鉴定与加固设计 79
四川锅炉厂职工宿舍鉴定与加固设计 81
我校峨嵋校区建筑抗震加固设计 83
隧道工程震害调研与修复加固技术 88
青川县竹园镇梁史大桥灾后建设 91
江油市滨江西路下穿隧道灾后恢复重建工程 93
青城山天师洞等景点地震灾害调查与重建建议 94
青城山上清宫等景点震害状况评估与重建建议 96
第三篇 科学研究 99
引言 99
高烈度地震区隧道灾后修复重建关键技术研究 101
高烈度地震区山岭隧道抗减震耦合技术研究 102
强地震条件下路基与桥台的耦合动力响应和破坏机制研究 103
深水桥梁地震响应分析方法 104
唐家山高速滑坡堵江、溃坝机制及堰塞湖可利用性研究 105
强震作用下高速远程和短程滑坡运动机理及堵江溃坝模式对比研究 106
地震灾区基于遥感信息的交通设施损毁快速评价 107
铁路轨道状态地震后快速评估的理论与方法 108
长大交通隧道建设及营运关键科学问题 109
震后次生山地灾害的活动特点与形成规律研究 110
活动断裂区高速公路修筑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 111
大瑞铁路复杂地质艰险山区工程建设成套技术研究-高地温深埋特长隧道修建关键技术研究-高地震烈度地区隧道活动断裂带抗震减震技术研究 112
大瑞铁路复杂地质艰险山区工程建设成套技术研究-高陡边坡特殊支挡工程技术研究 113
铁路工程结构物抗震设计标准与方法研究——铁路隧道工程抗震设计标准与方法研究 114
铁路路基工程抗震设计标准与方法研究 115
高烈度地震区铁路高陡边坡支挡结构抗震设计研究 116
川藏公路通麦至105道班地震诱发公路地质灾害机理及对策研究 117
汶川地震公路震害评估、机理分析及设防标准评价——隧道子课题 118
汶川地震公路震害评估、机理分析及设防标准评价 119
公路隧道抗震及减震技术研究 120
绵竹市回澜大桥匝道桥震后加固技术 121
地震遗址建筑物保护加固方法 124
三塔斜拉桥结构抗震性能分析 126
第四篇 交流与合作 127
引言 127
日本五学会代表团 128
中日“四川汶川地震”灾害修复与重建技术交流研讨会 129
中国-欧盟地震灾害评估与修复技术交流讲座 130
日本学者下河念内对我校四名灾区学生给予资助 131
日本技术士会和我校签署合作协议 132
纪念汶川一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 133
和田章——这是T.Y.Lin的母校! 134
参加“2009年内地与香港建筑业论坛” 137
中日建筑抗震技术人员研修项目 138
土木工程学院获得全国大学生抗震建筑设计挑战赛“总冠军奖” 139
后记 141
鸣谢 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