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第一章 肌肉收缩 10
第一节 骨骼肌纤维的结构 10
第二节 肌肉的特性 17
第三节 骨骼肌的收缩过程 23
第四节 肌肉收缩的形式与力学特征 36
第五节 肌纤维类型与训练 50
第六节 肌电图在体育科研中的应用简介 61
第二章 血液 66
第一节 概述 66
第二节 血液的化学成分和理化特性 72
第三节 血细胞 80
第四节 运动对血液有形成分的影响 90
第五节 血型 96
第三章 循环 100
第一节 心脏的机能 100
第二节 血管的机能 123
第三节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135
第四节 体育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144
第四章 呼吸 150
第一节 肺通气 151
第二节 气体交换和运输 157
第三节 呼吸运动的调节 168
第四节 运动中的氧供应 172
第五节 运动时合理的呼吸方法 180
第五章 物质和能量代谢 185
第一节 消化与吸收 186
第二节 物质代谢 197
第三节 能量代谢 209
第四节 体温 221
第六章 肾脏的排泄 229
第一节 肾脏的泌尿机能 229
第二节 肾脏在保持水和酸碱平衡中的作用 237
第三节 运动对肾脏机能的影响 243
第七章 内分泌 247
第一节 内分泌概述 247
第二节 主要内分泌腺及其作用 250
第三节 体育运动与内分泌 261
第八章 感官 273
第一节 概述 273
第二节 视觉器官 276
第三节 听觉与位觉器官 288
第四节 本体感觉 300
第九章 神经系统 304
第一节 神经元与突触 304
第二节 反射中枢与反射活动的协调 308
第三节 神经系统的感觉机能 319
第四节 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322
第五节 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337
第十章 高级神经活动与运动技能形成 343
第一节 高级神经活动学说 344
第二节 运动技能的形成 362
第十一章力量、速度、耐力的生理学基础 380
第一节 力量素质 380
第二节 速度素质 392
第三节 耐力素质 398
第十二章 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变化的规律 411
第一节 赛前状态 411
第二节 准备活动 415
第三节 进入工作状态 419
第四节 稳定状态 422
第五节 疲劳 424
第六节 恢复过程 430
第十三章 体育教学与训练的生理学基础 435
第一节 体育教学与训练原则的生理学分析 435
第二节 生理负荷量 446
第十四章 儿童少年的解剖生理特点与体育教学和训练 455
第一节 概述 455
第二节 儿童少年解剖生理的一般特点和体育教学与训练 458
第三节 女子解剖生理特点和体育教学与训练 469
第四节 儿童少年身体素质的发展 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