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唐诗学引论 3
序说 3
正本篇 6
唐诗的风骨与兴寄 7
唐诗的声律与辞章 13
唐诗的兴象与韵味 19
唐诗的气象 26
清源篇 30
唐诗的社会渊源 30
唐诗的思想渊源 42
唐诗的文学渊源 56
别流篇 70
唐诗的分期 70
唐前期诗 78
唐中期诗 85
唐后期诗 94
辨体篇 100
唐人古体 100
唐人绝句 105
唐人律诗 113
古近体的消长与同异 125
学术史篇 129
唐诗学的开启期(唐五代) 129
唐诗学的演进期(两宋金元) 133
唐诗学的盛兴期(明代) 139
唐诗学的总结期(清及民初) 145
唐诗学的创新期(“五四”以后) 151
余论 158
附录一 立此存照——《唐诗学引论》书后 162
附录二 隋唐五代诗歌概述 167
再版后记 178
意象艺术与唐诗 183
引言 183
第一章 为“意象”正名 187
一、意象即“表意之象” 187
二、意象不能等同于诗中名物 190
三、物象、事象、情象、理象 193
四、从意象到意境 198
第二章 古典诗歌意象艺术的若干思考 203
一、意象思维揭秘 203
二、意象语言探胜 207
三、意象结构析解 210
第三章 唐前诗歌意象艺术的流变 215
一、《诗经》体式与意象艺术的萌生 215
二、《楚辞》体式与意象艺术的丕变 221
三、两汉诗歌与意象艺术的完形 226
四、魏晋南北朝诗与意象艺术的演进 232
五、小结 242
第四章 唐人“诗境”说考释 246
一、“景”和“境” 246
二、“取境”和“造境” 250
三、“意与境会”和“境生象外” 256
四、“诗境”说在诗学史上的地位 260
第五章 殷璠诗学与盛唐诗风 265
一、“风骨” 265
二、“兴象” 268
三、“声律” 273
四、“词秀调雅”“思苦语奇” 277
五、“三来”与“四体” 279
第六章 唐诗:向成熟的艺术高峰攀登 284
一、成熟的土壤 285
二、成熟的道路 288
三、成熟的表现 295
第七章 “感事写意”说杜诗——试论意象艺术转型之肇端 309
一、杜诗的“感事”艺术 309
二、杜诗的“写意”艺术 317
三、“感事写意”与诗歌意象艺术的转型 324
第八章 从“无我之境”到“有我之境”——兼探大历诗风演进的一个侧面 327
一、“有我”与“无我”之概念辨析 328
二、古典诗歌艺术从“无我”向“有我”之推移 334
三、大历诗人对“有我之境”的刻意营造与功过得失 340
第九章 “诗到元和体变新”——古典诗歌艺术转型之枢纽谈 348
一、时代精神的三重变奏 349
二、从“直觉的表现”到“反省的创造” 356
三、“反省创造”与“假象见意” 364
四、“反省创造”与“以文为诗” 369
五、怎样理解“古今百代之‘中’” 374
第十章 “温李新声”与词体艺术先导——唐诗意象艺术转型之另面观 377
一、晚唐时代氛围下的“秋花”与“夕照” 378
二、从“触景生情”到“因情造景” 380
三、绵密深曲的体性与朦胧隐晦的旨趣 385
四、向着词体艺术的延伸 392
结语 397
后记 408
唐诗学史稿(节录) 413
导言 从唐诗学到唐诗学史 413
唐诗·唐诗学·唐诗学史 413
唐诗学史的取材范围 414
唐诗学史的理论建构 419
唐诗学史的历史分期 423
本书编写说明 427
余论 走向更新之路 429
后记 442
论文汇编 447
唐诗繁荣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47
唐卷子本《翰林学士集》考索 459
高适《燕歌行》与盛唐边塞诗杂议 468
王孟与盛唐田园山水诗札记 474
李贺歌诗三题 478
李商隐综说 495
略论李商隐的政治诗 502
怎样看待李商隐的无题诗 515
李商隐和晚唐咏史诗 526
李商隐诗歌的抒情艺术 535
宏观世界话玉谿——试论李商隐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地位 544
晚唐诗人短论十札 553
韩偓生平及其诗作 562
清人选唐试帖诗概说 574
20世纪隋唐五代文学研究概观 582
唐诗学建设的一点回顾与思考 592
《唐诗学书系》总序 597
〔附〕《唐诗书录》后记 601
《唐诗论评类编》后记 602
《唐诗汇评》前言 603
《唐诗汇评》再版后记 608
《历代唐诗论评选》后记 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