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编 一种观看西学的视域:荀学观念及其现代性话语 3
第一章 导论:传统荀学观念与近现代学术思潮 3
一、问题意识的形成:荀学如何与西学钩合展开对话 3
二、前人研究评述及本书诠释方法 14
三、荀学「观念」与近现代中国学术话语 25
四、研究进路及其展开 42
五、研究成果及未来之展望 48
第二章 「比兴」与「统类」:晚清今文学家「排荀」思维方法之商榷 51
一、引言 51
二、摆荡在学术与政治之间的荀学争议 52
三、「比兴」与「统类」:「孔孟」、「荀子」思维方法比较 67
四、结论 77
第三章 「天行」与「人治」:《天演论》之后的孟、荀话语及其世界图像 79
一、引言 79
二、超越汉宋之争的孟荀比较 84
三、天行与人治:天演之说与达尔文主义 89
四、俭朴与侈奢:自利与利他之间的辩证 107
五、结论 125
第四章 「界」与「类」: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中的儒学伦理向度 133
一、引言 133
二、仁与义:群体与个人价值的调适 136
三、强与富:「明分使群」与「度量分界」 142
四、爱类去界:从国「界」内的新民走向人「类」中的新人 152
五、余论:作为生活价值选择的可能 158
下编 发明传统之外:荀学观念与汉宋思想 165
第五章 「类」与「教」:汉代「天人相应」与「天生人成」的思想绾合及其在风俗信仰上的意义 165
一、引言 165
二、荀学遗绪之一:「类」的知识与社会意涵 170
三、荀学遗绪之二:化俗之「教」 176
四、「寻魅」与「除魅」的交叠 181
五、结论 191
第六章 「分」与「量」:朱熹、陈亮论辩背后的孟、荀观念及其知识系谱 193
一、引言 193
二、「两有」与「两尽」:关于朱熹批评陈亮「义利双行,王霸并用」的争议 196
三、「理」与「礼」的交涉:朱、陈之争与孟、荀思想观念 207
四、余论:义/利、理/欲对峙下的道德悖论 222
附录:「应然」与「实然」:化民成俗如何可能? 235
参考书目举要 245
后记 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