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 5 第4卷 中古时代 秦汉时期 上》PDF下载

  • 购买积分:2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白寿彝总主编;白寿彝,高敏,安作璋主编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208130005
  • 页数:791 页
图书介绍:本书系统论述了自远古时代起至1949年的中国历史。全书由22名著名历史学家分别担任分卷主编,近500位作者参与撰写,是一部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充分反映20世纪学术界最新研究成果,体例新颖独特的恢宏巨著。该卷主要叙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国历史,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生活等方面。

甲编 序说 1

第一章 文献资料 1

第一节 基本史籍 1

《史记》 1

《汉书》 4

《后汉书》 6

《三国志》 9

《汉纪》 10

《后汉纪》 10

《三辅黄图》 11

《华阳国志》 12

《水经注》 12

第二节 史籍佚文的辑本 13

《东观汉记》 13

八家《后汉书》 14

《汉官六种》 16

其他逸史的辑本 17

第三节 经纬及有关传注的史料价值 18

第四节 小学书的史料价值 20

《说文解字》 20

《方言》、《释名》、《急就篇》 20

第五节 诸子书的史料价值 21

《新语》和《新书》 21

《淮南子》和《春秋繁露》 22

《白虎通义》 22

《论衡》和《新论》 23

政论书 23

《盐铁论》和农事书 24

《太平经》和《牟子理惑论》 25

《风俗通义》 26

天文数学书 26

医药书 26

第六节 文集及古小说的史料价值 27

《蔡中郎集》、《扬子云集》、《孔北海集》 27

《西京杂记》、《博物志》 28

第二章 考古资料 29

第一节 秦都咸阳和碣石行宫 29

秦都咸阳 29

碣石行宫 30

第二节 秦始皇陵园 31

秦始皇陵园 31

与陵园建制有关的遗迹 32

第三节 西汉长安城和东汉洛阳城 34

西汉长安城 35

汉长安城南郊礼制建筑群遗址 37

东汉洛阳城及南郊礼制建筑 38

第四节 秦汉长城及沿线城鄣烽塞 40

秦汉长城 40

长城沿线的城郭鄣塞 42

第五节 汉代帝陵 45

西汉十一陵 45

西汉的陵寝制度 45

东汉十二陵 47

第六节 汉代诸侯王列侯墓 48

墓制的分类和发展 48

两汉王侯墓制举例 49

第七节 秦汉简牍和石刻 54

秦代简牍 54

西北边塞遗址出土的汉代简牍 56

汉墓中出土的简牍 58

秦汉石刻 62

第八节 汉代少数族地区的考古资料 65

北方地区 66

新疆地区 69

西南地区 72

第三章 研究概况 78

第一节 近代史学关于秦汉史的研究 78

王国维、顾颉刚、吕思勉、劳榦 78

吕振羽、范文澜、翦伯赞、侯外庐 81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关于秦汉时期民族史的研究 84

匈奴史 84

百越和西南夷的历史 85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关于秦汉经济史的研究 86

封建土地所有制 86

赋役制度 88

第四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秦汉政治史的研究 90

政治制度 90

农民战争 92

第五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秦汉学术思想史的研究 93

思想史 93

史学史 95

第六节 社会性质问题的研究 96

第四章 本卷编撰意图 100

乙编 综述 101

第一章 秦汉时期的民族 101

第一节 汉族 101

民族融合的历史趋势 101

民族的统一和国家的统一 104

汉族名称的确定 105

第二节 匈奴 106

匈奴社会经济 106

匈奴社会结构 109

匈奴的奴隶制政权 110

第三节 东北各族 112

乌桓 112

鲜卑 115

夫余 118

挹娄 118

高句丽 119

第四节 西域各族 120

西域的地理形势和民族分布 120

政治组织形态 122

汉经济文化对西域的影响 123

第五节 氐和羌 124

氐族 124

羌族最先居住的地区 126

羌族的耕牧生产 126

羌族的社会组织 127

羌族的物质文化 129

第六节 西南夷 130

西南夷的地区分布 130

西南夷社会经济的发展 130

汉对西南夷地区的开拓 131

汉文化对西南地区的影响 133

第七节 蛮与越 134

蛮的主要分支 134

百越的族系 136

百越地区社会发展的不平衡 138

百越之走向民族融合 138

第二章 秦封建皇朝的建立 141

第一节 秦皇朝的建立 141

秦皇朝建立之初的基本形势 141

树立至高无上的皇权 144

建立封建朝廷 147

废分封,置郡县 152

第二节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155

统一东南和南方的越族地区 156

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159

通西南夷 163

第三节 秦朝强化统治的措施 165

颁布通行全国的法律 165

继续消除原六国的反秦势力 167

统一文字、度量衡和货币 169

修驰道、直道,巡行各地 175

焚书坑儒 179

第三章 秦的暴政与秦末农民战争 182

第一节 秦的暴政与社会矛盾的激化 182

“尊奖兼并之人”,维护奴隶制残余 183

繁重的赋役 185

严酷的刑罚 188

秦始皇的最后一次巡游及其猝死沙丘 191

沙丘之变,二世“暴虐以重祸” 193

第二节 陈胜、吴广起义 196

大泽乡起义 196

“张楚”政权的建立与反秦斗争的蓬勃发展 199

陈胜起义军的军事进攻及其西征的失利 201

六国旧贵族的分裂活动与陈胜起义的失败 205

第三节 刘邦、项羽起义 207

刘邦沛县起义 207

项梁、项羽的会稽起义及其渡江而西 210

刘邦、项梁、项羽的反秦斗争与薛城之会 211

秦统治集团内部矛盾的激化 214

巨鹿之战 217

刘邦入关与秦的灭亡 221

第四章 西汉皇朝的建立和巩固 226

第一节 对楚战争的胜利 226

刘项入关后的分歧 226

汉楚在荥阳、成皋间的相持 228

垓下之围和项羽之死 230

汉初君臣说刘项成败 231

第二节 汉皇朝规模的树立 232

律令法仪的制定 232

定都长安 233

汉承秦制与除秦苛法 234

对历代兴亡的鉴戒 235

第三节 汉家皇权的强化 236

异姓王的消除 236

吕后掌权和诸吕的诛灭 239

郡县制与封国制的并存 241

第四节 “文景之治” 243

薄税劝农,与民休息 243

汉与匈奴、南越的修好 246

削藩与平定吴楚七国之乱 248

第五章 西汉盛世 252

第一节 西汉盛世和武帝的基本政策 252

西汉盛世的历史条件 252

“举贤良、明教化” 253

尚法尊儒 256

第二节 强干弱枝的重要措施 258

迁徙郡国豪富 258

推恩王侯子弟 259

惩治地方豪侠 260

榷盐铁、均输、铸币、告缗 262

第三节 民族关系和统一局面的发展 264

汉与匈奴的和战 265

汉与西域各国的交通 266

汉与西南夷、东南、东北各民族的关系 269

第四节 武帝末年的社会动荡及其转机 271

武帝末年的社会动荡 271

轮台之诏和社会安定的转机 273

富民政策的推行 275

第五节 宣帝“中兴” 275

霍光秉政。宣帝即位的初年 275

宰辅的得力和吏治的循良 277

匈奴款塞。河西屯戍 279

王霸道的杂用 280

第六章 西汉的衰落 282

第一节 西汉的衰落 282

大政方针的改变 282

宦官、外戚窃取权力的斗争 283

第二节 王莽篡汉 286

王莽篡汉 286

王莽复古改制 290

第三节 绿林、赤眉大起义 295

西汉晚年阶级矛盾的激化 295

绿林、赤眉大起义 296

新朝的灭亡和农民起义的失败 300

第七章 东汉皇朝的建立 304

第一节 东汉皇朝对全国的统一 304

对山东等地割据势力的平定 304

对公孙述等割据势力的平定 305

第二节 东汉的政治体制 307

加强朝廷集中的权力 308

加强朝廷在地方上的权力 310

对豪强地主武装势力的妥协 311

儒家经学进一步神学化 312

第三节 南北匈奴和西域各国 314

东汉初期的汉、匈关系 314

南匈奴的内附 315

北匈奴的衰落 317

东汉初年的西域 320

班超通西域 321

第四节 与域外交往的发展 326

汉与朝鲜、日本的经济、文化联系 326

“丝绸之路”的开辟。汉同中亚、西亚、南亚地区诸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329

南海交通。汉同东南亚及西方诸国的友好往来 331

第八章 外戚、宦官、党锢。黄巾大起义 335

第一节 外戚、宦官与东汉政治 335

外戚、宦官的轮番专政 335

桓、灵帝时期宦官的骄横 338

外戚、宦官专政与东汉政治的腐朽 340

第二节 累世公卿局面的形成。门阀的出现 341

东汉任官制度与门阀大族的出现 342

经学世家与门阀的形成 344

第三节 反宦官斗争和“党锢”事件 346

反宦官斗争 346

“党锢”事件 349

第四节 黄巾大起义 351

持续不断的人民反抗斗争 351

黄巾大起义 357

各地人民继续坚持的反抗斗争 361

黄巾大起义的历史作用和意义 364

第九章 秦汉时期的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 368

第一节 秦汉时期的中国和同时的世界 368

秦和孔雀帝国 368

西汉和罗马 370

东汉、贵霜、安息和罗马 372

第二节 秦汉时期东西方联系的形成 374

最初的联系 375

汉与西域各国的直接联系 375

海上交通与汉对南方、西南方的经营 377

丙编 典志 382

第一章 农牧业 382

第一节 农业经济在分布地区上的发展 382

第二节 铁农具的发展和牛耕的普及 383

第三节 具有地区特点的农田水利 385

第四节 农作制的演变和耕作技术的提高 387

农作制的演变 387

耕作理论和技术的提高 388

代田法和区田法 389

第五节 作物栽培技术的进步 391

第六节 蚕桑技术和畜牧兽医技术的发展 394

蚕桑技术的发展 394

畜牧技术的发展 395

兽医的发展 396

第七节 农学著作 397

第二章 土地制度和阶级结构 398

第一节 地主阶级的等级结构和土地等级制度 398

全国最高的地主 398

地主阶级的主要等级 400

世家地主 401

豪族地主和高资地主 405

封建土地等级所有制 407

第二节 官田和民田 409

小农对土地的占有和使用 409

秦代官田的经营管理 413

西汉官田之盛 416

世家、豪富的土地兼并 424

第三节 农民及其他劳动者 431

秦代的农民 431

秦代的手工业劳动者 435

秦代奴隶制残余的严重性及其历史地位的估计 438

两汉时期的自耕农 441

两汉时期的依附农民 443

两汉时期的宾客、“宗族”和雇农 446

两汉时期的手工业劳动者 449

两汉时期的奴隶制残余和奴隶身份的变化 451

第三章 官私手工业 454

第一节 官府手工业 455

官府手工业的管理系统 455

官府手工业的类别 460

官府手工业的材料来源 463

官府手工业的劳动力来源 464

无偿劳役制 466

官府手工业的作用与弊端 467

第二节 民间手工业 469

采矿业、煮盐业与冶铸业 470

纺织手工业 472

制陶手工业 475

造船和造纸手工业 476

第四章 手工业技术 480

第一节 建筑 480

木结构的广泛使用 480

宫殿建筑和万里长城 481

城市建筑和规划 482

第二节 水利 483

秦代的水利事业 483

汉代的水利事业 483

黄河的治理 484

汉代的水利史专著 485

第三节 纺织 486

秦汉时期纺织技术的发展 486

纺织机械的发展 487

第四节 采矿 488

汉代矿业的特点 488

汉代采矿技术 489

第五节 冶金 490

秦汉冶铁业的发展 490

炼铁技术 491

制钢技术 492

铸造技术 493

第六节 机械 494

农业机械 494

扬水机械和风扇车 495

水碓 495

候风地动仪 496

机械中转动原理的应用 497

机械与冶金技术的发展 498

第七节 交通运输 498

陆路交通 498

水路交通和造船业 499

第八节 造纸术 500

第九节 陶瓷 501

陶塑技术 501

画像砖和瓦当 501

铅釉陶的发明 502

原始瓷 503

第十节 玻璃 503

第十一节 漆器 504

第十二节 酿造 505

第十三节 制盐 505

第十四节 石油天然气 506

第五章 商业和货币 509

第一节 官营商业 509

第二节 民营商业 512

第三节 边区及域外商业活动 518

第四节 货币 521

黄金和铜钱 521

以布帛充货币 526

货币铸造权 527

第六章 都会与里(坊)市制度 529

第一节 六大都会 530

长安 530

洛阳 531

邯郸 532

临淄 533

南阳(宛城) 534

成都 534

第二节 地区性都会 535

咸阳 535

杨与平阳 536

温、轵 536

曲逆 537

燕、蓟 537

陶、睢阳 537

陈 538

江陵(故郢都) 538

寿春、合肥 538

吴 539

番禺 539

颍川 539

荥阳 540

第三节 里(坊)市制度 542

第七章 国内外交通 548

第一节 秦的水陆交通和直道、驰道的修建 548

第二节 汉代水陆交通的发达 551

汉代交通中心向洛阳的转移 551

汉代的陆路交通 552

汉代的水路交通 557

第三节 秦汉时期对外的交通路线 559

对安息、大秦等国的交通:丝绸之路 559

对南海诸国的交通 561

对朝鲜、日本等国的交通 563

海上的交通工具 564

秦汉时期在交通发展上的历史性成就 564

第八章 户籍制度 566

第一节 秦的户口版籍之制 566

什伍连坐的户籍制度 566

户籍的申报 568

户口册的内容 570

民户户籍和特殊户籍 572

第二节 汉代的户籍制度及其演变 574

秦汉户籍制度的同异 574

汉代户等的划分 576

汉代的“名数” 579

汉代户籍的迁移 580

汉代户籍的核实 582

第九章 上计制度 584

第一节 秦汉上计制度记载的缺乏和对其进行研究的必要 584

第二节 战国和秦皇朝的上计制度 585

第三节 汉代的上计制度 590

西汉对上计制度的重视 590

汉代上计的官吏 592

汉代上计的层次 595

东汉时期上计制度的变化 596

第四节 上计制度的作用 598

第十章 赋税制度 603

第一节 秦的赋税制度 603

田租和田亩附加税 603

口赋 605

关市之税和商品税 607

山海池泽之税 608

第二节 汉代赋税的类别及其演变 609

田租及其税率的下降和征收的办法 609

刍、稿税的加重 611

东汉后期新增的田亩附加税:“亩敛税钱” 614

口赋 615

代役钱:“更赋” 617

献费 619

关于商业和私有财产的税 619

山海池泽之税 624

第三节 秦汉时期有关赋税制度的特殊规定 626

对边远少数民族实行的赋税制度 626

对商贾、奴婢、大家族、老年、妇女等户口实行的特殊赋税制度 627

第十一章 徭役制度 630

第一节 “更役”制及其特征 630

第二节 徭役的类别与期限 633

“更役” 633

“外徭” 634

“赀徭” 636

“居役” 637

第三节 徭役的役龄与役期 639

傅和傅籍 639

役龄和役期的秦制 639

役龄和役期的汉制 642

第四节 徭役的服役范围 644

官府杂役 644

官府土木工程 644

长城、陵寝、宫殿、道路等的修建 645

郡国煮盐、采矿、冶铁及制作器物之役 646

屯戍之卒也服劳役 647

第五节 徭役的豁免 647

第一类型:“赐复” 648

第二类型:“买复” 652

第三类型:“爵复” 654

第六节 秦汉徭役剥削的残酷性 655

过年、逾时之役 656

官吏擅兴徭役 657

严禁逃役 657

服役者自备衣物 658

妇女从役制 659

“吏役”制 659

谪戍、赀戍制 660

第十二章 朝廷、郡县和封国 664

第一节 朝廷 664

皇帝 665

三公和上公 666

诸卿 671

中朝官 676

宫官 679

第二节 郡县 680

州官的设置和演变 681

郡守和郡廷官吏 683

县廷及其基层官吏 686

少数民族地区的特设官 689

第三节 封国 691

王国 692

侯国 695

第十三章 官吏的选用、考核及其他制度 698

第一节 选官制度 698

选官方式一:察举 699

选官方式二:征辟 705

选官方式三:考试 707

选官方式四:任子 709

选官方式五:纳赀和卖官 710

选官的其他方式 711

选官法规 711

第二节 任用制度 713

任用方式 713

任用法规 717

第三节 考核制度 720

上计与考课 721

迁降与赏罚 723

第四节 赐爵制度 726

秦的赐爵制度 726

西汉初对秦爵制的因袭 727

西汉时期赐爵制的变化 728

东汉军功爵制的衰亡 730

第五节 秩俸、休假和致仕 731

秩俸 731

休假 733

致仕 736

第十四章 兵制 739

第一节 禁军、宫城近卫军和京畿驻军 739

宫廷禁军 739

宫城近卫军 740

京师及畿辅驻军 741

第二节 郡国兵 743

第三节 边防兵 745

边郡兵 746

属国兵 747

西域都护府屯军 749

第四节 征兵制 750

应征条件和应征士兵的待遇 750

免役的特权 752

兵役的多种名目 753

边郡兵役和封国兵役 755

征兵制的败坏 756

第五节 募兵及正式兵役以外的各种兵源 757

募兵制的推行 757

正式兵役以外的各种兵源 758

第六节 军队的指挥和组织系统 760

第七节 军队的训练和考核 764

第八节 有关兵制的其他问题 766

兵器和兵种 766

军需供应 768

边塞的设施与防御 768

行军与屯驻 770

军纪军法 770

第十五章 刑法 772

第一节 秦汉时期的立法活动和法律形式 772

秦代的立法活动 772

汉代的立法活动 774

秦汉的法律形式 777

第二节 秦汉法律的立法精神和阶级本质 779

维护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 779

维护封建等级的统治秩序 781

维护封建的父家长制 782

第三节 秦汉的刑罚制度 784

死刑 784

族刑 785

肉刑 785

笞刑 787

徒刑 787

籍没 788

迁刑和徙边 789

罚金 789

第四节 秦汉的司法制度 790

司法组织 790

诉讼制度 790

审判制度 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