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泉州湾河口湿地生态恢复意义 1
摘要 1
Abstract 2
第一节 红树林概述 3
一、红树林简介 3
二、红树林生态恢复造林的意义 4
第二节 泉州湾河口湿地概述 12
第三节 泉州湾河口湿地生态恢复造林意义 14
一、泉州湾河口湿地造林的生态意义 14
二、生态恢复造林的经济意义 15
三、生态恢复造林的旅游和休闲价值 19
四、生态恢复造林的药用价值 20
五、生态恢复造林在增强碳汇和去污能力方面的意义 20
参考文献 21
第二章 泉州湾河口湿地的环境异质性 27
摘要 27
Abstract 28
第一节 湿地环境及其异质性 29
第二节 Arcgis地质统计空间分析方法 37
第三节 泉州湾河口湿地生态环境的异质性 40
一、土壤pH异质性 40
二、土壤盐度异质性 44
三、营养元素异质性 47
四、重金属异质性 61
第四节 泉州湾红树林生物环境的异质性 79
一、水解酶的异质性 81
二、氧化酶的异质性 87
三、微生物环境的异质性 92
参考文献 98
第三章 泉州湾河口湿地优势植物的环境适应性及其适应环境辨识 111
摘要 111
Abstract 113
第一节 辨识方法 114
第二节 植物生理对环境的适应及适应环境辨识 116
一、植物光合特性对环境的适应及适应环境辨识 117
二、植物泌盐特性对环境的适应及适应环境辨识 121
三、叶绿素荧光特性对环境的适应及适应环境辨识 127
第三节 植物动态生长发育对环境的适应及适应环境辨识 132
一、Logistic曲线 132
二、不同红树植物株高动态生长变化 133
三、不同红树植物生物量动态生长变化 136
第四节 植物-土壤系统对环境的适应及适应环境辨识 140
一、植物-土壤系统对土壤淤积的适应及适应环境辨识 140
二、植物-土壤系统对盐分和碱度的适应及适应环境辨识 145
三、植物影响下的土壤营养物质对湿地环境的适应及适应环境辨识 147
四、植物影响下的土壤酶对湿地环境的适应及适应环境辨识 150
第五节 与植物匹配的河口湿地环境的辨识 152
参考文献 163
第四章 泉州湾河口湿地红树林生态恢复造林技术 169
摘要 169
Abstract 170
第一节 优势红树林造林布局规划与优势树种造林技术 171
一、树种选择与布局原则 172
二、不同树种造林技术 174
第二节 泉州湾河口湿地红树林生态修复造林 178
一、区域划分与优势植物筛选 180
二、植物的环境适应性 181
三、与植物匹配的适生环境 183
四、与湿地环境匹配的适生植物 183
五、泉州湾河口湿地生态修复造林技术方案 183
六、泉州湾河口湿地红树林造林技术要点 187
七、红树林造林质量评价 189
第三节 红树林造林过程中灾害的防范 190
一、台风灾害的防范 190
二、极端温度灾害的防范 193
三、极端干旱的防范 195
四、海水浸淹程度不均的防范 195
五、动物危害的防范 195
参考文献 198
附录 植物—土壤系统理化分析和生化测定方法 202
一、植物光合特性和叶绿素荧光特性分析 202
二、植物动态生长的测定 205
三、土壤淤积测定 206
四、土壤理化指标的测定 207
五、土壤中生化指标的测定 216
参考文献 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