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金泰廙主编
  • 出 版 社: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309110913
  • 页数:300 页
图书介绍:本书共5篇31章。以维护劳动者的健康与尊严为出发点,围绕着保障和增进劳动者健康、实现体面劳动的主题,系统地介绍了职业卫生和职业医学的基本概念、学科目标、研究范畴、研究方法和发展应用。根据国家公共卫生发展方向和社会要求,从“劳动者健康与尊严”、“劳动者职业卫生与安全”、“劳动者健康损伤防治”及“劳动者健康管理”等方面详细介绍了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重点放在造就健康劳动者群体、使劳动者能以健壮的体魄与健康的心态投入劳动过程、采取对劳动者健康的监测和保护、对可能接触到各种有害因素造成劳动者身心健康损害的防治、以及实现劳动者健康管理和服务的理念。

第一篇 概论 2

第一章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学科目标 2

第二章 职业性有害因素与职业性病损 5

第三章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任务与准则 10

第四章 遗传和环境交互作用 13

第二篇 劳动者健康与尊严 18

第一章 劳动、健康与尊严 18

第一节 劳动、劳动者与健康 18

第二节 全面推进劳动者健康 22

第二章 工作安排与劳动者健康 26

第一节 工作安排原则 26

第二节 时间安排与人的健康 28

第三章 职业紧张与劳动者健康 34

第一节 职业紧张 34

第二节 职业紧张源及激化因素 41

第三节 职业紧张的管理策略 44

第四章 工作、家庭与劳动者健康 46

第一节 工作-家庭冲突 46

第二节 工作-家庭冲突与健康 50

第五章 全社会参与保护劳动者健康 54

第一节 劳动者 54

第二节 用人单位 55

第三节 职业卫生服务机构 56

第四节 政府部门 57

第五节 社会公众 58

第三篇 劳动者职业卫生与安全 62

第一章 职业有害因素的控制原则 62

第一节 化学性危害因素的预防与控制 62

第二节 物理因素的控制 63

第三节 生物因素的预防控制 66

第二章 职业性有害因素识别 68

第一节 识别的通则 68

第二节 化学性危害因素识别 69

第三节 物理性因素 72

第三章 职业环境监测 74

第一节 监测的对象的确定 74

第二节 车间空气中有害物监测 74

第三节 车间物理性有害因素的测量 77

第四节 环境监测数据评价和长期监测计划 78

第四章 生物监测 79

第一节 生物标志 79

第二节 生物监测的特点 80

第三节 常见生物监测类别 81

第四节 生物监测策略 81

第五节 生物接触的卫生标准 82

第五章 职业伤害与职业安全 84

第一节 职业伤害分类 84

第二节 职业伤害发生的危险因素 85

第三节 我国安全生产管理的方针政策 86

第四节 企业安全文化与安全理念 87

第五节 职业安全事故预防策略 88

第六节 职业伤害的赔偿 91

第六章 厂房设计与工业照明 92

第一节 厂房设计 92

第二节 工业照明 95

第七章 工业通风 100

第一节 工业通风方法的分类 100

第二节 排风系统 102

第三节 通风设备的安全、维护及管理 104

第四节 通风的效果评价 104

第八章 个人防护用品 106

第一节 个人防护用品分类 106

第二节 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选择 111

第三节 个人防护用品的管理 113

第四篇 劳动者健康损害防治 116

第一章 生产性毒物与职业中毒 116

第一节 概述 116

第二节 金属与类金属中毒 123

第三节 刺激性气体中毒 134

第四节 窒息性气体中毒 139

第五节 有机溶剂 147

第六节 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 154

第七节 高分子化合物 160

第八节 农药 167

第二章 生产性粉尘与尘肺 174

第一节 概述 174

第二节 游离二氧化硅粉尘和矽肺 178

第三节 煤尘、煤矽尘与煤工尘肺 181

第四节 硅酸盐尘与硅酸盐尘肺 184

第五节 其他粉尘所致尘肺 186

第六节 有机粉尘及其健康危害 189

第三章 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 192

第一节 气象条件 192

第二节 噪声 197

第三节 振动与振动病 205

第四节 非电离辐射和电离辐射 210

第四章 职业性有害因素所致其他职业病 217

第一节 生物性有害因素所致职业性损害 217

第二节 职业性皮肤病 221

第三节 职业性五官疾病 223

第四节 职业性肿瘤 228

第五节 其他职业病 234

第五篇 劳动者健康管理 236

第一章 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 236

第一节 我国职业病防治法律体系概述 236

第二节 我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化进程 237

第三节 《职业病防治法》介绍 238

第四节 《职业病防治法》相关配套法规介绍 238

第五节 职业卫生标准 241

第二章 职业卫生标准 243

第一节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243

第二节 生物接触限值 247

第三节 化学致癌物职业接触“限值” 247

第四节 职业卫生标准的应用 248

第三章 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及企业社会责任 250

第一节 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 250

第二节 企业社会责任 252

第三节 企业是贯彻实施职业安全与卫生的责任主体 253

第四章 职业病危害的信息沟通 256

第五章 职业健康监护 260

第一节 概述 260

第二节 职业健康监护的种类与内容 261

第三节 职业健康监护方法和检查指标 263

第四节 职业健康检查结果的报告与评价 264

第五节 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265

第六章 职业卫生安全管理体系 266

第一节 概述 266

第二节 职业卫生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 268

第七章 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档案的建立 272

第一节 概述 272

第一节 职业卫生档案的基本内容 272

第八章 工作场所健康促进 278

第一节 工作场所健康促进的基本概念 278

第二节 工作场所健康促进的实施 280

第九章 慢性病控制与管理 284

第一节 职业人群生活方式干预与主要慢性病预防 284

第二节 职业人群的慢性病管理 289

第十章 女工卫生与保健 293

第一节 女性生理特点与社会角色 293

第二节 女工特殊时期的职业接触与健康问题 294

第三节 女职工健康促进 296

主要参考书籍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