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先秦诸子及中国文化的超越突破 1
导言:中国文化的精神 1
1.1 道德是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秩序的正当性基础 3
道德是什么?何为正当性? 3
以家庭、家族为中心的等级秩序的道德化 7
以道德为终极关怀 12
1.2 孔子和中国文化的超越突破 15
什么是超越突破? 15
《论语》的观念结构 18
先秦儒学:从孔子到孟子、荀子 21
1.3 诸子百家 29
道家:对儒家价值的全盘否定 29
名家和法家 33
杨朱和墨家为什么消亡 36
1.4 轴心文明的四种超越突破基本形态 41
实现文化超越突破的两个关键要素 41
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 44
印度解脱宗教 46
古希腊认知理性 46
中国文化的超越视野 48
第二讲 中国文化大传统的形成——汉代思想和中国传统社会的结构 51
导言:文化和社会的互相塑造 51
2.1 儒学和社会互动:“家”、“国”同构体的形成 52
缺乏正当性的政权:大秦帝国 52
为什么独尊儒术? 54
“家”、“国”同构与“国家” 55
大一统、王法和文官制 60
2.2 儒学群经的起源:结构和功能 64
儒家经典:从五经到十三经 64
《礼记》的意义 66
《春秋》和微言大义 70
《周易》及其功能 75
两汉的黄老之学、《淮南子》、扬雄与王充 80
2.3 道德意识形态和社会耦合:中国传统社会的结构 83
社会整合的三个层次 83
国家和天下 88
独特的市场经济 90
2.4 王朝循环和中国政治文化的连续性 95
社会结构稳态及变化 95
超稳定系统结构与韦伯命题 100
大历史观:轴心文明的形成和演化 102
第三讲 魏晋玄学与常识理性的形成——中国文化第一次受外来冲击 109
导言:为什么要讨论魏晋玄学? 109
3.1 外来冲击和宁宙论儒学的不可欲 111
应然无限扩张的后果 111
天灾对宇宙论儒学的冲击 113
半牧半农民族南迁及大一统帝国的分裂 115
3.2 家国同构机制受到干扰及魏晋玄学 118
九品官人法和门阀政治 118
儒学的家学化和“玄礼双修” 121
什么是道德价值逆反 124
道家的支解:修身指向否定儒学的价值 126
越名教而任自然 128
对无、无为的追求:亲和佛教与道教兴起 131
3.3 常识理性:中国道德意识形态后设层面的形成 137
什么是常识理性? 137
从无为到无:道德的形而上学基础 141
从“贵有论”到“独化”和“玄冥之境” 146
3.4 常识理性和中国艺术的精神 153
自然合理的双重后果 153
中国艺术精神的本质 155
“画山水”观念的起源 157
传神论的起源 161
终极关怀的变化对文化融合的意义 164
第四讲 佛学和中国式佛教 167
导言:为什么要讨论佛学和佛教? 167
4.1 佛教的基本思想 169
印度解脱宗教的结构 169
早期佛学基本教义:《阿含经》 173
十二因缘 175
解脱之道与“三法印” 178
怎样理解轮回? 181
4.2 大乘佛学 185
个人解脱还是普度众生? 185
何为“如来”? 187
大乘第一阶段 中观:“八不中道” 189
从般若空宗到唯识论的“妙有” 191
唯识论与“八识” 194
大乘佛教两阶段与真常之教 197
4.3 佛教进入中国的三个阶段 199
格义阶段:选择性吸收 199
学习阶段:佛经大翻译运动 203
重构阶段:中国心性论佛教 208
天台宗、华严宗、净土宗 210
4.4 中国式佛教与社会的互动 213
禅宗:心性论佛学的最终形态 213
“一心”的呈现:心性论佛学的结构及其对儒学的冲击 216
隋唐帝国兴起与秦汉的类似性 218
常识理性对禅宗的改造 221
佛教和东亚社会之间的双向塑造 223
第五讲 宋明理学与第一次文化融合 228
导言:宋明理学在儒学中的定位 228
5.1 隋唐到五代:儒学与佛、道教的冲突及融合 230
唐代的政治思想及儒学面临的问题 230
韩愈、李翱对重建儒学心性论的贡献 234
分裂的五代与山水画的崛起 236
常识理性对儒学的重构 239
5.2 程朱理学的创建 243
周敦颐:太极图说和圣人可学 243
张载、程颢和程颐:气论、《定性书》、“性即理” 249
朱熹体系的形成 255
《近思录》:理学修身结构之呈现 260
四书五经的形成 262
5.3 第一次文化融合的完成及理学的分系 265
心学和理学的对峙 265
“穷理”还是“致良知”? 267
“天泉证道”和“满街是圣人” 270
狂禅和明末思想大解放 272
宋明理学的分系 276
分系的理论意义 280
5.4 宋明理学的世界影响:对东亚社会的塑造 282
中国传统社会家国同构体的成熟 282
程朱理学在朝鲜 285
朱子学和日本江户时代 288
第六讲 清代思想与中国近代传统 294
导言:为什么要研究清代思想? 294
6.1 明末清初民间思潮的大转向 296
士人的亡天下之痛 296
理学境界层面的粉碎 301
以礼代理、经世致用、考据和格致 305
6.2 新修身模式的结构和意义 308
代表人物:顾炎武、颜元、李二曲 308
考据学及其分化 311
格致之学和中国科学主义的源头 316
6.3 气论哲学对儒学的重构:中国近代传统 318
气论哲学的破与立 318
王船山的气论:唯物论和进步观的起源 320
《黄书》和汉族民族主义 323
刘宗周的气论心学:慎独和狠批私字一闪念 326
黄宗羲的气论:《明儒学案》和《明夷待访录》 329
绅士公共空间的本土源头 332
戴震的常识具体主义,揭示“以理杀人”的逻辑 336
醒得太早的人:中国式自由主义的原型 340
6.4 清代思想演化的大趋势 343
深层结构的支配性 343
清代官方哲学的僵化 347
推动思潮变化的两种动力 350
波澜壮阔的近现代来临 353
参考书目 356
人名索引 377
图表索引 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