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项目概要 1
第一节 意义与目的 1
一、耕地地力评价工作的重要性 1
二、耕地地力评价工作的目的 1
第二节 任务来源及依据 2
一、工作任务来源 2
二、工作依据 3
第三节 工作目标与预期成果 3
一、耕地地力评价工作对象与范围 3
二、耕地地力评价工作目标 3
三、耕地地力评价工作的预期成果 3
第二章 林州市基本情况与农业生产现状 4
第一节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4
一、地理位置 4
二、行政区划 4
第二节 农村经济与农业生产 6
一、农村经济概况 6
二、农业生产现状 7
第三节 农业自然资源条件 9
一、气候资源 9
二、水文地质 12
第四节 农业基础设施 15
一、农业水利 15
二、农业生产机械 15
第五节 农业生产简史 15
第六节 农业生产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17
一、耕地地力水平仍低,有待进一步提高 17
二、抗击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 18
三、作物布局不够合理 18
四、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小,产业化水平低 18
五、农业劳动者素质偏低 18
六、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不健全 19
第七节 农业生产施肥情况 19
一、农业生产施肥的历史变化 19
二、化肥施用数量与粮食产量的变化趋势 20
三、施肥现状 21
四、其他化肥的施用现状 23
五、施肥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3
第三章 土壤与耕地资源特征 25
第一节 耕地立地条件 25
一、地形地貌 25
二、母岩及成土母质 27
三、自然植被 29
第二节 耕地土壤的分类与分布 30
一、土壤的形成与演变 30
二、土壤分类 32
三、土壤分布 39
第三节 耕地土壤类型及特征 47
一、土壤类型及特征 47
二、土壤质地 49
三、土壤质地构型 50
第四节 耕地土壤改良实践与效果 51
一、耕地改良的实践与效果 51
二、耕地保养管理的简要回顾 53
第四章 耕地土壤养分 54
第一节 土壤养分含量现状 54
一、耕层土壤养分含量现状 54
二、不同区域土壤养分含量现状 55
第二节 有机质 57
一、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现状 57
二、不同土壤质地有机质含量状况 57
三、不同区域有机质含量状况 58
四、土壤有机质变化趋势 58
第三节 大量元素 59
一、全氮 59
二、有效磷 61
三、速效钾 63
四、缓效钾 65
第四节 中量元素 67
一、耕层土壤有效硫含量现状 67
二、不同土壤质地有效硫含量状况 67
三、不同区域有效硫含量状况 68
第五节 pH值 69
一、耕层土壤pH值现状 69
二、不同土壤质地pH值状况 69
三、不同区域pH值含量状况 69
第六节 微量元素 70
一、有效锌 70
二、有效铁 72
三、有效铜 74
四、有效锰 75
五、水溶态硼 77
第五章 耕地地力评价方法与程序 79
第一节 耕地地力评价基本原理与原则 79
一、基本原理 79
二、耕地地力评价基本原则 79
第二节 耕地地力评价技术流程 81
一、建立县域耕地资源数据库 81
二、建立耕地地力评价指标体系 82
三、确定评价单元 82
四、建立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82
五、评价指标数据标准化与评价单元赋值 82
六、综合评价 83
七、撰写耕地地力评价报告 83
第三节 资料收集与整理 84
一、耕地土壤属性资料 84
二、耕地土壤养分含量 84
三、农田水利资料 84
四、社会经济统计资料 85
五、基础及专题图件资料 85
六、野外调查资料 85
七、其他相关资料 85
第四节 图件数字化与建库 86
一、图件数字化 86
二、图形坐标变换 87
三、数据质量控制 87
第五节 土壤养分空间插值与分区统计 88
一、空间插值法简介 88
二、空间插值 90
三、养分分区统计 90
第六节 耕地地力评价与成果图编辑输出 91
一、建立县域耕地资源管理工作空间 91
二、建立评价模型 91
三、县域耕地地力等级划分 91
四、归入全国耕地地力体系 91
五、图件的编制 91
六、图件输出 92
第七节 耕地资源管理系统的建立 92
一、系统平台 92
二、系统功能 92
三、数据库的建立 94
四、评价模型的建立 95
五、系统应用 96
第八节 耕地地力评价工作软、硬件环境 97
一、硬件环境 97
二、系统软件环境 97
第六章 耕地地力评价指标体系 98
第一节 耕地地力评价指标体系内容 98
第二节 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及方法 98
一、耕地地力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98
二、评价指标选取的方法 99
第三节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100
一、评价指标权重确定原则 100
二、评价指标权重确定方法(层次分析法) 100
第四节 评价因子隶属度的确定 102
一、质地:属概念型,无量纲 103
二、质地构型:属概念型,无量纲 103
三、障碍层位置:属概念型,量纲厘米 103
四、有效土层厚度:属数据型,量纲厘米 104
五、有机质:属数据型,克/千克 104
六、有效磷:属数据型,毫克/千克 104
七、速效钾:属数据型,毫克/千克 105
八、地形部位:属概念型,无量纲 105
九、地表砾石度:属概念型,量纲% 105
十、年降水量:属数据型,毫米 106
十一、灌溉保证率:属概念型,% 106
第七章 耕地地力等级及属性分析 107
第一节 耕地地力等级及空间分布 107
一、耕地地力等级及面积 107
二、耕地地力空间分布 108
第二节 耕地地力等级分述 114
一、一等地分析 114
二、二等地分析 116
三、三等地分析 117
四、四等地分析 119
五、五等地分析 120
第八章 耕地资源合理利用的对策与建议 122
第一节 耕地利用现状与特点 122
一、耕地利用现状 122
二、耕地利用特点 122
第二节 耕地资源利用类型区 123
一、林州市分区的原则和依据 123
二、分区概述 123
第三节 耕地资源合理配置与农业结构调整 127
一、优化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 127
二、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努力提高农业产出水平 128
三、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129
四、加快农村沼气建设,开发新型有机肥 129
五、加强农业服务体系建设,为农业发展提供强力支持 129
第四节 水资源科学利用对策 130
一、水资源总量 130
二、水资源开发利用分析 130
三、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对策 131
第五节 科学施肥对策建议 132
一、增氮稳磷补钾区 132
二、稳氮稳磷补钾区 133
三、稳氮补磷补钾区 133
四、增氮补磷培肥区 133
五、增氮稳磷培肥区 134
第六节 耕地质量管理建议 134
一、建立依法管理耕地质量的体制 135
二、扩大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规模 136
三、加强农业技术培训 136
第九章 林州市小麦、玉米适应性评价 137
第一节 资料收集与整理 137
一、耕地土壤属性资料 137
二、耕地土壤养分含量 137
三、其他相关资料 138
第二节 小麦适宜性评价 138
一、选取评价指标 138
二、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 139
三、确定小麦各评价指标的隶属度 142
四、确定最佳的耕地地力等级数目 145
五、适宜性评价结果 146
第三节 玉米适宜性评价 156
一、选取评价指标 156
二、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 157
三、确定玉米各评价指标的隶属度 160
四、确定最佳的耕地地力等级数目 164
五、适宜性评价结果 165
第四节 问题与建议 174
第十章 林州市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主要技术成果 175
第一节 建立、健全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服务体系 175
第二节 建立了主要作物施肥指标体系 175
一、冬小麦施肥指标体系建立 175
二、夏玉米施肥指标体系建立 177
三、冬小麦、夏玉米轮作施肥指标体系建立 178
第三节 研制成功主要作物肥料配方及施肥技术 180
一、增氮稳磷补钾区 180
二、稳氮稳磷补钾区 180
三、稳氮补磷补钾区 181
四、增氮补磷培肥区 181
五、增氮稳磷培肥区 182
第四节 摸清了主要作物施肥现状及施肥效应 182
一、小麦施肥现状与分析 182
二、夏玉米施肥现状及分析 183
第五节 构建了多种新的推荐施肥方式 184
第六节 创新了技术推广服务模式 184
一、发卡服务模式 184
二、技物结合模式 185
三、龙头带动模式 185
四、种植大户带动模式 185
五、厂村直接挂钩模式 186
第七节 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186
一、经济效益 186
二、社会效益 186
三、生态效益 187
第十一章 林州市地力评价工作总结 188
第一节 工作组织 188
一、工作准备 188
二、资料收集与整理 189
三、外业调查 190
四、数据质量检查 190
第二节 主要工作成果 191
一、摸清了林州市耕地资源情况 191
二、建立了林州市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191
三、数字化成果图件 192
四、中低产田分区及改良 192
五、对林州市耕地地力等级进行评价 193
六、对林州市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玉米进行适宜性评价 193
七、对第二次土壤普查成果系统整理 193
第三节 主要做法与经验 194
一、工作措施 194
二、技术措施 195
三、建立长效机制,促进耕地地力评价工作持续发展 196
第四节 资金使用分析 196
第五节 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建议 197
一、存在的问题 197
二、建议 198
第六节 地力评价工作大事记 198
附件: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 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