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1
上篇 不是序曲的宗教祭祀 5
一、神奇寺庙,在幽静的山林中沸腾 5
“开光法会” 5
寺庙花絮 12
二、宗教祭祀,自发地翻新昨天的故事 18
深山奇观 18
名山奥秘 22
中篇 佛教历史文化面面观 33
三、历史源流,依然在自由地流淌 33
追根溯源 33
千年法脉 39
兴衰记史 47
四、史籍作证,永远定格在不容争议的华蓥山上 59
综合文献 59
专业文献 63
五、文化遗产,始终守护自己的本土和民族 67
寺庙群落 67
名胜古迹 73
六、名僧相继,留下一串串闪光的脚印 84
华蓥山不会忘记 84
历史巧合 88
七、佛事活动,唤起人们长久的历史记忆 91
佛教体制 91
佛事活动 94
八、故事说法,寓法理于日常生活之中 104
昌言的笔记本 104
昌言的授课录 107
九、在外界风波的侵扰中,主张正义,全力护法 112
战争因素 112
产权之争 118
十、奉献社会,公信力不断攀升 125
大旱赈灾 125
兴办义学 128
十一、投身革命,谱写壮丽的人生之歌 131
为党献身 131
惨遭枪杀 140
十二、“四绝”“八景”,是宝鼎佛教的特色景观文化 143
“四绝” 143
“八景” 145
十三、僧俗情深,见证于诗稿作序和书信往来 148
诗稿作序 148
书信往来 152
十四、游览赋诗,咏志寄怀,蕴含着一个“僧俗文学博览馆” 159
中华名人馆 159
知府馆 167
诗僧馆 169
进士馆 193
同知馆 207
通判馆 213
知县馆 214
举人馆 216
生员馆 219
十五、秘传书艺,民间珍奇,集聚成一个“佛教书法 231
大观园”文园 231
篆园 234
书园 238
章园 240
新园 240
十六、寿文墓志,人生坐标上的熠熠辉光 243
寿诞之文 243
墓志之铭 245
十七、特殊区域,各驻扎一个政权与军事机构 255
宝鼎山西边 255
宝鼎山东边 257
十八、佛教文化,带动集镇兴起和民俗文化发展 259
场镇发展 259
民俗文化 263
十九、《华银山志》,终于成为世人称颂的社会历史档案 270
七年苦成 270
百年埋没 274
下篇 不是尾声的社会环境 283
二十、宗教政策,为华蓥山佛教指明了发展方向 283
宗教政策 283
政策界限 290
二十一、吃透“山情”,策划华蓥山佛教旅游文化的发展方略 297
信众分析 297
佛教文化发展 301
二十二、相邀明天:华蓥山发出一张张热情的请帖 306
第一张请帖 306
第二张请帖 309
第三张请帖 315
结语 319
主要参考文献 320
后记 323